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5302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传统隔振器不满足地面高度和平顺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套筒、弹簧、外套筒、挡圈、垫板,内套筒通过锚栓装置固定在基底上;内套筒上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外套筒顶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内;弹簧置于外套筒内部,并与内套筒通过锚固装置连接;挡圈卡合固定在弹簧下部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垫板设置在内套筒与基底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套筒内的弹簧与内套筒通过锚固装置连接,减少弹簧受力与内套筒产生的相对位移,增强了隔振器的整体性。置于不平的地面时,垫板设置于上述隔振系统与基底之间,保证了隔振系统的水平,内外套筒的螺纹连接保证了隔振系统的高度,从而实现了调高调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涉及一种钢弹簧浮置板调高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爆棚增长,地铁以运量大、速度快、无拥堵等优势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出行的主流选择,承担起越来越艰巨的居民出行运输任务。地铁在中国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与地铁相适应的轨道系统也在逐步优化,钢弹簧浮置板作为新型轨道形式的一种,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显著的降噪效果,因此在地铁轨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在钢弹簧浮置板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1.由于基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均或者板厚浇筑高度偏差造成隔振器与预留空间不相匹配,为了适应隔振器的工厂流水生产,减少供货周期,提高施工速度,亟需一种可以高度可调的隔振器来适应不同条件下的隔振器高度要求。2.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轨道断面尺寸受到道路红线的制约,该种条件下不允许将隔振器布置在钢轨外侧,施工误差等原因导致隔振器安装在钢轨下侧,不利于工程后期维修更换,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抗倾覆功能的隔振器可以使得隔振器最大程度的摆脱位置制约,并且使系统设计充分满足抗倾覆安全性要求。3.根据大量的实际数据搜集和现场实测数据的反应,在板与板交接的过渡段,最容易产生颠簸,造成行车的不平顺,严重影响了旅客的行车心情,而造成过渡段产生不平顺的原因是因为两板交接的过渡段刚度不同,在收到外力的作用下会有明显不同的下沉位移,形成较为明显的位移高度差,因此亟需一种利用刚度控制实现自动调平功能的钢弹簧浮置板系统用自动调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弹簧浮置板系统的自动调平装置,以实现提高钢弹簧通用性、浮置板抗倾覆能力及列车运行平稳度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包括内套筒、弹簧、外套筒、挡圈、垫板,内套筒通过锚栓装置固定在基底上;内套筒上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外套筒顶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内;弹簧置于外套筒内部,并与内套筒通过锚固装置连接;挡圈卡合固定在弹簧下部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垫板设置在内套筒与基底之间。本技术内套筒内的弹簧与内套筒通过锚固装置连接,减少弹簧受力与内套筒产生的相对位移,增强了隔振器的整体性。通过基底螺栓的锚固作用,增大了钢弹簧浮置板的抵抗弯矩,提高了浮置板的抗倾覆能力,不仅满足了工程施工中的某些特殊施工要求,同时方便了工程施工维修。当上述设置组成的隔振系统置于不平的地面时,垫板设置于上述隔振系统与基底之间,保证了隔振系统的水平,内外套筒的螺纹连接保证了隔振系统的高度,从而实现了调高调平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垫板为楔形混凝土块,垫板的下端面设置成倾斜状。这样,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面上铺设浮置道床时,楔形垫板可以更好地保证隔振系统的水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垫板上设有预埋螺栓,内套筒底部带有螺纹孔,内套筒与预埋螺栓为螺纹配合。当然也可以在内套筒底部固定一螺栓,垫板上预设螺纹孔,同样起到将内套筒固定在基底的目的。 优选地,钢弹簧外套筒具有两个部分,A筒与B筒,A筒置于B筒上方,所述A筒、B筒壁上设有螺纹,A筒和B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A筒螺纹设置在外筒壁下半部,B筒螺纹设置在内筒壁上半部,挡圈设置在A筒内筒壁上。进一步地,A筒螺纹设置在内筒壁下半部,B筒螺纹设置在外筒壁上半部,挡圈设置在B筒内筒壁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套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套筒第一实施例A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套筒第一实施例B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外套筒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外套筒第二实施例A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外套筒第二实施例B筒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内套筒,2、弹簧,3、外套筒,4、挡圈,5、预埋螺栓,6、A筒,7、B筒,8、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垫板下端面倾斜15°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内套筒1、弹簧2、外套筒3、挡圈4、垫板8,垫板8上设有预埋螺栓5,内套筒I底部带有螺纹孔,内套筒I与预埋螺栓5为螺纹配合,并固定在基底上。内套筒I上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外套筒3顶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3内;弹簧2置于外套筒3内部,并与内套筒I通过锚固装置连接。钢弹簧外套筒3具有两个部分,A筒6与B筒7,A筒6置于B筒7上方,A筒6和B筒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A筒6螺纹设置在外筒壁下半部,B筒7螺纹设置在内筒壁上半部,通过A筒6、B筒7间螺纹咬合圈数不同调节钢弹簧外套筒高度。挡圈4设置在A筒6内筒壁上。如图1、图2所示,施工时,改变螺栓拧紧位置,使原来内套筒I和垫板8 二者固定一体,变为内套筒1、外套筒3和垫板8三者固定一体,增大了隔振器内部的稳定性。本技术内套筒I内的弹簧与内套筒I通过锚固装置连接,减少弹簧受力与内套筒I产生的相对位移,增强了隔振器的整体性。通过基底螺栓的锚固作用,增大了钢弹簧浮置板的抵抗弯矩,提高了浮置板的抗倾覆能力,不仅满足了工程施工中的某些特殊施工要求,同时方便了工程施工维修。实施例2如图6?8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内套筒I底部固定一螺栓,在垫板8上预设螺纹孔,使内套筒I固定在基底上。A筒6螺纹设置在内筒壁下半部,B筒7螺纹设置在外筒壁上半部,挡圈4设置在B筒7内筒壁上。其余部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主权项】1.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包括内套筒、弹簧、外套筒、挡圈、垫板,弹簧置于外套筒内部,挡圈卡合固定在弹簧下部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通过锚栓装置固定在基底上;内套筒上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外套筒顶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内;所述弹簧与内套筒通过锚固装置连接;垫板设置在内套筒与基底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为楔形混凝土块,垫板的下端面设置成倾斜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设有预埋螺栓,内套筒底部带有螺纹孔,内套筒与预埋螺栓为螺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套筒底部固定一螺栓,垫板上预设螺纹孔。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弹簧外套筒具有两个部分,A筒与B筒,A筒置于B筒上方,所述A筒、B筒壁上设有螺纹,A筒和B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筒螺纹设置在外筒壁下半部,所述B筒螺纹设置在内筒壁上半部,所述挡圈设置在A筒内筒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筒螺纹设置在内筒壁下半部,所述B筒螺纹设置在外筒壁上半部,所述挡圈设置在B筒内筒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传统隔振器不满足地面高度和平顺要求。本技术包括内套筒、弹簧、外套筒、挡圈、垫板,内套筒通过锚栓装置固定在基底上;内套筒上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外套筒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铺设浮置道床的调高调平装置,包括内套筒、弹簧、外套筒、挡圈、垫板,弹簧置于外套筒内部,挡圈卡合固定在弹簧下部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通过锚栓装置固定在基底上;内套筒上端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外套筒顶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内;所述弹簧与内套筒通过锚固装置连接;垫板设置在内套筒与基底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渠德封昌玉商文明谭广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华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