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278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所述等速传动轴包括固定节,移动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节和所述移动节的中间空心轴,所述中间空心轴内设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圆柱形质量块和同轴连接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的连接圆柱;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空心轴的两端,且与所述中间空心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圆柱上包裹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中间空心轴中部过盈配合。由于所述减震圈设置在所述中间空心轴内,没有增大体积,从而避免了与车辆其它零件发生干涉的问题;而且该减震圈提高了所述中间空心轴的固有频率,避免了车辆发生共振和抖动,提高了车辆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等速传动轴,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
技术介绍
等速传动轴包括中间轴,固定节,以及移动节,其中中间轴是等速传动轴中的一个重要零件,用于连接固定节和移动节。在目前的前置前驱动的车辆中,由于整车布置的原因,往往导致右半轴的长度远远大于左半轴,这时为了平衡左右半轴的刚度,右轴往往会采用空心轴的设计。为了避开发动机振动的固有频率,等速传动轴会在中间轴上采用减震圈设计,然而在采用了空心轴设计的等速传动轴中,由于空心轴的回转半径较大,再装配一个减震圈的话会与车辆的摆臂和稳定杆等零件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所述等速传动轴包括固定节,移动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节和所述移动节的中间空心轴,所述中间空心轴两端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节的第一连接头和用于连接所述移动节的第二连接头,所述中间空心轴内设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圆柱形质量块和同轴连接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的连接圆柱;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空心轴的两端,且与所述中间空心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圆柱上包裹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中间空心轴中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外壁套设有开口卡环,所述开口卡环与所述中间空心轴中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外壁至少开设有一个径向凹槽和一个轴向凹槽,所述的径向凹槽和轴向凹槽相交且均与所述开口卡环的开口相对。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外壁上均开设有凹陷区,且一个所述凹陷区位于其对应所述圆柱形质量块的顶部时,另一个所述凹陷区位于其对应所述圆柱形质量块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凹陷区横截面呈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质量块外壁包裹有橡胶层,且所述橡胶层与所述中间空心轴内壁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凹陷区内壁也设有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固定节摩擦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移动节摩擦焊接。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减震圈设置在所述中间空心轴内,没有增大体积,从而避免了与车辆其它零件发生干涉的问题;以及由于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空心轴的两端,且与所述中间空心轴内壁间隙配合,即所述圆柱形质量块对称分布在所述中间空心轴的两端;同时所述连接圆柱上包裹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中间空心轴中部过盈配合,从而提高了所述中间空心轴的固有频率,避免了车辆发生共振和抖动,提高了车辆NVH性能。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减震圈立体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减震圈主视图。图4显示为沿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显示为沿图3中B-B的剖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                      中间空心轴2                      第一连接头3                      第二连接头4                      减震圈41                     圆柱形质量块411                    凹陷区412                    橡胶层42                     连接圆柱43                     橡胶圈431                    径向凹槽432                    轴向凹槽44                     开口卡环45                     过渡圆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所述等速传动轴包括固定节,移动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节和所述移动节的中间空心轴1,所述中间空心轴1两端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节的第一连接头2和用于连接所述移动节的第二连接头3,所述中间空心轴1内设有减震圈4。安装时,先把所述减震圈4安装在所述中间空心轴1内,再把所述中间空心轴1与所述的固定节和移动节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头2与所述固定节摩擦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头3与所述移动节摩擦焊接。由于所述减震圈4设置在所述中间空心轴1内,没有增大体积,从而避免了与车辆其它零件发生干涉的问题。参考图2至图5,所述减震圈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圆柱形质量块41和同轴连接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41的连接圆柱42,优选地,为了方便加工,所述圆柱形质量块41与所述连接圆柱42之间设有过渡圆柱45,且所述过渡圆柱45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圆柱42的直径,且所述过渡圆柱45外壁呈凹陷曲面;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41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空心轴1的两端,且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圆柱42上包裹有橡胶圈43,所述橡胶圈43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中部过盈配合。由于所述圆柱形质量块41对称分布在所述中间空心轴1的两端;所述连接圆柱42上包裹有橡胶圈43,所述橡胶圈43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中部过盈配合,提高了所述中间空心轴1的固有频率,提高了减震效果,从而避免了车辆发生共振和抖动,提高了车辆NVH性能。为了方便安装,在所述橡胶圈43外壁套设有开口卡环44,所述开口卡环44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中部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圈43外壁至少开设有一个径向凹槽431和一个轴向凹槽432,所述的径向凹槽431和轴向凹槽432相交且均与所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所述等速传动轴包括固定节,移动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节和所述移动节的中间空心轴(1),所述中间空心轴(1)两端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节的第一连接头(2)和用于连接所述移动节的第二连接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空心轴(1)内设有减震圈(4);所述减震圈(4)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圆柱形质量块(41)和同轴连接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41)的连接圆柱(42);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41)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空心轴(1)的两端,且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圆柱(42)上包裹有橡胶圈(43),所述橡胶圈(43)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中部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所述等速传动轴包括固定节,移动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
固定节和所述移动节的中间空心轴(1),所述中间空心轴(1)两端分别具有用于连接所
述固定节的第一连接头(2)和用于连接所述移动节的第二连接头(3),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间空心轴(1)内设有减震圈(4);所述减震圈(4)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圆柱形质量
块(41)和同轴连接两个所述圆柱形质量块(41)的连接圆柱(42);两个所述圆柱形质
量块(41)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空心轴(1)的两端,且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内壁间隙配
合;所述连接圆柱(42)上包裹有橡胶圈(43),所述橡胶圈(43)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
中部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43)外壁套
设有开口卡环(44),所述开口卡环(44)与所述中间空心轴(1)中部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圈内置式等速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43)外壁至
少开设有一个径向凹槽(431)和一个轴向凹槽(432),所述的径向凹槽(431)和轴向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