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双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属于建筑结构构件
技术介绍
双层钢管混凝土构件是将两层钢管同心放置,并在两层钢管之间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中空构件。双层钢管混凝土除具备传统的实心钢管混凝土的优点外,尚具有截面开展、抗弯刚度大、自重小和防火好等特点,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结构。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很多学者都对圆形双层钢管混凝土、方形或矩形双层钢管混凝土展开深入研究,发表的文献主要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研究进展》;《福州大学科研报告》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同时,这一结构形式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程,如输电塔、桁架梁桥、工业厂房、高层建筑等。但是,圆形截面和方形截面这两种截面形式又有着各自无法克服的缺陷。圆形截面双层钢管混凝土,将给加工制造、施工安装及梁柱节点处理等带来一系列困难;方形截面双层钢管混凝土,则会在四个尖角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安全、便捷,加工制造及施工安装方便,无梁柱节点处理困难,能较好地消除应力集中影响的双层钢管混凝土构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双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它主要由外钢管、内钢管和夹层混凝土组成,所述的外钢管和内钢管的横截面分别至少为十边形,且外钢管和内钢管同心布置,并由中间的夹层混凝土固连在一起。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外钢管和内钢管横截面均为十二边形,且外钢管的十二条边与内钢管的十二条边对应地处于平行位置。r>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保持常规双层钢管混凝土承载力高、自重小、延性好、防火性能好等优势的同时,降低构件制作与节点处理的难度,消除应力集中的影响,经济节约,发展前景广阔。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实用安全、便捷,加工制造及施工安装方便,无梁柱节点处理困难,能较好地消除应力集中影响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图1、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外钢管1、内钢管2以及中间的夹层混凝土3构成,所述的外钢管1和内钢管2的横截面分别至少为十边形,且外钢管1和内钢管2同心布置,并由中间的夹层混凝土3固连在一起。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是:所述的外钢管1和内钢管2横截面均为十二边形,且外钢管1的十二条边与内钢管2的十二条边对应地处于平行位置。它与普通空钢管构件相比,极大的提高了构件的抗压、抗弯和局部稳定承载力,扩大了应用范围并节省了钢材用量;与钢管混凝土构件相比,减轻了结构自重,节省了混凝土用量,提升了防火性能;与圆形截面双层钢管混凝土相比,加工方便,梁柱节点处理容易;与方形截面双层钢管混凝土相比,消除了应力集中的影响。实施例: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双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它包括外钢管1、内钢管2以及中间的夹层混凝土3;加工制造时,首先将钢板轧制成十二边型,焊接成管,且钢管端部均在车床上刨平,并严格控制试件的内外两层钢管长度的一致性。构件制作时,将内外两层十二边型钢管同心竖直放置后,在钢管夹层中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养护成型,最终组成整体十二边型双层钢管混凝土。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它主要由外钢管、内钢管和夹层混凝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钢管和内钢管的横截面分别至少为十边形,且外钢管和内钢管同心布置,并由中间的夹层混凝土固连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它主要由外钢管、内钢管和夹层混凝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钢管和内钢管的横截面分别至少为十边形,且外钢管和内钢管同心布置,并由中间的夹层混凝土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傅剑鸣,邢月龙,王志勇,陈驹,沈建国,徐建平,王宁,潘峰,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