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0078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棉、天丝及吸湿排汗纤维混纺色纱作为原材料,将导电丝与涤棉纱线并捻制得捻度为25~55捻/10cm的导电纱,在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制得防静电网格色布;随后对色布进行阻燃整理,烘干冷却后得涤棉阻燃防静电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电丝在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相互交叉,能有效避免导电丝断裂后脱落的现象,制备的面料防静电效果好;在阻燃整理中加入助剂,助剂的加入有利于阻燃剂渗入纱线内部,制得的面料手感柔软、服用性能好且阻燃性能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流程短,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了该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棉纤维为天然纤维,其吸湿性能好,棉纤维制品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柔软而保暖,因此棉纤维已成为纺织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但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膨胀,其运气性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同时,水份发散速度也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涤纶为疏水性合成纤维,其吸湿性能低、比电阻很高,涤棉织物在穿着使用过程会因摩擦引起静电现象,较轻的静电现象会使衣服吸附尘土,或和人体发生静电反应,降低了穿着的舒适性;在较干燥的环境中,静电现象可能会产生火花,引发火灾,造成安全事故。近几年的国内纺织品市场上,对吸湿排汗纺织品需求呼声逐渐高涨,已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人们通过物理和化学改性,或两者结合方法实施对涤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了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与汗水,通过扩散、传递到外层的吸湿排汗纤维。天丝是一种纤维素纤维,其干强略低于涤纶,但明显高于一般的粘胶纤维,湿强比粘胶有明显的改善,具有非常高的刚性,良好的水洗尺寸稳定性(缩水率仅为2%),具有较高的吸湿性,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光泽优美,手感柔软,悬垂性好,飘逸性好;但是它在湿热的条件下容易变硬,在冷水的挑绒性也不好。在液气化站、加油站、油库等爆炸危险场所及精密仪器等静电敏感场所,为了避免因静电引起全事故,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必须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同时,在消防及工业生产环境中,通常要求服装具有防火阻燃的功能。将棉纤维、吸湿排汗纤维和天丝按一定比例混纺,实现了不同纤维间优势互补,织造出的牛仔面料耐穿、吸湿透气性能好。目前,大多牛仔面料只单独具备防静电功能,同时,现有牛仔面料在经过阻燃整理之后,手感偏硬,且整理工艺过程复杂。因此,利用简单的工艺对牛仔面料进行整理,整理后的面料在兼具防静电和阻燃功能的同时,满足其服用要求,对牛仔面料在特殊行业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解决现有牛仔面料防静电效果差,不能同时兼具防静电和阻燃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牛仔面料阻燃整理工艺复杂,整理后的面料手感偏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得:步骤1:纱线制备将棉纤维、吸湿排汗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得混纺纱;步骤2:纱线染色称取靛蓝染料,将其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得浓度为20?80g/L的染液,调节溶液pH至4?7.5,对步骤I制备的混纺纱进行染色,得色纱;步骤3:色布织造选取步骤2所得色纱、导电丝作为面料织造的原材料,将导电丝与混纺纱线并捻制得导电纱,在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制得防静电网格色布;步骤4:水洗采用退浆酶退除织造过程中布面产生的浆料,再经漂洗洗出布面风格,最后冷水冲洗,烘干得到防静电牛仔面料;步骤5:阻燃整理按质量比为5.5?7.5:1称取阻燃剂和氯化镁,并加入适量助剂,将其置于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浓度为135?175g/L的溶液,将溶液倒入浸轧槽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对步骤4所得牛仔面料进行浸轧,轧余率为60%?80% ;步骤6:烘干处理将步骤5浸轧过阻燃整理液的织物经95?105°C烘干,180?200°C焙烘后,冷却,得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I中,混纺纱中原材料的组成为:棉纤维40%?55%,吸湿排汗纤维40%?55 %,天丝纤维5?20 %,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3中,导电丝为尼龙基导电纤维长丝、涤纶基导电纤维长丝或黑色碳纤维导电长丝中的一种,所得导电纱的捻度为25?55捻/10cm。步骤3中,防静电网格坯布经向导电丝的间距为0.5?2.0cm,玮向导电丝的间距为0.5?2.0cm,织物经纱密度范围为50?200根/10cm,玮纱密度范围为50?150根/1cm0步骤5中,阻燃剂为FPK8002,助剂为水溶性聚氨酯和醋酸,其加入量与阻燃剂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22?3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制备:步骤1:纱线制备将棉纤维、吸湿排汗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得混纺纱;步骤2:纱线染色称取靛蓝染料,将其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得浓度为20?80g/L的染液,调节溶液pH至4?7.5,对步骤I制备的混纺纱进行染色,得色纱;步骤3:色布织造选取步骤2所得色纱、导电丝作为面料织造的原材料,将导电丝与混纺纱线并捻制得导电纱,在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制得防静电网格色布;步骤4:水洗采用退浆酶退除织造过程中布面产生的浆料,再经漂洗洗出布面风格,最后冷水冲洗,烘干得到防静电牛仔面料;步骤5:阻燃整理按质量比为5.5?7.5:1称取阻燃剂和氯化镁,并加入适量助剂,将其置于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浓度为135?175g/L的溶液,将溶液倒入浸轧槽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对步骤4所得牛仔面料进行浸轧,轧余率为60%?80% ;步骤6:烘干处理将步骤5浸轧过阻燃整理液的织物经95?105°C烘干,180?200°C焙烘后,冷却,得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步骤I中,混纺纱中原材料的组成为:棉纤维40%?55%,吸湿排汗纤维40%?55 %,天丝纤维5?20 %,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3中,导电丝为尼龙基导电纤维长丝、涤纶基导电纤维长丝或黑色碳纤维导电长丝中的一种,所得导电纱的捻度为25?55捻/10cm。步骤3中,防静电网格坯布经向导电丝的间距为0.5?2.0cm,玮向导电丝的间距为0.5?2.0cm,织物经纱密度范围为50?200根/10cm,玮纱密度范围为50?150根/1cm0步骤5中,阻燃剂为FPK8002,助剂为水溶性聚氨酯和醋酸,其加入量与阻燃剂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22?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棉、天丝及吸湿排汗纤维混纺色纱和导电丝作为原材料,将导电丝与混纺色纱并捻制成导电纱,使导电丝织在织物中以网格的形式存在,在织物的经向和玮向相互交叉,能有效避免导电丝断裂后脱落的现象,制备的面料防静电效果好;在阻燃整理中加入助剂,助剂的加入有利于阻燃剂渗入纱线内部,制得的面料手感柔软、服用性能好且阻燃性能稳定;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短,制备过程简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步骤1:称取棉纤维55Kg,吸湿排汗纤维40Kg,天丝纤维5Kg进行混纺,制得支数为80/2的混纺纱;步骤2:称取IKg靛蓝染料,将其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调节溶液pH至4,对步骤I制得的混纺纱进行染色,得色纱;步骤3:选取步骤2所得色纱与日本钟纺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0D/3F的导电丝并捻,制得捻度为25捻/1cm的导电纱,在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制得防静电网格色布;其中,经向导电丝的间距为0.5cm,玮向导电丝的间距为2.0cm ;步骤4:采用退浆酶退除织造过程中布面产生的浆料,再经漂洗洗出布面风格,最后冷水冲洗,烘干得到防静电牛仔面料; 步骤5:分别称取5.5Kg阻燃剂FPK8002、IKg氯化镁、0.15Kg水溶性聚氨酯和0.1Kg醋酸,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得:步骤1:纱线制备将棉纤维、吸湿排汗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得混纺纱;步骤2:纱线染色称取靛蓝染料,将其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得浓度为20~80g/L的染液,调节溶液pH至4~7.5,对步骤1制备的混纺纱进行染色,得色纱;步骤3:色布织造选取步骤2所得色纱、导电丝作为面料织造的原材料,将导电丝与混纺纱线并捻制得导电纱,在织造过程中间隔织入导电纱,制得防静电网格色布;步骤4:水洗采用退浆酶退除织造过程中布面产生的浆料,再经漂洗洗出布面风格,最后冷水冲洗,烘干得到防静电牛仔面料;步骤5:阻燃整理按质量比为5.5~7.5:1称取阻燃剂和氯化镁,并加入适量助剂,将其置于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浓度为135~175g/L的溶液,将溶液倒入浸轧槽中,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对步骤4所得牛仔面料进行浸轧,轧余率为60%~80%;步骤6:烘干处理将步骤5浸轧过阻燃整理液的织物经95~105℃烘干,180~200℃焙烘后,冷却,得阻燃防静电牛仔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锦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