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774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沿隧道环形包括顶部的拱顶、底部的仰拱、两侧的边墙和边墙外侧的导洞,沿隧道径向包括有内层的二次衬砌,两侧边墙的二次衬砌外侧均沿隧道径向设置有导洞初期支护,导洞初期支护和两侧边墙的二次衬砌之间灌注有靴型大墙脚,拱顶的二次衬砌和仰拱的二次衬砌外侧表面均沿隧道径向设置有初期支护,拱顶的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设置有内层初期支护,拱顶的初期支护和内层初期支护均支承于靴型大墙脚,仰拱的初期支护支承于导洞初期支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好地克服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并为上部结构提供稳定基础。(*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大断面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超大断面隧道的支护方案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大的来说基本上都采用基于新奥法的复合式衬砌,且均以锚喷作为初期支护,模筑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支护结构形态也是大同小异,差别仅在于支护的强度刚度不同,如,锚杆长短、喷射混凝土厚度变化、钢架形式变化、是否添加钢纤维、模筑混凝土厚度变化、混凝土标号改变等等。而对于本工程如此大跨度的隧道极其罕见,几无可借鉴经验,且处于洞口段,山体表层岩石大都风化极为严重,强度低,稳定性差,采用传统的支护结构和开挖方式,开挖后拱脚下沉大,拱顶变形不宜控制,甚至导致衬砌开裂、失稳,造成坍塌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更好地克服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并为上部结构提供稳定基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沿隧道环向包括顶部的拱顶、底部的仰拱、两侧的边墙,沿隧道径向包括有内层的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两侧边墙均设置有导洞,边墙由内而外沿隧道径向依次设置有二次衬砌和导洞初期支护,导洞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灌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沿隧道环向包括顶部的拱顶(11)、底部的仰拱(12)、两侧的边墙(13),沿隧道径向包括有内层的二次衬砌(2),其特征在于两侧边墙(13)均设置有导洞,边墙(13)由内而外沿隧道径向依次设置有二次衬砌(2)和导洞初期支护(42),导洞初期支护(42)和二次衬砌(2)之间灌注有靴型大墙脚(41),拱顶(11)和仰拱(12)由内而外沿隧道径向依次设置有二次衬砌(2)和初期支护(31),拱顶(11)的初期支护(31)支承于靴型大墙脚(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彦峰江胜林徐向东李树鹏张俊儒焦齐柱隗建波颜志伟孙文昊王春梅郭海满洪军陈利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