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大勇专利>正文

回正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16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控制车辆在转向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能够自行回位的回正阀。回正阀由结构相同的A阀和B阀组成。它们的出油口与对应的动力转向器两油缸连通,液压阻尼小,回正性能好。解决了尤其是液压式动力转向车辆存在的回正能力差的问题,不但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同时还能提供不同转向角时方向盘的路感,改善了车辆的操纵性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车辆在转向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能够自行回位的回正装置。目前,方向盘回正力矩是靠车辆转向轮的回正力矩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传递给方向盘的。但是,有的车辆回正力矩大,而有的车辆回正力矩小,尤其是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向方向盘传递回正力矩的传递效率低,整车测试回正性能低于普通机械式转向系的回正性能。目前尚无单独控制车辆转向回正的回正器类技术产品。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控制车辆在转向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能够自行回位的回正装置,它解决了尤其是液压式动力转向车辆回正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回正阀由结构相同的A阀和B阀组成,A阀和B阀的出油口与对应的动力转向器两油缸连通。转向系在自由回正状态时,动力转向器转阀的进出油道相通,回正阀中无高压油进入,A阀和B阀的出油口相连通,即动力转向器两油缸连通,且通油截面可远大于动力转向器转阀的通油截面,液压阻尼小,回正性能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中(1)A阀管接头、(2)A阀活塞、(3)壳体、(4)A阀弹簧、(5)B阀弹簧、(6)B阀活塞、(7)B阀管接头。A阀管接头(1)上有进油孔a,B阀管接头(7)上有进油孔f,壳体(3)上有A阀出油口b,B阀出油口c,A、B阀回油口d及A、B阀直通孔e。A阀出油口b和B阀出油口c分别与动力转向器两油缸连通。机动车辆的转向系在回正过程中,回正阀中无高压油进入,a孔、f孔与e孔油压平衡,A阀活塞(2)在A阀弹簧(4)的作用下压向A阀管接头(1)一侧,B阀活塞(6)在B阀弹簧(5)的作用下压向B阀管接头(7)一侧,此时b、e、c、d孔相通,与a、f孔阻隔。车辆回正力矩作用在动力转向器油缸活塞上,使其克服回正阻力移动。油液排泄阻力与b、e、c孔通油截面成正比,通油截面增大,车辆回正性能显著提高。转向系在转向过程中,当a孔进入高压油时,f孔处于低压状态。油压克服A阀弹簧(4)的压力,将A阀活塞(2)向右移动到极限位置,a孔与b孔相通,A阀对应油缸进入高压油,B阀对应油缸向c、e、d孔排油,转向器进入动力转向状态;当f孔进入高压油时,a孔处于低压状态,亦可进入反向动力转向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车辆在转向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能够自行回位的回正阀,其特征是回正阀由结构相同的A、B两阀组成,每组阀由壳体、回位弹簧、活塞、管接头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正阀,其特征是每组回正阀依次在壳体中装配回位弹簧、活塞、管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正阀,其特征是A阀管接头上有进油孔a,B阀管接头上有进油孔f,壳体上有A阀出油口b,B阀出油口c,A、B阀回油口d及A、B阀直通孔e,A阀出油口b和B阀出油口c分别与动力转向器两油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正阀,其特征是A阀活塞在A阀管接头一侧极限位置时,b孔和e孔连通,A阀活塞在另一侧极限位置时,a孔和b孔连通;B阀活塞在B阀管接头一侧极限位置时,c孔和e孔连通,B阀活塞在另一侧极限位置时,c孔和f孔连通。专利摘要一种控制车辆在转向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能够自行回位的回正阀。回正阀由结构相同的A阀和B阀组成。它们的出油口与对应的动力转向器两油缸连通,液压阻尼小,回正性能好。解决了尤其是液压式动力转向车辆存在的回正能力差的问题,不但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同时还能提供不同转向角时方向盘的路感,改善了车辆的操纵性能。文档编号B62D5/08GK2451445SQ0026282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陈大勇 申请人:陈大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车辆在转向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能够自行回位的回正阀,其特征是:回正阀由结构相同的A、B两阀组成,每组阀由壳体、回位弹簧、活塞、管接头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大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