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285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3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包括第一工作架、第二工作架、加工台架、驱动机构、主动轴、主动齿轮、多个从动轴、多个从动齿轮、多个凸轮和多个顶杆,第一工作架、第二工作架、加工台架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第一工作架中部中空,加工台架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多个顶杆呈周向设置在第二工作架上,各个顶杆顶端均设置有压块,压块通过弹簧与第二工作架连接,主动轴、多个从动轴均安装在第一工作架的中空处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主动轴、各个从动轴上均设有凸轮,凸轮与压块对应设置,主动齿轮带动多个从动齿轮转动,多个从动齿轮带动凸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大规模、产业化的零部件制造过程中,要求在一个加工操作流程中完成多个零部件的脱模,一般需要设置多个顶杆,在一个工序流程中多个顶杆同步下降对工件进行顶出,一次完成多个零件的脱模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气缸来实现多个顶杆的同步间隙运动将零件脱模,这种生产方式生产时,多个气缸独立工作,使得生产成本高,而且在维修时,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包括第一工作架、第二工作架、加工台架、驱动机构、主动轴、主动齿轮、多个从动轴、多个从动齿轮、多个凸轮和多个顶杆,第一工作架、第二工作架、加工台架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第一工作架中部中空,加工台架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多个顶杆呈周向设置在第二工作架上,各个顶杆顶端均设置有压块,压块通过弹簧与第二工作架连接,主动轴、多个从动轴均安装在第一工作架的中空处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从动轴分布在主动轴两侧;主动齿轮安装在主动轴上,主动轴同第一工作架上的驱动机构连接并带主动齿轮转动,多个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多个从动轴上,多个从动齿轮顺序啮合并由主动齿轮传动,主动轴、各个从动轴上均设有凸轮,凸轮与压块对应设置,主动齿轮带动多个从动齿轮转动,多个从动齿轮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周向设置的顶杆间歇式上下运动。优选地,在第二工作架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设有与套在顶杆上的导向套。优先地,多个顶杆的尺寸相同,且顶杆下端设有与待加工工件相对的锥形顶出头。优选地,在导向套中设有与顶杆相接触的润滑油脂。优选地,从动轴的数量为偶数个,并且位于主动轴两侧的从动轴数量相等。优选地,主动齿轮、各个从动齿轮的尺寸相同,各个凸轮的尺寸相同。优选地,压块上设有可与凸轮相抵的耐磨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采用多个顶杆呈周向设置在第二工作架上,主动轴、各个从动轴上均设有凸轮,凸轮与压块对应设置,主动轴、多个从动轴均安装在第一工作架的中空处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从动轴分布在主动轴两侧;主动齿轮安装在主动轴上,主动轴同第一工作架上的驱动机构连接并带主动齿轮转动,多个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多个从动轴上,多个从动齿轮顺序啮合并由主动齿轮传动,进而实现凸轮运动实现多顶杆同步周型顶出动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包括第一工作架1、第二工作架2、加工台架3、驱动机构4、主动轴5、主动齿轮6、多个从动轴7、多个从动齿轮8、多个凸轮9和多个顶杆10,第一工作架1、第二工作架2、加工台架3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第一工作架I中部中空,加工台架3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多个顶杆10呈周向设置在第二工作架2上,各个顶杆10顶端均设置有压块U,压块11通过弹簧12与第二工作架2连接,主动轴5、多个从动轴7均安装在第一工作架I的中空处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从动轴7分布在主动轴5两侧;主动齿轮6安装在主动轴5上,主动轴5同第一工作架I上的驱动机构4连接并带主动齿轮6转动,多个从动齿轮8分别安装在多个从动轴7上,多个从动齿轮8顺序啮合并由主动齿轮6传动,主动轴5、各个从动轴7上均设有凸轮9,凸轮9与压块11对应设置,主动齿轮6带动多个从动齿轮8转动,多个从动齿轮8带动凸轮9转动,凸轮9转动带动周向设置的顶杆10间歇式上下运动,凸轮9转动可与压块11相抵,压块11上设有可与凸轮9相抵的耐磨层。本实施例中,多个顶杆10的尺寸相同,且顶杆10下端设有与待加工工件相对的锥形顶出头。,便于将加工台架3上的待加工工件上的零件顶出。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轴5、多个从动轴7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主动轴5上的主动齿轮6和多个从动轴7上的从动齿轮8的齿轮相同,凸轮9在主动轴5、多个从动轴7呈周向设置并与第二工作架2上的顶杆10对应设置,主动轴5、多个从动轴7在带动凸轮9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工作架2上周向设置的顶杆10间歇式上下运动。为了便于顶杆10能在第二工作架2上灵活运动,在第二工作架2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设有与套在顶杆10上的导向套,在导向套中设有与顶杆10相接触的润滑油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架(I)、第二工作架(2)、加工台架(3)、驱动机构(4)、主动轴(5)、主动齿轮¢)、多个从动轴(7)、多个从动齿轮(8)、多个凸轮(9)和多个顶杆(10),第一工作架⑴、第二工作架⑵、加工台架(3)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第一工作架(I)中部中空,加工台架(3)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多个顶杆(10)呈周向设置在第二工作架(2)上,各个顶杆(10)顶端均设置有压块(11),压块(11)通过弹簧(12)与第二工作架(2)连接,主动轴(5)、多个从动轴(7)均安装在第一工作架(I)的中空处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从动轴(7)分布在主动轴(5)两侧;主动齿轮(6)安装在主动轴(5)上,主动轴(5)同第一工作架(I)上的驱动机构(4)连接并带主动齿轮(6)转动,多个从动齿轮(8)分别安装在多个从动轴(7)上,多个从动齿轮(8)顺序啮合并由主动齿轮(6)传动,主动轴(5)、各个从动轴(7)上均设有凸轮(9),凸轮(9)与压块(11)对应设置,主动齿轮出)带动多个从动齿轮(8)转动,多个从动齿轮(8)带动凸轮(9)转动,凸轮(9)转动带动周向设置的顶杆(10)间歇式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工作架(2)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中设有与套在顶杆(10)上的导向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顶杆(10)的尺寸相同,且顶杆(10)下端设有与待加工工件相对的锥形顶出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中设有与顶杆(10)相接触的润滑油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轴(7)的数量为偶数个,并且位于主动轴(5)两侧的从动轴(7)数量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6)、各个从动齿轮⑶的尺寸相同,各个凸轮(9)的尺寸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块(11)上设有可与凸轮(9)相抵的耐磨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架(1)、第二工作架(2)、加工台架(3)、驱动机构(4)、主动轴(5)、主动齿轮(6)、多个从动轴(7)、多个从动齿轮(8)、多个凸轮(9)和多个顶杆(10),第一工作架(1)、第二工作架(2)、加工台架(3)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第一工作架(1)中部中空,加工台架(3)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多个顶杆(10)呈周向设置在第二工作架(2)上,各个顶杆(10)顶端均设置有压块(11),压块(11)通过弹簧(12)与第二工作架(2)连接,主动轴(5)、多个从动轴(7)均安装在第一工作架(1)的中空处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多个从动轴(7)分布在主动轴(5)两侧;主动齿轮(6)安装在主动轴(5)上,主动轴(5)同第一工作架(1)上的驱动机构(4)连接并带主动齿轮(6)转动,多个从动齿轮(8)分别安装在多个从动轴(7)上,多个从动齿轮(8)顺序啮合并由主动齿轮(6)传动,主动轴(5)、各个从动轴(7)上均设有凸轮(9),凸轮(9)与压块(11)对应设置,主动齿轮(6)带动多个从动齿轮(8)转动,多个从动齿轮(8)带动凸轮(9)转动,凸轮(9)转动带动周向设置的顶杆(10)间歇式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澳奔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