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627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支撑臂,所述的两个支撑臂之间连接有偏心轴,所述的偏心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偏心轴套连接在两个支撑臂上,所述的偏心轴的一端连接有手柄。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工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瞬间即可完成工件的夹紧过程,并且工件固定牢靠,利用模板套钻孔,钻孔精度更高,效率更快;2、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中小型工件钻孔时夹紧固定比较困难,常用螺杆和压板方式固定,过程繁琐,大部分工时浪费在部件的夹紧上,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不适用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厚度工件、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支撑臂,所述的两个支撑臂之间连接有偏心轴,所述的偏心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偏心轴套连接在两个支撑臂上,所述的偏心轴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的偏心轴与工作台的端面之间设有距离。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并依靠螺栓头压夹工件的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设置在所述支撑臂旁侧。所述的工作台下端面上设有支撑脚。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工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瞬间即可完成工件的夹紧过程,并且工件固定牢靠,利用模板套钻孔,钻孔精度更高,效率更快;2、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的左视图;在图1?图2中,1、工作台;2、支撑臂;3、偏心轴;4、偏心轴套;5、手柄;6、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包括工作台I,工作台I上设有两个支撑臂2,两个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偏心轴3,偏心轴3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偏心轴套4连接在两个支撑臂2上,偏心轴3的一端连接有手柄5。偏心轴3与工作台I的端面之间设有距离。利用偏心轴力臂不同具有锁死原理,根据工件7厚度,调节偏心轴3最低点与工作台I间距(略低于工件厚度效果最佳),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7。抬升手柄5,将工件7放置在工作台I上,下压手柄5至最低点即完成工件7压紧工序。工作台I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并依靠螺栓头压夹工件7的调节螺栓6。调节螺栓6设置在支撑臂2旁侧,利用偏心轴3压紧工件7时,调节螺栓6的螺栓头压在工件7的边缘,配合固定工件7。本工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瞬间即可完成工件的夹紧过程,并且工件固定牢靠,利用模板套钻孔,钻孔精度更高,效率更快。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的工作台(I)上设有两个支撑臂(2),所述的两个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偏心轴(3),所述的偏心轴(3)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偏心轴套(4)连接在两个支撑臂(2)上,所述的偏心轴(3)的一端连接有手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轴(3)与工作台(I)的端面之间设有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I)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并依靠螺栓头压夹工件的调节螺栓(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栓(6)设置在所述支撑臂(2)旁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I)下端面上设有支撑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支撑臂,所述的两个支撑臂之间连接有偏心轴,所述的偏心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偏心轴套连接在两个支撑臂上,所述的偏心轴的一端连接有手柄。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工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瞬间即可完成工件的夹紧过程,并且工件固定牢靠,利用模板套钻孔,钻孔精度更高,效率更快;2、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IPC分类】B23Q3-06【公开号】CN204413653【申请号】CN201420779041【专利技术人】肖杰玉, 张树琛, 卫明, 韩丙寅, 刘仁才 【申请人】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钻孔用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有两个支撑臂(2),所述的两个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偏心轴(3),所述的偏心轴(3)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偏心轴套(4)连接在两个支撑臂(2)上,所述的偏心轴(3)的一端连接有手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杰玉张树琛卫明韩丙寅刘仁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