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前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8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前体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底板;前侧梁,所述前侧梁位于底板下面,沿机动车纵向延伸;辅助构架,所述辅助构架在其前和后安装点固定于前侧梁;以及固定于底板的加强构件。所述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位于其前安装点的横向内侧上。所述每个加强构件都基本上平行于穿过机动车横向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的前、后安装点的直线。所述加强构件的前端部分都与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的邻近部分连接而其后端与底板的底管道连接,所述底管道沿机动车纵向延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前体结构
技术介绍
在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可以想象的机动车前体结构中,前底板1和缓冲板2包括位于板1、2的机动车横向3上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底板4,以及中央底板4横向外侧上的底板5。在中央底板4的中央区域上,底管道7沿机动车纵向6延伸。在底管道7的横向外侧上,加强构件8沿与之平行的方向延伸。在底板5的下面,前侧梁9沿机动车纵向6延伸,在每个前侧梁9上都装有悬吊装配部分10。然而,在机动车前体结构中,由于加强构件8沿机动车纵向6平行于底管道7延伸,因此,倘若有完全重叠碰撞的话,加强构件8受轴向载荷的作用并且会产生大的反作用力。与此相反,倘若有偏移碰撞的话,加强构件8受弯曲载荷的作用并产生小的反作用力。而且,由于上述的结构,加强构件8不会起到辅助构架的增加刚性构件的作用。因此,必须再独立地提供增加刚性的构件,从而导致成本上和重量上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碰撞产生可控反作用力的机动车前体结构,所述结构重量轻、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所述机动车前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带有沿机动车纵向延伸的底管道;前侧梁,所述前侧梁位于底板下面,沿机动车纵向延伸;辅助构架,所述辅助构架在其前和后安装点固定于前侧梁,后安装点位于前安装点的沿机动车的横向的内侧上;以及固定于底板的加强构件,所述每个加强构件都基本上平行于穿过机动车横向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的前、后安装点的直线,所述加强构件的前端与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的邻近部分连接而其后端与底板的底管道连接。附图的简要说明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机动车前体结构的底视图,示出了加强构件。图2是图1的机动车前体结构的另一个底视图,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辅助构架。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所截的机动车前体结构的悬吊安装部分的截面图。图4是图3的悬吊安装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5是图1的机动车前体结构的侧视图。图6是沿机动车的横向所截的可以想象的机动车前体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图6的机动车前体结构的底视图。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机动车的前底板15和缓冲板16包括位于板15、16的机动车横向17上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底板18,以及中央底板18横向外侧上的底板19。在中央底板18的中央区域上,向上弯成凸状的底管道21沿机动车纵向20延伸。在两侧上的底板19的下面,一对前侧梁22沿机动车纵向20延伸。在该对前侧梁22的前部分之间装有辅助构架23(约束辅助构架)。在辅助构架23的一对前安装点24和一对后安装点25处将辅助构架23安装于前侧梁22。在机动车横向17上,前安装点24之间的距离比后安装点25之间的相关距离长,而且后安装点25位于前安装点24的机动车横向17上的内侧上(即后安装点25比前安装点24更靠近中央)。一对加强构件31分别与中央底板18和底板19连接,所述加强构件31基本上平行于直线,每条所述直线都穿过机动车横向17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23的前、后安装点24和25。每个加强构件31的前端都与辅助构架23的后安装点25的邻近部分连接;同时,加强构件31的后端与底管道21连接。辅助构架23的后安装点25(悬吊装配部分35)分别位于加强构件31的前端和前侧梁22之间。加强构件31具有推进器轴支撑的作用。在加强构件31上装有推进器轴支撑托架32以支撑推进器轴(未示出)。以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直线的方式设置加强构件31,每条所述直线都穿过机动车横向17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23的前安装点24和后安装点25,并且每个加强构件31的前端都与辅助构架23的后安装点25的邻近部分连接,而且,加强构件31的后端与底管道21连接。因此,如图1中所示的,倘若有偏移碰撞的话,加强构件31受轴向载荷F1的作用并且会产生大的反作用力F2。在这里,用以下公式表示作用于轴向载荷的反作用力应力σ,即σ=πEI/12A,其中π是指圆周率、E是指弹性模数、I是指惯性的几何力矩、A是指横截面积。与此相反,倘若有完全重叠碰撞的话,加强构件31受弯曲模式的载荷F3的作用并产生小的反作用力F4,所述弯曲模式的载荷F3如用链式双虚线所示的。在这里,用以下公式表示作用于弯曲载荷的反作用力应力σb,即σb=M/Z,其中M是指弯矩,Z是指剖面模数。而且,由于辅助构架23的后安装点25(悬吊装配部分35)分别位于加强构件31的前端和前侧梁22之间,所以将碰撞载荷有效地分配到了加强构件31和前侧梁22上。另外,由于增强了悬吊装配部分35的刚度,提高了(汽车的)驾驶性能。而且,由于在加强构件31上装有推进器轴支撑托架32,提高了推进器轴装配点的刚度。所披露的内容涉及于2001年10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333966中所包含的主题,所述No.2001-333966的披露全部在这里将用于参考。文中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是例证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其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用其他的方法实践和体现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表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权利要求意思范围内的变化都应包含在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前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带有沿机动车纵向延伸的底管道;前侧梁,所述前侧梁位于底板下面,沿机动车纵向延伸;辅助构架,所述辅助构架在其前和后安装点固定于前侧梁,后安装点位于前安装点的沿机动车的横向的内侧上;以及固定于底板的加强构件,每个所述加强构件都基本上平行于穿过机动车横向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的前、后安装点的直线延伸,所述加强构件的前端部与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的邻近部分连接而其后端与底板的底管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位于加强构件和前侧梁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前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具有推进器轴支撑的作用。4.一种机动车前体结构,包括位于前底板和缓冲板的机动车横向上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底板,在其中央区域上装有向上弯成凸状的底管道,所述底管道沿机动车纵向延伸;中央底板横向外侧上的底板;底板下面的一对前侧梁,所述前侧梁沿机动车纵向延伸;辅助构架,所述辅助构架位于该对前侧梁的前部分之间,并在辅助构架的一对前安装点和一对后安装点处将所述辅助构架安装于前侧梁上,在机动车横向上前安装点之间的距离比后安装点之间的距离长,而且后安装点位于前安装点的机动车横向的内侧上;一对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基本上平行于穿过机动车横向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的前、后安装点的直线延伸,每个所述加强构件分别与中央底板和底板连接,其中每个加强构件的前端都与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的邻近部分连接,而加强构件后端与底管道连接;以及推进器轴支撑托架,用于支撑安装于加强构件的推进器轴,其中,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分别位于加强构件和前侧梁的前端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前体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底板;前侧梁,所述前侧梁位于底板下面,沿机动车纵向延伸;辅助构架,所述辅助构架在其前和后安装点固定于前侧梁;以及固定于底板的加强构件。所述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位于其前安装点的横向内侧上。所述每个加强构件都基本上平行于穿过机动车横向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的前、后安装点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前体结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带有沿机动车纵向延伸的底管道; 前侧梁,所述前侧梁位于底板下面,沿机动车纵向延伸; 辅助构架,所述辅助构架在其前和后安装点固定于前侧梁,后安装点位于前安装点的沿机动车的横向的内侧上;以及 固定于底板的加强构件,每个所述加强构件都基本上平行于穿过机动车横向上同一侧上的辅助构架的前、后安装点的直线延伸,所述加强构件的前端部与辅助构架的后安装点的邻近部分连接而其后端与底板的底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久间涉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