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驱动式行走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85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压驱动式行走车辆,将左右一对驱动轴(驱动链轮)彼此之间通过差动装置差动连接,在向该差动装置的输入部传动行走用HST(110)的输出旋转的同时,通过向两个驱动链轮分别传动源自转弯用HST(120)的相互相反方向的两股分流的输出旋转,进行行走驱动和转弯,作为行走用HST及该转弯用HST的各输出调整手段,分别设置电磁螺线管(61a.61b.62a.62b),将变速杆及转弯操作工具的操作量及方向转换成电信号,根据该电信号控制电磁螺线管的输出电流值,以与该输出电流值相对应的速度,显现出各自的HST的输出旋转速度,行走用HST的电磁螺线管(61a.61b)及转弯用HST的电磁螺线管(62a.62b)的各输出电流值,分别根据由变速操作工具的操作所产生的电信号、及由该转弯操作工具的操作所产生的电信号两方面被控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压驱动式行走车辆,例如,具有左右一对的履带式行走装置,是将各自的驱动轴通过差动装置进行差动连接的履带式行走车辆等的行走车辆,在向行走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下称「行走用HST」)输入、行走驱动左右的履带式行走装置行走的同时,通过将转弯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下称「转弯用HST」)向该差动装置输入,使左右的驱动轮(在履带式行走装置中,就是左右驱动链轮轴)的驱动转数不同,从而进行转弯的构造。
技术介绍
例如,在国际公开公报WO98/12098号中所公开的如下构造的车辆已被众所周知,即具备左右一对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将各自的驱动轴通过差动装置进行差动连接,在向行走用HST输入、行走驱动左右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同时,通过将转弯用HST向该差动装置输入,使左右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驱动转数不同,从而进行转弯的车辆。在这之中,为了控制行走用HST及转弯用HST的各可动斜板的位置,使其分别具备油压伺服机构,并分别具备可电子控制的自动控制阀及手动控制阀。手动控制阀与行走用HST的那个变速杆(也可考虑踏板等情况)和转弯用HST的那个方向盘(本例为圆形方向盘,也可考虑杆等),通过各自机械的连接机构连动连接,通过以各自的操作手段的操作来控制手动控制阀,使各可动斜板进行位置控制。另外,自动控制阀还被认为可以设置为用于象这样以手动控制可动斜板的位置修正。另外,行走用HST作为主变速装置使用,并作为行走用HST与差动装置之间的传动系统,夹装有采用了多个变速用齿轮或油压离合器的有档式的副变速机构的情况很多。这种情况下,控制前述的行走用HST输出的变速杆作为主变速杆,进一步,通过与此另外设置的副变速操作手段(杆或开关等)选择该副变速机构的速度档位。在该引用文献中所公开的车辆也是如此。但是,如果行走用HST和转弯用HST的输出分别被控制,即如果是行走用HST的可动斜板的控制从方向盘操作中独立,或转弯用HST的可动斜板的控制从变速杆的操作中独立时,就会与方向盘的操作角度无关,按照变速杆设定的速度转弯。因此,在高速行走时,因为即使最大限度的扭转方向盘,也无法减速,就会使转弯不稳定,也存在危险。另外,如果转弯用HST的输出,与变速杆的设定无关,一律取决于方向盘的舵角,即使是相同的方向盘舵角,由于行走用HST相对于转弯用HST的相对输出比在高速时增大,转弯半径也增大,相反,由于在低速时,该相对输出比减小,转弯半径减小,转弯操作的感觉及转弯精度变得不好。另外,转弯用HST的输出通过被用于使转弯外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加速,使转弯内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减速,这是使车辆进行转弯的原因,舵角越逐渐增大转弯内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的驱动速度越小,很快接近于0,如果再增大舵角,这次会产生逆转。象这样,一边使转弯内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停止或者逆转一边转弯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制动转弯。如前所述,转弯用HST的输出如果与行走用HST的输出无关的话,开始制动转弯时,即转弯内侧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停止时的舵角因与行走用HST的输出不同而移动。因此,在进行制动转弯时,为配合行走速度,必须自行调节方向盘的操作角度,使操作变得复杂。因此,在前述引用文献所公开的车辆中,使变速杆与用于控制行走用HST的可动斜板位置的手动控制阀之间的连接机构、及方向盘与控制转弯用HST的可动斜板位置的手动控制阀间的连接机构,进行机械式地连动连接,对应方向盘的操作角度改变行走速度。基本上,方向盘的舵角越大,行走用HST的输出越小,机体中心的实际速度减速,进一步讲其减速的程度是变速杆的行程越大(越接近最大速度位置)就越大,在最大舵角的附近,与变速杆的设定位置无关,机体中心的实际速度基本相同。但是,在这种连动连接构造中,行走用HST的输出对应变速杆位置及方向盘舵角而变化,转弯用HST的输出则只对应方向盘舵角而变化。即在同一舵角时,转弯用HST的输出与行走用HST的输出的增减无关,保持一定,在每个任意舵角的转弯用HST和行走用HST间的相对输出比也因变速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在正确的每个任意舵角上,与变速杆位置即行走速度的不同无关,转弯半径并不能保持一定。另外也不能实现将前述的制动转弯开始时的舵角保持一定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对引用文献中所公开的机械连接机构进一步加以改良,机构会越来越复杂,配置空间也要扩大,成本就会提高,所以,并不适用于小型履带式行走车辆。另外,在该引用技术中,方向盘操作角度在极小时,行走速度大约一定,若比规定的操作角度大,行走速度就会成比例地减小,例如,方向盘的操作角度在某种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相对于方向盘操作角度的增大,即使行走速度的减少比呈理想状态,在方向盘操作角度小时,也会感觉其减少比大。也就是方向盘的操作角度不是很大时,只要稍微转动方向盘,也有大幅减速的感觉,转弯半径也会小到所需要的以上的程度。象这样,使行走用HST的输出与转弯用HST的输出进行机械的连接的情况下,其控制无论如何也欠缺精密性。为了提高精密性,需要更复杂的构造,在空间方面、成本方面并不符合心愿。另外,在具有这样的HST的行走车辆中,替代切断离合器,遵循如下的操作顺序将变速杆位于中立位置,在停止行走用HST的输出的同时,方向盘复原到直行位置,在也使转弯用HST的输出停止后,最终进行制动,确实地使左右车轴制动。但是,在需要紧急制动时,由于没有经过这样的行走用HST和转弯用HST的中立操作就进行制动,不仅会使驱动车轴早期磨损,而且如果忘记制动后行走用HST和转弯用HST的中立操作,在解除制动时,行走用HST和转弯用HST的输出会突然恢复到制动前的状态。但是在制动操作的同时,一一进行变速杆和方向盘的中立操作是十分麻烦的。另外一方面,由于是变速杆无极调节行走速度,对驾驶员来讲,很难把握变速杆位置同速度的关系。因此,在变速杆还原到中立位置机体停止后,再开始行走驱动时,再现停止前的速度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一种行走车辆,该行走车辆将左右一对驱动轴(例如,左右履带式行走装置的驱动链轮轴)彼此之间通过差动装置进行差动连接,在向该差动装置的输入部传动行走用HST的输出旋转的同时,向该两个驱动轴分别传动源自转弯用HST的相互相反方向的两股分流的输出旋转,由此进行行走驱动和转弯,作为驾驶员的操作工具,装备有用以设定前进、后退的各种行走速度的变速操作工具和用以设定左右转的各转弯半径的转弯操作工具(例如圆形方向盘),因为不需要复杂的机械式连接机构,紧凑简单,且是低成本构造,对应该变速操作工具或该转弯操作工具的操作,提供可实现良好的转弯感觉的可控制的行走用HST和转弯用HST的输出的行走车辆。本专利技术为了达成第一目的,首先,作为该行走用HST和该转弯用HST的各输出调整手段分别安装电磁螺线管,将该变速操作工具及转弯操作工具的操作量或方向转换成电信号,根据该电信号控制该电磁螺线管的输出电流值,以与该输出电流值相对应的速度,显现出各自的HST的输出转弯速度,该行走用HST的电磁螺线管及该转弯用HST的电磁螺线管的各输出电流值,分别根据由该变速操作工具的操作所产生的电信号及由该转弯操作工具的操作所产生的电信号两方面被控制。并不是通过变速操作工具及转弯操作工具在行走用和转弯用HST的各可动斜板上夹装机械连接机构,而是根据与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驱动式行走车辆,将左右一对驱动轴彼此之间通过差动装置差动连接,在向该差动装置的输入部传动行走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出旋转的同时,向该两个驱动轴分别传动源自转弯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相互相反方向的两股分流的输出旋转,由此进行行走驱动和转弯,作为驾驶员的操作工具,装备有用以设定前进、后退的各种行走速度的变速操作工具和用以设定左右转的各转弯半径的转弯操作工具,其特征在于,作为该行走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及该转弯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各个输出的调整手段,分别设置电磁螺线管,将该变速操作工具及转弯操作工具的操作量及方向转换成电信号,根据该电信号控制该电磁螺线管的输出电流值,以与该输出电流值相对应的速度,显现出各自的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出旋转速度,该行走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电磁螺线管及该转弯用油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电磁螺线管的各输出电流值,分别根据由该变速操作工具的操作所产生的电信号和由该转弯操作工具的操作所产生的电信号两方面被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坂雄治长谷部健加藤胜则三轮敏之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柴油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