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375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包括本体、旋翼、真空泵、上吸附盘、侧吸附盘、侧吸支撑腿、太阳能电池板、摄像头、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器,其中旋翼通过支撑架与本体连接,旋翼通过电机驱使运动,上吸附盘设在本体顶端的面板上,侧吸附盘通过吸盘支架与本体连接,真空泵设在本体的下方,真空泵通过管路与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连接,真空泵对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进行排气,侧吸支撑腿的上端与本体连接,侧吸支撑腿上连接有舵机,通过舵机控制侧吸支撑腿的开合,有益效果:使飞行器的侦测工作时间延长,节约能源;可应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实际应用价值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共领域安全、国防安全、环境安全以及危险作业等一系列领域使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对空中飞行装置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微型化、智能化的飞行装置,国内外已研宄开发出多款飞行装置,比如,哈佛大学研制的苍蝇飞行机器人;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开发的一种新型飞行机器人;加拿大公司研发出一款名叫“侦察者”的飞行机器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宄所研制出的一种可在天上飞行同时能变换集中形状的蛇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使用普通的车用汽油,最快时速可达每小时70公里。虽然国内外研制出了多款空中飞行装置,普遍被应用在多个领域,但是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1、结构设计不合理,有的把爬壁机器人和飞行机器人只在硬件上将二者合为一体,而忽略了功能上的合二为一,使飞行机器人的结构分布不合理,不能达到相应的使用功會K ;2、同类可吸附飞行装置在侧吸时的机械结构是固定结构,造成飞行器的尺寸过大,调节重心平衡困难,导致机构受力不合理,并且在支撑处是点支撑,导致在壁面吸附时会出现结构失稳的问题;3、普通吸附飞行机器人工作时,其耗费的电量无法即时补充,如果电量耗尽则无法继续使用;4、现有的多数飞行机器人主要利用人为遥控操作,主要依靠人的视角观察飞行姿态和飞行周围环境,极大地限制了飞行机器人的飞行范围;5、现有的可吸附飞行机器人在吸附时,为了保持吸附力会一直耗费电量,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吸附装置没有必要一直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微型飞行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的较多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包括本体、旋翼、真空泵、上吸附盘、侧吸附盘、侧吸支撑腿、太阳能电池板、摄像头、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器,其中旋翼通过支撑架与本体连接,旋翼通过电机驱使运动,上吸附盘设在本体顶端的面板上,侧吸附盘通过吸盘支架与本体连接,真空泵设在本体的下方,真空泵通过管路与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连接,真空泵对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进行排气,侧吸支撑腿的上端与本体连接,侧吸支撑腿上连接有舵机,通过舵机控制侧吸支撑腿的开合,摄像头分别安设在本体顶端的面板和吸盘支架上,太阳能电池板围设在本体的架体上,太阳能电池板给控制模块中的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真空泵提供电力,控制模块设在本体的架体内腔中,驱使旋翼的电机、驱使侧吸支撑腿的舵机、真空泵和摄像头由控制模块控制工作,远程遥控器指令控制模块工作。旋翼设置有四个,每个旋翼下方均设有起落架。旋翼与本体连接的支撑架上设有电子调速器,电子调速器与驱使旋翼的电机连接,电子调速器控制电机的工作。侧吸支撑腿末端的平板上固定有粘性材料。真空泵、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组成吸附装置,真空泵通过管路分别与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连接,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继电器,连接管路上还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控制模块中的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线路与真空泵连接,连接线路上设有第二继电器,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指令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开合,从而控制真空泵、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的工作。控制模块包括有单片机控制模块、飞控板和无线数字传输模块,其中无线数字传输模块分别与飞控板和单片机控制模块连接,飞控板与控制侧吸支撑腿开合的舵机连接并控制舵机的工作,飞控板控制舵机带动侧吸支撑腿运行的同时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吸附装置工作,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与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内的气压传感器、多功能侦测模块和真空泵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气压传感器、多功能侦测模块和真空泵的工作,多功能侦测模块分别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灰尘度传感器。本体上还设有远程控制装置,远程控制装置包括摄像头、显示器、远程遥控器、红外遥控器、无线视频传输模块和图像采集卡,其中远程遥控器控制本体的飞行、吸附和摄像头的工作,摄像头能够在远程遥控器的指令下把图像实时传送给无线视频传输模块,无线视频传输模块把接收到的信息实时传送给图像采集卡,图像采集卡把收到的信息实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红外遥控器指令控制模块中的无线数字传输模块的工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同本技术配套使用的远程遥控器给本技术提供的飞行装置发送命令实现空中飞行姿态的控制和多方位吸附的功能,具体如下所述:控制模块中的飞控板用来感知飞行装置的运动状态和姿态。飞控板驱动舵机来实现侧吸支撑腿的伸缩。气压传感器放置在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内来测量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内的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信号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上。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真空泵,用于实现多方位吸附功能。多功能侦测模块通过单片机控制模块驱动并将所测数据经无线数字传输模块发送到上位机。当舵机处于初始位置时,侧吸支撑腿处于收缩状态,当开启侧吸功能时,远程遥控器发出信号控制舵机转动90度,此时侧吸支撑腿展开,从而靠近竖直墙壁。侧吸功能需要通过侧吸支撑腿实现。飞行装置的侧吸功能实现步骤如下:当飞行装置靠近竖直墙面时,通过红外遥控器发出信号,单片机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使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动作,第一电磁阀接通侧吸附盘与真空泵,同时第二个电磁阀使上吸附盘与空气相通从而实现顶部的泄压。操作手操控远程遥控器,使舵机转动90°,成竖直向下的状态。使飞行装置成水平姿态,从而使飞行装置停留于竖直壁面,此时操作手控制旋翼电机停转。飞行装置上吸过程实现步骤如下:当飞行装置需要上吸时,操作手控制飞行装置向上飞行贴近上方壁面。同时通过红外遥控器给真空泵发送开启信号,无线数字传输模块接受到信号后将其送往单片机控制模块处理,单片机控制模块I/o 口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闭合,真空泵接通主电源并开始工作,实现吸气功能。当上吸附盘触碰到上壁面时,上吸附盘内部开始达到负压,整个飞行装置将紧贴于壁面,此时操作手用远程遥控器发出信号控制旋翼电机停转。当整个飞行装置处于吸附状态时多功能侦测模块开始工作。多功能侦测模块连接有多种传感器,包括DHTll型温湿度传感器模块、MQ-2烟雾度传感器、日本夏普GP2Y1010AU0F灰尘度传感器等。所有传感器由单片机控制模块驱动并读取所测数据,通过交替方式发送到显示器。从而可以实现空气温湿度测量、火灾预警、环境质量监测等功能。飞行装置在吸附于壁面期间的间歇吸附功能实现步骤是:通过计算,得到飞行装置能可靠吸附时侧吸附盘内部的空气压力上限值。稳定吸附时,侧吸附盘内的气压值小于此上限值,此时可以关闭真空泵。在吸附的过程中,侧吸附盘内部装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由单片机控制模块驱动和读取数据。由于气路末端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则只有侧吸附盘内部漏气会导致侧吸附盘内部气压值逐渐升高。当达到设定的上限值时,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开启真空泵,从而对侧吸附盘进行排气使侧吸附盘内部的气压值下降,当低于比上限值小的某个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将真空泵电源断开,真空泵停止抽取空气。以此实现根据侧吸附盘内部空气气压值自动间歇吸附的功能,从而大大减少了真空泵的实际工作时间,进而使真空泵的耗电量大幅减少,以节省更多的电量来提供给侦测装置和控制系统,最终使得侦测工作的时间大幅延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侧吸时采用了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旋翼、真空泵、上吸附盘、侧吸附盘、侧吸支撑腿、太阳能电池板、摄像头、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器,其中旋翼通过支撑架与本体连接,旋翼通过电机驱使运动,上吸附盘设在本体顶端的面板上,侧吸附盘通过吸盘支架与本体连接,真空泵设在本体的下方,真空泵通过管路与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连接,真空泵对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进行排气,侧吸支撑腿的上端与本体连接,侧吸支撑腿上连接有舵机,通过舵机控制侧吸支撑腿的开合,摄像头分别安设在本体顶端的面板和吸盘支架上,太阳能电池板围设在本体的架体上,太阳能电池板给控制模块中的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真空泵提供电力,控制模块设在本体的架体内腔中,驱使旋翼的电机、驱使侧吸支撑腿的舵机、真空泵和摄像头由控制模块控制工作,远程遥控器指令控制模块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兴田叶益丰陈晓光吴江杨立国李桂伟李嘉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