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908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9:10
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缺点,设计一种适合湿式离合器使用的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泵壳体和泵盖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螺栓拧紧,在泵壳体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有平衡槽和泄油浅槽,外转子置于安装槽内,外转子内部是齿廓为圆弧的齿槽;内转子与联轴器用定位销同轴固定连接,定位销与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内转子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行程的外啮合齿;将内转子装入外转子内部,并且内转子和外转子轴线偏心;在泵盖上有吸油槽、排油槽和通孔,吸油槽开有与外部相通的吸油口,排油槽开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安装。运转平稳、噪声低、寿命长的泵,用作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从而提高离合器的冷却效率,以及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湿式离合器是汽车自动变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却油液的存在使其具有结合平顺,温度稳定,寿命更高等优点。其内部温度的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冷却油泵是冷却系统重要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油泵的匹配设计会直接影响离合器的冷却效率及使用寿命O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大多数用于冷却的油泵:如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带月牙形隔板的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等,都存在着体积大,结构复杂,容易产生困油现象,从而发生振动和噪声,造成寿命短,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缺点,设计一种适合湿式离合器使用的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本技术的泵壳体和泵盖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螺栓拧紧,在泵壳体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有平衡槽和泄油浅槽,外转子置于安装槽内,外转子内部是齿廓为圆弧的齿槽;内转子与联轴器用定位销同轴固定连接,定位销与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内转子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行程的外啮合齿;将内转子装入外转子内部,并且内转子和外转子轴线偏心;在泵盖上有吸油槽、排油槽和通孔,吸油槽开有与外部相通的吸油口,排油槽开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油口。本技术的外转子的齿槽数量比内转子的外嗤合齿多一个。本技术的外转子与泵壳体的安装槽接触部位安装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泵盖上的吸油口和排油口处安装有小密封圈。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安装。运转平稳、噪声低、寿命长的泵,用作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从而提高离合器的冷却效率,以及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外转子置入泵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泵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泵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后视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包含主要部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泵壳体I和泵盖12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螺栓拧紧,在泵壳体I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有平衡槽9和泄油浅槽10,外转子2置于安装槽内,外转子2内部是齿廓为圆弧的齿槽7 ;内转子3与联轴器4用定位销5同轴固定连接,定位销5与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内转子3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行程的外啮合齿8 ;将内转子3装入外转子2内部,并且内转子3和外转子2轴线偏心;在泵盖12上有吸油槽14、排油槽16和通孔15,吸油槽14开有与外部相通的吸油口 13,排油槽16开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油口 11。本技术的外转子2的齿槽7数量比内转子3的外啮合齿8多一个。本技术的外转子2与泵壳体I的安装槽接触部位安装有密封圈6。本技术的泵盖12上的吸油口 13和排油口 11处安装有小密封圈17。以下对本技术结构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结构为,齿廓为短幅外摆线的内转子与联轴器用定位销同轴固定连接,定位销与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将内转子、联轴器与齿廓为圆弧的外转子,装入泵壳体中,内外转子轴线偏心,偏心距为2.82mm。其上设有泵盖,所述的泵壳体与泵盖之间有定位销定位,用螺栓拧紧。本技术在泵盖上设计有吸油槽、吸油口、排油槽、排油口,为规避由于吸排油口对转子压力不均,导致摩擦力增大,造成振动、噪声、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等问题,在泵壳体上也加工两个与吸排油口相同形状的平衡槽,用以平衡泵体内轴向液压力。且有0.2_泄油浅槽,用于少量泄漏工作油以润滑转子与泵壳体接触面。泵盖上设计有通孔,用作电机转动轴与联轴器相连接的过孔。进、出油口与离合器、管路相连一侧安装有密封圈,保证油液不外泄。本技术因用于冷却,要求较高的容积效率,无需过分苛求脉动,故内转子设计4个齿,外转子为5个齿槽,二者轴线偏心,偏心距2.82mm。电机的传动轴与联轴器的孔相连,电机运行时,将带动内转子、外转子分别按各自圆心同向、不同速转动,当内转子转过一圈,外转子转过4/5圈。由于内外转子有相对运动,它们之间形成的密封腔一直处于变化中,当一个密封腔变大时,由于体积增大,腔内压强低于大气压,而此时这个密封腔正与进油口相对应,进行吸油过程。随着转子继续转动,同一密封腔由最大逐渐变小,此时与排油腔相连通,油液由于受到挤压,从而进行排油。本技术进油腔、排油腔覆盖角度大、面积大,使吸、排油充分。在同一时刻,各个密封腔有吸有排,良好的保证了吸排油连续进行。且同一个密封腔既是吸油腔,又是排油腔,按一定规律不断转换,无需搬运,效率损失小。本技术运转平稳,吸排油时为轴向进出油,不宜产生困油,气穴等现象。且内外转子同向旋转,相对速度小,故磨损量小。本技术用作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湿式离合器工作时产生大量热,壳体腔内的油液会吸收热量。将本技术装配好,进油口一端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道相连,电机带动泵内外转子相对转动,它们形成的密封腔不断变化,正在变大的密封腔气压低于大气压,将湿式离合器中的热油吸出。将泵的出油口一端接到水冷/风冷散热器,随着转子继续转动,刚刚吸油的密封腔由最大逐渐变小,油液由于受到挤压,通过排油腔排出到散热器。从离合器壳体中吸出的热油经充分冷却后再送回到壳体内部,从而完成冷却过程,以此保证湿式离合器的正常工作。【主权项】1.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其特征在于:泵壳体(I)和泵盖(12)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螺栓拧紧,在泵壳体(I)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有平衡槽(9)和泄油浅槽(10),外转子(2)置于安装槽内,外转子(2)内部是齿廓为圆弧的齿槽(7);内转子(3)与联轴器(4)用定位销(5)同轴固定连接,定位销(5)与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内转子(3)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行程的外啮合齿(8);将内转子(3)装入外转子(2)内部,并且内转子(3)和外转子(2)轴线偏心;在泵盖(12)上有吸油槽(14)、排油槽(16)和通孔(15),吸油槽(14)开有与外部相通的吸油口( 13),排油槽(16)开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油口( 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其特征在于:外转子(2)的齿槽(7)数量比内转子(3)的外啮合齿(8)多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其特征在于:外转子(2)与泵壳体(I)的安装槽接触部位安装有密封圈(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其特征在于:泵盖(12)上的吸油口( 13)和排油口( 11)处安装有小密封圈(17)。【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本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缺点,设计一种适合湿式离合器使用的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本技术的泵壳体和泵盖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螺栓拧紧,在泵壳体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有平衡槽和泄油浅槽,外转子置于安装槽内,外转子内部是齿廓为圆弧的齿槽;内转子与联轴器用定位销同轴固定连接,定位销与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内转子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行程的外啮合齿;将内转子装入外转子内部,并且内转子和外转子轴线偏心;在泵盖上有吸油槽、排油槽和通孔,吸油槽开有与外部相通的吸油口,排油槽开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油口。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安装。运转平稳、噪声低、寿命长的泵,用作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从而提高离合器的冷却效率,以及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IPC分类】F04C2-10【公开号】CN204402869【申请号】CN201420732668【专利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油泵,其特征在于:泵壳体(1)和泵盖(12)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螺栓拧紧,在泵壳体(1)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有平衡槽(9)和泄油浅槽(10),外转子(2)置于安装槽内,外转子(2)内部是齿廓为圆弧的齿槽(7);内转子(3)与联轴器(4)用定位销(5)同轴固定连接,定位销(5)与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内转子(3)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行程的外啮合齿(8);将内转子(3)装入外转子(2)内部,并且内转子(3)和外转子(2)轴线偏心;在泵盖(12)上有吸油槽(14)、排油槽(16)和通孔(15),吸油槽(14)开有与外部相通的吸油口(13),排油槽(16)开有与外部相通的排油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福赵齐汤海超张志壮齐帅安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