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82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该淬冷装置包括有机架,冷却机构和提升机构;冷却机构包括上冷却辊道、下冷却辊道、驱动机构以及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提升机构通过升降所述上冷却辊道来调节所述上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上、下冷却辊道转动以便输送加热后待淬冷玻璃板;待淬冷玻璃板在上、下冷却辊道之间通过时,上、下冷却辊道与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接触,并且依靠上冷却辊道自身重力向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施加一定压力,进而实现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的淬火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能有效实现对超薄玻璃板的淬火处理,提高了淬火过程的冷却强度,冷却效果更加均匀,减少了超薄玻璃的应力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化玻璃的生产,特别涉及玻璃钢化生产线用的淬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物理性强化的或钢化的玻璃板主要是通过空气淬火回火工艺来生产,在该工艺中将玻璃板加热到刚低于其软化点(如650℃),然后将冷却空气射流喷到加热玻璃板的表面上,以便对玻璃板的表面进行快速冷却或淬火,从而在该表面上形成压应力,内部则形成张应力,即实现玻璃的钢化。另一已知的淬火方法为喷雾淬火工艺,即采用向加热后的玻璃板喷水雾进行冷却。然而上述两者常规的冷却方法在钢化厚度不超过3.0mm的薄玻璃板,以及超薄玻璃板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玻璃板很薄,在冷却时其中心和表面之间温差很小,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应力梯度。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大幅度地增加风机的功率或者数量,通过增加风压来提高玻璃的冷却速率,这不仅明显增加生产过程的能耗成本,而且极易导致玻璃板表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风斑,甚至玻璃板发生变形。再者,现有的吹风冷却和喷雾冷却很难保证冷却的均匀性,也会对钢化玻璃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在对薄玻璃板及超薄玻璃板进行淬火处理时,需要更大的冷却强度及冷却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特别是应用于对薄及超薄玻璃板进行钢化生产的淬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冷却机构和提升机构;冷却机构包括上冷却辊道、下冷却辊道、驱动机构以及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提升机构通过升降所述上冷却辊道来调节所述上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上、下冷却辊道转动以便输送加热后待淬冷玻璃板;待淬冷玻璃板在上、下冷却辊道之间通过时,上、下冷却辊道与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接触,并且依靠上冷却辊道自身重力向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施加一定压力,进而实现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的淬火处理;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则用于冷却所述上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进一步,所述下冷却辊道由若干下冷却辊组成,下冷却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下冷却辊基座上;所述上冷却辊道由若干上冷却辊组成,若干上冷却辊可转动设置在上冷却辊滑座上;所述下冷却辊与所述上冷却辊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冷却辊滑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机构上;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提起或降下所述上冷却辊滑座实现所述上冷却辊道的上升和下降。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与所述上冷却辊滑座相配合的直线滑轨或导向槽。进一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外侧顶部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传动装置和所述上冷却辊滑座的传动装置。进一步,所述上冷却辊滑座与所述提升机构浮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传动装置为丝杠、链轮链条、齿轮齿条或滚筒和钢丝绳等;    进一步,所述淬冷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和调节所述上、下冷却辊道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所施加的所述压力的压力监测和调节机构;所述压力监测和调节机构包括压力监测模块和压力调节模块;所述压力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所承受的所述压力的大小,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则通过对所述上冷却辊道施加一定的提升力进而减小上冷却辊道施加在待淬冷玻璃板上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压力监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限位平台和玻璃样品,限位平台固定设置所述机架上,玻璃样品放置在所述限位平台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冷却辊道的滑座上,并与上冷却辊道同步升降;压力传感器的触头与所述限位平台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一直与所述上、下冷却辊道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由此当压力传感器的触头与限位平台上的所述玻璃样品接触时,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值与上、下冷却辊道所施加在所述待淬冷玻璃板上的压力值相等,从而保证玻璃板上所受压力达到设定值并且处处相等,进而使玻璃板冷却更加均匀。进一步,所述压力调节模块为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冷却辊滑座两侧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与所述待淬冷玻璃板垂直设置,其一端与所述上冷却辊滑座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螺母和螺杆与所述机架上的基台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母能够调节所述拉伸弹簧的拉伸长度以及拉伸弹簧对所述上冷却辊滑座的拉力,进而调整所述上冷却辊道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的压力。进一步,所述上冷却辊和下冷却辊主要包括筒状辊体、从筒状辊体一端伸入内部并通至筒状辊体另一端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封闭,喷淋管的管壁上密集设置有喷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循环供给的冷却液从所述进水口进入后从所述喷水口喷出对所述筒状辊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用于供给冷却液的泵、储存冷却液的箱体、连接所述箱体和泵以及令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管路。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的驱动机构由电机、齿轮传动或者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等传动机构组成。进一步,所述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还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冷却空气喷在所述待淬火玻璃板的相对表面上以对该玻璃板进行淬火的吹风冷却单元,所述吹风冷却单元在待淬火玻璃板上下表面对称设置。进一步,若干个吹风单元沿玻璃板运动方向设置在冷却机构的后方;或者所述若干个吹风单元与所述冷却机构的上、下冷却辊间隔设置。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并能有效实现对超薄玻璃板的淬火处理,提高了淬火过程的冷却强度,可以有效避免玻璃表面产生严重的风斑,并且冷却效果更加均匀,减少了超薄玻璃的应力变形。附图说明图1 为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 为上冷却辊滑座与提升机构浮动连接示意图;图3 为上冷却辊和下冷却辊结构示意图;图4 为实施例1中冷却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 为实施例2中冷却装置与吹风冷却配合使用示意图;图6 为实施例2中冷却装置与吹风冷却配合使用示意图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包括有机架100,机架上设置有冷却机构200和提升机构300;冷却机构200包括上冷却辊道230、下冷却辊道210、驱动机构250以及冷却液循环系统(未示出);所述提升机构300通过升降所述上冷却辊道230来调节所述上冷却辊道230和下冷却辊道210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机构250包括电机251、传动齿轮253,用于使上、下冷却辊道转动以便输送加热后待淬冷玻璃板;待淬冷玻璃板在上、下冷却辊道之间通过时,上、下冷却辊道与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接触,并且依靠上冷却辊道自身重力向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施加一定压力,进而实现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的淬火处理;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则用于冷却所述下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所述下冷却辊道210由若干下冷却辊组成,下冷却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下冷却辊基座110上;所述上冷却辊道230由若干上冷却辊组成,若干上冷却辊可转动设置在上冷却辊滑座120上;所述下冷却辊与所述上冷却辊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冷却辊滑座120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导向机构130上;所述提升机构300通过提起或降下所述上冷却辊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冷却机构和提升机构;冷却机构包括上冷却辊道、下冷却辊道、驱动机构以及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提升机构通过升降所述上冷却辊道来调节所述上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上、下冷却辊道转动以便输送加热后待淬冷玻璃板;待淬冷玻璃板在上、下冷却辊道之间通过时,上、下冷却辊道与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接触,并且依靠上冷却辊道自身重力向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施加压力,进而实现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的淬火处理;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则用于冷却所述上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化生产线用淬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冷却机构和提升机构;冷却机构包括上冷却辊道、下冷却辊道、驱动机构以及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提升机构通过升降所述上冷却辊道来调节所述上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之间的间隙;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上、下冷却辊道转动以便输送加热后待淬冷玻璃板;待淬冷玻璃板在上、下冷却辊道之间通过时,上、下冷却辊道与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接触,并且依靠上冷却辊道自身重力向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施加压力,进而实现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的淬火处理;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则用于冷却所述上冷却辊道和下冷却辊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辊道由若干下冷却辊组成,下冷却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下冷却辊基座上;所述上冷却辊道由若干上冷却辊组成,若干上冷却辊可转动设置在上冷却辊滑座上;所述下冷却辊与所述上冷却辊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上冷却辊滑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机构上;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提起或降下所述上冷却辊滑座实现所述上冷却辊道的上升和下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淬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与所述上冷却辊滑座相配合的直线导轨或导向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淬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外侧顶部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连接驱动装置和所述上冷却辊滑座的传动装置,所述上冷却辊滑座与所述提升机构浮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淬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或液压马达,所述传动装置为丝杠、链轮链条、齿轮齿条或滚筒和钢丝绳等;或者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者液压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冷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和调节所述上、下冷却辊道对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所施加的所述压力的压力监测和调节机构;所述压力监测和调节机构包括压力监测模块和压力调节模块;所述压力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待淬冷玻璃板所承受的所述压力的大小,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则通过调节施加在上冷却辊道的压力,从而改变上、下冷却辊道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雁李彦兵张喜宾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