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高山专利>正文

两用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50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用搬运车,由车架和车轮构成,其特征在于:搬运车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扶手调整机构,扶手调整机构由定位结构和辅助结构组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搬运车,特指一种既可供人乘坐又可载运行李的搬运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两用搬运车,由车架和车轮构成,搬运车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扶手调整机构,扶手调整机构由定位结构和辅助结构组成。所述两用搬运车的定位结构由扶手靠垫、外导杆和内导杆构成,其中扶手靠垫底端向下延伸出一下翼片,下翼片片体的适当处开设有一滑槽,滑槽内形成若干定位槽,扶手靠垫的下翼片两侧分别以一螺栓与外导杆和内导杆枢设连接,内导杆的杆体上枢设一平行连杆。所述两用搬运车的是辅助结构在两用搬运车的两侧后端底部设置有一枢接座,枢接座由一连接体和一长方体结合而成,其中连接体的前端与枢接在内导杆上的平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体的顶端凸设有两相对的上侧翼,一螺栓将后倒杆枢设固定在上侧翼上,连接体后端的转折处形成一可供后支撑杆连接固定的套筒;长方体的本体为一中空的滑槽,一轮轴穿设在滑槽中,一连接套筒使轮轴和车轮相互连接;连接套筒与外导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扶手靠垫和背垫可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度位置并产生定位的效果,以提供最适合使用者手肘支撑和人体背部伸展抵靠的空间,且扶手靠垫亦可供使用者起身离开座椅时抵靠,可有效改善传统两用搬运车在使用者起身时,容易因重心不稳而导致翻倒使身体受伤的缺点,具有极佳的实用性。2、辅助结构的枢接座设计,可作为平行连杆、后倒杆和后支撑杆等杆件的枢设连接,藉此设计,枢接座可提供极佳的单点支撑,使人在乘坐时,身体重量可同时平均落在搬运车两侧的后端底部,使各构件不会因长期使用而损坏,有效地提高搬运车的使用寿命。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本技术定位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辅助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辅助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调整扶手靠垫角度位置时的实施例图。图7为本技术收合时的实施例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本技术是在已有两用搬运车两侧,分别设置扶手调整机构1,扶手调整机构1由定位结构10和辅助结构20组成。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结构10包含有扶手靠垫11、外导杆12和内导杆13,其中,扶手靠垫11的底端向下延伸出一下翼片111,其片体的适当处开设有一滑槽112,滑槽112内形成若干定位槽113,扶手靠垫11的下翼片111两侧分别设置外导杆12和内导杆13,并以一螺栓14予以枢接固定,使两者可在扶手靠垫11的滑槽112中来回移动,另在内导杆13的杆体上枢设一平行连杆15。如图4和图5所示,辅助结构20在两用搬运车两侧后端底部分别设置一枢接座21,枢接座21由一连接体22和一长方体23结合而成,其中,连接体22的前端与枢接在内导杆13上的平行连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顶端凸设有两个相对的上侧翼221,并以一螺栓与后侧杆24枢接固定;后端的转折处形成一套筒222,可供一后支撑杆25连接固定;长方体2 3的本体是一中空的滑槽231,一轮轴26穿设在滑槽231中,一连接套筒27使轮轴26和车轮28相互连接;连接套筒27亦可供外导杆12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如图6所示,藉上述设计,使用者可根据本身的需求,随意调整外导杆12和内导杆13的位置,使两者之间固设的螺拴14在扶手靠垫11的滑槽112中来回移动,并任意卡入定位槽113中,以产生定位的效果,当使用者调整扶手靠垫11的角度位置时,轮轴26亦可同时在长方体23的滑槽231中横移,使车轮28和后倒杆24配合调整。藉此设计,可使扶手靠垫11和背垫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度位置,为手肘提供最适合的支撑和人体背部伸展抵靠的空间。如图7所示,本技术亦可根据需要进行折叠收合,以利于收藏和携带。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搬运车,由车架和车轮构成,其特征在于搬运车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扶手调整机构,扶手调整机构由定位结构和辅助结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定位结构由扶手靠垫、外导杆和内导杆构成,其中扶手靠垫底端向下延伸出一下翼片,下翼片片体的适当处开设有一滑槽,滑槽内形成若干定位槽,扶手靠垫的下翼片两侧分别以一螺栓与外导杆和内导杆枢设连接,内导杆的杆体上枢设一平行连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辅助结构在两用搬运车的两侧后端底部设置有一枢接座,枢接座由一连接体和一长方体结合而成,其中连接体的前端与枢接在内导杆上的平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体的顶端凸设有两相对的上侧翼,一螺栓将后倒杆枢设固定在上侧翼上,连接体后端的转折处形成一可供后支撑杆连接固定的套筒;长方体的本体为一中空的滑槽,一轮轴穿设在滑槽中,一连接套筒使轮轴和车轮相互连接;连接套筒与外导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搬运车,在搬运车的两侧分别设置扶手调整机构,扶手调整机构由定位结构和辅助结构组成,其中定位结构包含有扶手靠垫、外导杆和内导杆等构件,扶手靠垫的底端延伸出一下翼片,其片体的适当处开设有一滑槽,滑槽内形成有若干定位槽;辅助结构是在搬运车的后端底部设置一枢接座,枢接坐由一连接体和一长方体结合而成,可作为平行连杆、后倒杆和后支撑杆等杆件的枢接之用,藉此设计,扶手靠垫和背垫可调整成各种不同的角度位置,并可定位,又可供使用者起身离座时支撑抵靠。文档编号B62B1/12GK2570132SQ0224230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高山 申请人:陈高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山
申请(专利权)人:陈高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