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43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它包括两连接结构、提杆、按钮及两钢绳;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童车支架两侧杆上的下连接部及固定于座椅或提篮或童床两侧的上连接部;该下连接部上设有凹孔,该凹孔内设有卡槽;而该上连接部上设有可插置于上述凹孔内的凸块,该凸块上枢接有转动件,该转动件上设有与上述卡槽相对应的卡钩;所述提杆跨设于两侧连接结构的上连接部之间;所述按钮设置于提杆的顶部内;所述钢绳的一端固定于按钮上,其另一端则固定于所述转动件上。通过上述结构,使用者只需单手即可完成对提篮等部件的拆卸、提起、换向和安装等操作,即使有孩子在提篮内,也可方便操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尤指一种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有很多种类的童车,其上座椅设置成可拆卸结构,这样家长即可根据需要,选择在童车支架上放置座椅、提篮或者童车用床等等。而为使上述部件能方便安装于童车支架上,其上与支架之间必须设置连接结构。由于童车结构的限制,现有童车连接结构的左右两边结构不同,致使其左右两边不能互换连接,也就是说,上述部件不能前后互换方向。然而,父母在使用童车带孩子外出时,通过有两种使用需求一是当孩子醒来想观看外界事物时,需将提篮等部件的正面朝前,从而便于孩子观看周围事物;二是当孩子睡着或父母想掌控孩子行为时,需将提篮等部件的正面朝后,即朝向父母,从而便于父母观察孩子。这样就需要上述连接结构可左右互换连接,以达到上述部件前后互换方向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有业者设计了一种中间件,该中间件的下部与童车支架的连接部相连,由于支架的左右连接部具有方向性,该中间件的下部配合两侧连接部也具有方向性,而该中间件的上部与提篮等部件的连接部相连,两侧中间件的上部可设置成相同结构,这样,其在与提篮连接时,就不再具有方向性,从而可令提篮互换前后方向。然而上述中间件虽然可方便令座椅、提篮或童床等部件前后互换方向,但其两侧结构却相互独立,因此当使用者欲换向时,必须先将一侧拆除,再拆卸另一侧,即使可用双手同时拆卸两侧,也很难做到同步,这就意味着,当孩子在座椅或提篮里时,一个大人根本无法完成换向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其可快速拆卸提篮等部件,以完成换向动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它包括两连接结构、提杆、按钮及两钢绳;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童车支架两侧杆上的下连接部及固定于座椅或提篮或童床两侧的上连接部;该下连接部上设有凹孔,该凹孔内设有卡槽;而该上连接部上设有可插置于上述凹孔内的凸块,该凸块上枢接有转动件,该转动件上设有与上述卡槽相对应的卡钩;所述提杆跨设于两侧连接结构的上连接部之间;所述按钮设置于提杆的顶部内;所述钢绳的一端固定于按钮上,其另一端则固定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转动件的枢接点上设置有一回复弹簧。所述钢绳设置于中空的提杆内部。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在童车支架与座椅或提篮或童床等部件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相同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通过卡钩与卡槽相互卡合固定,而卡钩又通过钢绳与设置于提杆上方的按钮连动,这样使用者只需单手即可完成对提篮等部件的拆卸、提起、换向和安装等操作,即使有孩子在提篮内,也可方便操作,从而给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童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结构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连接结构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设置于童车的座椅或提篮或童床等部件与童车支架1之间。再配合图2至图4所示,该快拆换向结构包括两连接结构2、提杆3、按钮4及两钢绳5。其中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固定于童车支架1两侧杆11上的下连接部21,及固定于座椅或提篮或童床等部件两侧的上连接部22;该下连接部21上设有凹孔211,该凹孔211内设有卡槽212;而该上连接部22上设有可插置于上述凹孔211内的凸块221,该凸块221上枢接有一转动件222,该转动件222上设有与上述卡槽212相对应的卡钩223,另于该转动件222的枢接点上设置有一回复弹簧224。所述提杆3跨设于两侧连接结构2的上连接部21之间,用以方便使用者将座椅或提篮或童床等部件提起。所述按钮4设置于提杆1的顶部内。所述钢绳5的一端固定于按钮4上,其另一端则固定于所述转动件222上,当按压按钮4时,该钢绳5被提起,从而可带动转动件222旋转。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时只需将提杆3两侧上连接部22上的凸块221对准下连接部21上的凹孔211,然后向下压,即可令位于上连接部22的转动件222上的卡钩223卡于下连接部21凹孔211内的卡槽212内,从而可方便将提篮等部件固定于童车支架1上。而当欲更换其它部件,或欲换向时,使用者只需单手向上提提杆3,手部力量自然会上压按钮4,令按钮4向上提起钢绳5,钢绳5再带动转动件222旋转,使转动件222上的卡钩223内缩于凸块221内,该卡钩223不再与卡槽212卡合,此时,使用者只需再次用力即可将整个提篮提起,之后再将提篮旋转180度,重复上述卡合动作,即可完成换向操作。由于上述动作只需一手就可完成,因此即使孩子还在提篮内,同样可方便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块221上的转动件222与凹孔211内的卡槽212至少设置一个,本实施例设置对称的两个,以达到平衡。此外为增加美观,所述钢绳5设置于中空的提杆3内部。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连接结构、提杆、按钮及两钢绳;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童车支架两侧杆上的下连接部及固定于座椅或提篮或童床两侧的上连接部;该下连接部上设有凹孔,该凹孔内设有卡槽;而该上连接部上设有可插置于上述凹孔内的凸块,该凸块上枢接有转动件,该转动件上设有与上述卡槽相对应的卡钩;所述提杆跨设于两侧连接结构的上连接部之间;所述按钮设置于提杆的顶部内;所述钢绳的一端固定于按钮上,其另一端则固定于所述转动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枢接点上设置有一回复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设置于中空的提杆内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它包括两连接结构、提杆、按钮及两钢绳;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童车支架两侧杆上的下连接部及固定于座椅或提篮或童床两侧的上连接部;该下连接部上设有凹孔,该凹孔内设有卡槽;而该上连接部上设有可插置于上述凹孔内的凸块,该凸块上枢接有转动件,该转动件上设有与上述卡槽相对应的卡钩;所述提杆跨设于两侧连接结构的上连接部之间;所述按钮设置于提杆的顶部内;所述钢绳的一端固定于按钮上,其另一端则固定于所述转动件上。通过上述结构,使用者只需单手即可完成对提篮等部件的拆卸、提起、换向和安装等操作,即使有孩子在提篮内,也可方便操作。文档编号B62B9/00GK2915625SQ20062006007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蔡信德 申请人:勋立儿童用品(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提篮快拆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连接结构、提杆、按钮及两钢绳;该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童车支架两侧杆上的下连接部及固定于座椅或提篮或童床两侧的上连接部;该下连接部上设有凹孔,该凹孔内设有卡槽;而该上连接部上设有可插置于上述凹孔内的凸块,该凸块上枢接有转动件,该转动件上设有与上述卡槽相对应的卡钩;所述提杆跨设于两侧连接结构的上连接部之间;所述按钮设置于提杆的顶部内;所述钢绳的一端固定于按钮上,其另一端则固定于所述转动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信德
申请(专利权)人:勋立儿童用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