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哲专利>正文

把手可折拢式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43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把手可折拢式手推车,主要由一承载平台、设置承载平台底部的车轮及把手杆组成,把手杆根部铰接在承载平台的后端,其特征在于:在把手杆的前侧与承载平台之间连接设置有斜向支撑杆结构,该斜向支撑杆结构由上杆体、下杆体和限位挡块组成;所述上杆体的下端与下杆体的上端相铰接,上杆体的上端铰接在把手杆的杆身上,下杆体的下端铰接在承载平台上;在上杆体和下杆体相铰接处,上杆体端部前侧对应下杆体或下杆体端部前侧对应上杆体延伸设置限位挡块,以此限制上杆体和下杆体向下折弯,构成一三角形稳定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把手杆在不使用时可折拢,在展开状态下定位也更可靠,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动车辆,具体涉及一种把手可折拢的平板手推车。
技术介绍
在生产车间、仓库以及车站、码头、大型超市等场合,均需要经常性地搬运各类货物;在这些场所平板手推车是为最常见的搬运工具,它结构简单,一般都由承载平台、车轮和把手杆组成,承载平台底部设四个车轮,把手杆设置在承截平台的后端,供使力推车。传统的平板手推车的把手杆是固定连接在承截平台的后端的,在不使用时把手杆不可折拢,占据了较大的空间,既不方便存储又不方便携带搬运。因此,后来,人们开发出了把手杆可折拢的平板手推车,其结构是把手杆铰接在承载平台的后端上,在把手杆的铰接销轴上设置弹力定位结构,以弹力定位结构的弹力将把手杆支撑在展开状态,在不使用时可将把手杆向前折靠在承载平台上。这种手推车实现了把手可折拢的功能,但它仍存在以下不足1、因把手杆的展开状态的定位依靠的是弹力定位结构,定位不可靠,受力性差,易脱位,在推重物时把手可能误动作折拢;2、也因把手杆的展开状态定位依靠的是弹力定位结构,在定位状态下,把手杆仍可微微的活动,弹力定结构中的弹力会抵消一部分推力,使手推车推起来更费力;3、一般来说,手推车上台阶时都是后压把手杆,以后部车轮为支点翘起手推车的前部,使前部车轮越上台阶的,而该手推车因受弹力定位结构的限制,把手杆在定位状态下与承载平台只能保持在90°左右,在做上述上台阶操作时,把手杆上的施力端至后车轮的距离较短,即作用力臂短,因此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把手可折拢式手推车,目的一是使把手杆在不使用时可折拢,并可靠地保证把手杆在展开状态的定位可靠性;二是使推车更为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把手可折拢式手推车,主要由一承载平台、设置承载平台底部的车轮及把手杆组成,把手杆根部铰接在承载平台的后端,在把手杆的前侧与承载平台之间连接设置有斜向支撑杆结构,该斜向支撑杆结构由上杆体、下杆体和限位挡块组成;所述上杆体的下端与下杆体的上端相铰接,上杆体的上端铰接在把手杆的杆身上,下杆体的下端铰接在承载平台上;在上杆体和下杆体相铰接处,上杆体端部前侧对应下杆体或下杆体端部前侧对应上杆体延伸设置限位挡块,以此限制上杆体和下杆体向下折弯,构成一三角形稳定定位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挡块延伸设置在上杆体和下杆体中的一者上,其上对应于另一者的端部开设有一限位卡槽,以此构成截面为“∩”形的限位挡块结构。2、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挡块可以外接在上杆体或下杆体上,或将其直接设计在上杆体或下杆体的端部上,一体制作出来。3、上述方案中,所述把手杆的形状为“∩”形,本手推车包括两套斜向支撑杆定位结构,它们左右对称设置于把手杆的左右两直杆段与承载平台之间。4、上述方案中,所述把手杆在展开工作状态下与承载平台之间的设计夹角在100°~150°之间较佳,最佳为130°;所述把手杆展开工作状态是指把手杆向后展开至极限位置,即上杆体与上杆体呈一直线时的状态。5、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平台可以是平板或框架结构,最佳如下承载平台是由多根杆件纵横拼接构成的框架平台结构。材质上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如角铁、扁铁条、木条、木板或塑料等等。6、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平台的底部前端和后端各左右相距设置两形状为“”形的托架,在前端两“”形托架底部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一车轴,在后端两“”形托架底部沿左右方向也固定设置一车轴,这两根车轴的端部各设一车轮。7、上述方案中,所述车轮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及以上,并可以是普通的定向车轮,也可以是万向车轮。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参见附图1所示,使用时,将把手杆3向后展开到位(如图中A位置),上杆件5和下杆件6伸展成一直线,下杆件5的端部嵌入上杆件6上的“∩”形的限位挡块7的限位卡槽8中定位,这时上杆件5、下杆件6、把手杆3和承载平台1构成一130°的钝角三角形,此时如附图4所示。不使用需折拢把手时,操作者用手轻轻地把上杆件5和下杆件6的铰接点向上抬起,使上杆件5和下杆件6向上折弯,即解锁,此时如附图6所示,可再向前折拢把手杆3(经图中B位置、C位置),最后将把手杆3折拢到位,如附图5所示,大大缩小了占用空间,可方便地收藏或携带。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的把手杆是采用斜向支撑杆结构定位的,利用了杆件的自锁特点,定位可靠、不易脱位,把手杆在推行途中不会突然向前倾斜折拢,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2、同样由于本技术的把手杆是采用斜向支撑杆结构定位的,工作状态下上杆体和下杆体呈一直线斜向支撑在把手杆与承载平台之间,为硬支撑,不损耗推车力,使手推车推起来更省力;3、由于本技术的把手杆与承载平台之间的夹角在100°~150°左右,这样把手杆上的作用施力点至后部车轮的距离增长了,下压把手杆将手推车前部翘起的操作就更为省力,换言之就是本手推车上台阶比现有技术更省力。4、同样由于本技术的把手杆与承载平台之间的夹角在100°~150°左右,使操作时只需将把手杆稍向下压,手推车的前部车轮就已离开地面,依赖后部车轮的支撑点,可轻易地将车辆转向,并不需要使用万向轮,因此,可以说本手推车转向更轻便,较之现有技术靠万向轮的转向,方向上更易掌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承载平台、车轴及车轮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结构截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承载平台、车轴及车轮在左右方向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把手杆展开工作状态局部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把手杆折拢状态局部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从把手杆展开状态至折拢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局部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斜向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承载平台;2、车轮;3、把手杆;4、斜向支撑杆结构;5、上杆体;6、下杆体;7、限位挡块;8、限位卡槽;9、杆件;10、“”形的托架;11、车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所示,一种把手可折拢式手推车,主要由一承载平台1、设置承载平台1底部的四个车轮2及把手杆3组成,所述把手杆3的具体形状为“∩”形,它的两直杆段的根部铰接在承载平台后端的左右两侧部上;在把手杆3的前侧与承载平台1之间连接设置有两套斜向支撑杆结构4,它们左右对称设置于把手杆3的两直杆段与承载平台1的左右侧部之间,各斜向支撑杆结构4由上杆体5、下杆体6和限位挡块7组成;所述上杆体5的下端与下杆体6的上端相铰接,上杆体5的上端铰接在把手杆3的直杆段上,下杆体6的下端铰接在承载平台1上;在上杆体5和下杆体6相铰接处,上杆体5端部前侧延伸设置一限位挡块7,该限位挡块7上对应于下杆体6的端部开设有一限位卡槽8,下杆体6的端部与该限位卡槽8嵌入配合,以此限制上杆体5和下杆体6向下折弯,构成一三角形稳定定位结构。并且,所述把手杆3在展开工作状态下与承载平台1之间的夹角为130°;上述各铰接处均为螺丝螺帽连接,承载平台1是由多根杆件9纵横拼接构成的框架平台结构,材质上采用角铁和扁铁条。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承载平台1的底部前端和后端各左右相距设置两形状为“”形的托架10,参见附图2、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手可折拢式手推车,主要由一承载平台[1]、设置承载平台[1]底部的车轮[2]及把手杆[3]组成,把手杆[3]根部铰接在承载平台[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在把手杆[3]的前侧与承载平台[1]之间连接设置有斜向支撑杆结构[4],该斜向支撑杆结构[4]由上杆体[5]、下杆体[6]和限位挡块[7]组成;所述上杆体[5]的下端与下杆体[6]的上端相铰接,上杆体[5]的上端铰接在把手杆[3]的杆身上,下杆体[6]的下端铰接在承载平台[1]上;在上杆体[5]和下杆体[6]相铰接处,上杆体[5]端部前侧对应下杆体[6]或下杆体[6]端部前侧对应上杆体[5]延伸设置限位挡块[7],以此限制上杆体[5]和下杆体[6]向下折弯,构成一三角形稳定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