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7096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Ni(0)固溶体粉末,然后筛取粒径小于50μm的Ni(0)固溶体粉末作为冷喷涂粉末;2)对待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进行除油及清洗后进行喷砂处理;3)采用冷喷涂技术将步骤1)得到的冷喷涂粉末喷涂到经步骤2)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表面,在Cr不锈钢基体表面沉积Ni(0)固溶体层;4)在步骤3)得到的Ni(0)固溶体层的表面沉积耐蚀Ni层;5)将Cr不锈钢基体放置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内,在进行热处理,使Cr不锈钢基体表面生长出Cr2O3扩散障,然后再进行保温,得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制备出连续致密且与含Cr不锈钢基体结合性能良好的耐蚀Ni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合金化及涂层
,涉及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熔盐反应堆(MoltenSaltReactor-MSR)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因其极高的中子经济性、大功率密度、固有负载可控、负温度系数大、高转化比、高可靠性、燃料组合耗费低、可增殖性等优点,获得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是,MSR中燃料和冷却剂所用的熔融氟化物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大多数在高温氧化环境中稳定存在的保护性氧化膜如Al2O3、Cr2O3和SiO2等都会发生活性溶解,从而导致热端部件(主要是不锈钢)材料的失效。Ni在熔盐中的化学稳定性较高,适合用作MSR环境结构材料的防护涂层。但是,当Ni涂层配合基体合金长期服役时,Ni涂层无法阻挡基体中活性元素的外扩散,从而丧失了对基体的有效防护。鉴于互扩散是影响耐蚀Ni涂层服役寿命的关键因素,有必要在涂层和基体之间引入扩散阻挡层。“扩散障/金属耐蚀层”复合涂层体系的设计在高温涂层领域已有研究应用,例如,氮化物扩散障与金属基耐蚀层组成的复合涂层在解决燃气涡轮高温部件的高温腐蚀、磨损和因元素互扩散导致的涂层退化等问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l2O3、Cr2O3等氧化物扩散障可有效抑制MCrAlY涂层与高温合金之间的元素互扩散。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扩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合金元素在氧化物陶瓷中的扩散系数远小于其在金属Ni中的数值,从而起到显著的阻扩散效应。目前氧化物陶瓷扩散障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磁控溅射、多弧离子镀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PVD)和预氧化热生长方法。其中PVD要求设备真空、成本高昂,制备的扩散阻挡层与基体间为物理结合,常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存在结合力差、易脱落的问题,严重威胁熔盐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PVD相比,预氧化热生长方法所需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氧化物涂层与基体之间的化学结合能显著提高氧化物与基体粘附性;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对氧化物涂层进行成分厚度调控。然而,通过上述传统涂层技术制备扩散障会对耐蚀Ni层的制备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氧化物扩散障的非导电性将会对电镀工艺制备Ni层产生不利影响,而采用喷涂工艺制备Ni层又容易造成扩散障受力破裂,进一步影响其阻扩散作用。另外,采用涂层技术先后制备的氧化物和Ni层间为物理结合,在服役过程中极易因热物理性能差异发生开裂。可见,如何获得连续致密、与基体合金和耐蚀Ni层结合性能良好的扩散障是研发熔盐反应堆涂层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连续致密且与含Cr不锈钢基体结合性能良好的耐蚀Ni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Ni(O)固溶体粉末,然后筛取粒径小于50μm的Ni(O)固溶体粉末作为冷喷涂粉末;2)对待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进行除油及清洗后进行喷砂处理;3)采用冷喷涂技术将步骤1)得到的冷喷涂粉末喷涂到经步骤2)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表面,在Cr不锈钢基体表面沉积Ni(O)固溶体层;4)在步骤3)得到的Ni(O)固溶体层的表面沉积耐蚀Ni层;5)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耐蚀Ni层的Cr不锈钢基体放置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内,在进行热处理,使Cr不锈钢基体表面生长出Cr2O3扩散障,然后再进行保温,得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步骤3)中Ni(O)固溶体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步骤4)中耐蚀Ni层的厚度为90-400微米。步骤5)中的惰性气体为氩气;步骤5)中的容器为石英管或真空炉。步骤5)中热处理的过程中的温度为700-1000℃,保温时间为4-20h。含Cr不锈钢基本中Cr的含量大于等于18wt.%。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先在含Cr不锈钢基本表面沉积Ni(O)固溶体层,再在Ni(O)固溶体层的表面沉积耐蚀Ni层,然后在Cr不锈钢基体表面生长出Cr2O3扩散障,形成Cr2O3扩散障/耐蚀Ni层结构,从而得到连续致密且与含Cr不锈钢基体结合性能良好的耐蚀Ni层,制备方法简单。进一步,热处理的过程中的温度为700-1000℃,保温时间为4-20h,低吉布斯自由能的Cr2O3可在含Cr不锈钢基体/涂层界面优先生长。附图说明图1(a)为原始Ni粉的表面形貌;图1(b)为经球磨处理后Ni(O)粉末的表面形貌;图2(a)为冷喷涂Ni(O)层和Ni耐蚀外层后的复合涂层截面形貌;图2(b)为图2(a)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310ss基体/涂层界面处Cr2O3扩散障的形貌;图4(a)为Cr2O3扩散障的形貌图;图4(b)Cr2O3扩散障的能谱Cr元素分布曲线;图4(c)Cr2O3扩散障的能谱Fe元素分布曲线;图4(d)Cr2O3扩散障的能谱Ni元素分布曲线;图4(e)Cr2O3扩散障的能谱O元素分布曲线;图5(a)为316ss基体的形貌图;图5(b)为涂层界面处Cr2O3扩散障的形貌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Ni(O)固溶体粉末,然后筛取粒径小于50μm的Ni(O)固溶体粉末作为冷喷涂粉末;2)对待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进行除油及清洗后进行喷砂处理;3)采用冷喷涂技术将步骤1)得到的冷喷涂粉末喷涂到经步骤2)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表面,在Cr不锈钢基体表面沉积Ni(O)固溶体层;4)在步骤3)得到的Ni(O)固溶体层的表面沉积耐蚀Ni层;5)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耐蚀Ni层的Cr不锈钢基体放置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内,在进行热处理,使Cr不锈钢基体表面生长出Cr2O3扩散障,然后再进行保温,得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步骤3)中Ni(O)固溶体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步骤4)中耐蚀Ni层的厚度为90-400微米。步骤5)中的惰性气体为氩气;步骤5)中的容器为石英管或真空炉。步骤5)中热处理的过程中的温度为700-1000℃,保温时间为4-20h。含Cr不锈钢基本中Cr的含量大于等于18wt.%。实施例1以Cr含量约为25wt.%的310不锈钢为基材(成分见表1),对材料进行预处理:丙酮超声除油,无水乙醇清洗后吹干;表1Ni(O)固溶体粉末的制备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将粒度为63-75μm的球形Ni粉置于不锈钢球磨罐中,球料比为10∶1,不锈钢球大(12mm)、中(10mm)、小(6mm)球的数量比例约为1∶10∶3,转速150r/min,机械合金化8h后粉末粒径约为30μm,经定氧仪(RO-316,LECO)测定,当处理时间为8h时,Ni(O)粉末的氧含量为3.2wt.%,参考图1(a)及图1(b);310SS基材在沉积耐蚀Ni层之前经喷砂处理,以去除表面污染物,提高涂层结合强度。冷喷涂工艺参数列于表2,内层采用球磨处理后的Ni(O)粉末喷涂,外层采用原始Ni粉喷涂。图2(a)和图2(b)分别为冷喷涂Ni(O)层和Ni耐蚀外层后的复合涂层截面形貌,其中内层厚度约为20-50μm,外层厚度约为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Ni(O)固溶体粉末,然后筛取粒径小于50μm的Ni(O)固溶体粉末作为冷喷涂粉末;2)对待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进行除油及清洗后进行喷砂处理;3)采用冷喷涂技术将步骤1)得到的冷喷涂粉末喷涂到经步骤2)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表面,在Cr不锈钢基体表面沉积Ni(O)固溶体层;4)在步骤3)得到的Ni(O)固溶体层的表面沉积耐蚀Ni层;5)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耐蚀Ni层的Cr不锈钢基体放置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内,在进行热处理,使Cr不锈钢基体表面生长出Cr2O3扩散障,然后再进行保温,得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Cr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扩散障及耐蚀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Ni(O)固溶体粉末,然后筛取粒径小于50μm的Ni(O)固溶体粉末作为冷喷涂粉末;2)对待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进行除油及清洗后进行喷砂处理;3)采用冷喷涂技术将步骤1)得到的冷喷涂粉末喷涂到经步骤2)处理的含Cr不锈钢基体表面,在Cr不锈钢基体表面沉积Ni(O)固溶体层;4)在步骤3)得到的Ni(O)固溶体层的表面沉积耐蚀Ni层;5)将步骤4)得到的沉积有耐蚀Ni层的Cr不锈钢基体放置到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内,在进行热处理,使Cr不锈钢基体表面生长出Cr2O3扩散障,然后再进行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雅欣李长久雒晓涛李成新杨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