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篷盖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83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车(1),包括一个形成一座位基本结构的车体框架(1)、以及一个篷盖(30)。车体框架(10)包括一对扶手构件(11)、一对前腿(12)、一对后腿(13)、一个座位支撑构件(14)、一对扶手支撑构件(15)、以及一个下端连接至所述成对扶手支撑构件(15)的上端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倒U形构件(16)。倒U形构件(16)作为车体框架(10)起到增强车体刚度的作用,并且作为篷盖骨架起到支撑篷盖(30)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篷盖的婴儿车,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强了车体刚性的具有篷盖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例如在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No.61-139555和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No.2002-187554中公开了具有篷盖的婴儿车。根据上述文件所公开的具有篷盖的婴儿车,所述篷盖包括多个呈平板形式的篷盖骨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篷盖骨架之间的篷布,所述篷盖可拆卸地安装在车体框架上。传统的具有篷盖的婴儿车的篷盖在需要时安装在车体框架上,它对于车体框架的刚度没有贡献。在婴儿车的移动过程中,增强车体框架的刚度以保持座位结构的稳定是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篷盖的婴儿车,其中,车体刚度得到了增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篷盖的婴儿车的特征在于一个构成所述婴儿车的车体框架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倒U形构件被用作一个篷盖骨架,其上装设有篷布。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倒U形构件作为车体框架起到增强车体刚度的作用,并且还起到篷盖骨架的作用,因此具有该种设置有篷盖的婴儿车,其中,婴儿车的刚度可以通过少量的部件来得到增强。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婴儿车的车体框架一部分的倒U形构件具有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车体框架其他部分上的下端。根据这个实施例,车体刚度通过安装了所述篷盖而得到增强。优选地,倒U形构件由一个刚性的管形成,起到增强车体刚度的车体框架的作用。根据一个实施例,婴儿车的车体框架包括一对扶手构件、一对上端连接至扶手构件且下端具有前轮的前腿、一对上端连接至扶手构件且下端具有后轮的后腿、一个支撑座位部件并且前端连接至前腿的座位支撑构件、一对支撑所述成对扶手构件的后端并且下端连接至座位支撑构件的扶手支撑构件、以及下端连接至所述成对扶手支撑构件的上端的倒U形构件。在倒U形构件上装设有篷布。优选地,在倒U形构件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一个用于支撑篷布的篷布支撑构件。这样,由于篷布的打开角度可以调整,变得很方便。根据一个实施例,该篷布支撑构件包括一个位于倒U形构件前方的第一篷布支撑构件以及一个位于倒U形构件后方的第二篷布支撑构件。所述婴儿车具有一个推杆,所述推杆可以在从后面推动婴儿车的状态与面对面推动婴儿车的状态之间切换。对于具有篷盖的婴儿车,当推杆切换到面对面推动婴儿车的状态时,形成座位的车体框架的刚度可被降低。在这种婴儿车中,当推杆切换到面对面的状态时,起篷盖骨架作用的倒U形构件用来保持高的车体刚度。例如,可以折叠婴儿车以减小其宽度方向的尺寸。在这种婴儿车中,由于可转动地连接构件的点的数量增加,车体刚度可能降低。在这种婴儿车中,起篷盖骨架作用的倒U形构件用来保证高的车体刚度。在倒U形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车体框架的其他部分上的情况下,当婴儿车进行折叠时可以拆卸倒U形构件。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示意性的侧视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2的视图示出了一个倒U形构件的下端安装在一个扶手支撑构件之上端的状态; 图3的视图示出了该倒U形构件的下端在安装到该扶手支撑构件的上端之前的状态;图4A的视图示出了一个构件的截面形状,此构件形成倒U形构件;图4B的视图示出了另一个构件截面形状的例子,此构件形成倒U形构件;图4C的视图示出了另一个构件截面形状的例子,此构件形成倒U形构件;图4D的视图示出了另一个构件截面形状的例子,此构件形成倒U形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篷盖的婴儿车。图示的具有篷盖的婴儿车1通过沿宽度方向减小其尺寸而被折叠起来,并且在该折叠状态下,前轮和后轮彼此靠近,使婴儿车可以单独地保持稳定。另外,一个用以移动婴儿车的推杆21可以在从后方推动婴儿车的状态以及面对面地推动婴儿车的状态之间切换。具有篷盖的婴儿车1包括一个形成了一基座结构的车体框架10,以及一个遮盖所述座位顶部的篷盖30。车体框架10包括一对设置在所述座位的两侧上并且前后延伸的扶手构件11、一对其下部具有前轮的前腿12、一对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扶手构件11并且在其下部具有后轮的后腿13、一个前后延伸以支撑座位的乘坐部分并且前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前腿12的座位支撑构件14、一对扶手支撑构件15——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下端通过转架17而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对座位支撑构件14而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对扶手构件11的后端、以及一个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下端固定至该对扶手支撑构件15之上端的倒U形构件16。参考图1,构成车体框架的构件由实线表示,而不构成车体框架的构件由虚线表示。一个靠背支撑构件20设置在座位支撑构件14的后方以向后倾斜。优选地,靠背支撑构件20可以一直倾斜到直至形成床的形式。推杆21的下端连接至所述转架17,所述的推杆可以在从后面推动婴儿车的状态以及图1所示面对面推动婴儿车的状态之间切换。转架17的下端通过连接轴18安装到后腿13上从而可以转动。在图1所示的婴儿车的打开状态中,转架17沿一个位于所述连接轴18上方的后腿部分定位。在婴儿车处于折叠状态时——其中前轮和后轮彼此靠近从而使得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小——转架17沿一个位于所述连接轴18下方的后腿部分定位。倒U形构件16的下端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成对扶手支撑构件15的上端。将参考图2和图3对这种安装方式进行描述。图2示出了倒U形构件16的下端安装在扶手支撑构件15的上端并且露出了一个锁定销41的头部的状态。锁定销41防止倒U形构件16向上脱出。图3示出了倒U形构件16安装到扶手支撑构件15上之前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扶手构件15的上部形成有一个用于容放倒U形构件16之下端的开口15a。在形成所述开口15a的壁上设置有一个锁定孔43。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倒U形构件16呈管状的形式,其包括一个位于其内部的板簧40。板簧40具有一个通过螺钉44固定到倒U形构件16的内壁面上的基端,以及一个具有锁定销41的末梢端。设置锁定销41使其通过导引孔42并露于外部。由图3所示的状态,倒U形构件16的下端被插入扶手支撑构件15的开口15a,而锁定销41与锁定孔43接合。在锁定销41与锁定孔43接合的状态下,可以防止倒U形构件16向上脱出。在拆卸倒U形构件16时,将锁定销41的头部压入以与锁定孔43分离,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将倒U形构件16向上移动。为了缩小宽度方向的尺寸而折叠婴儿车1,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了一个能够弯曲并且连接所述成对前腿12、成对后腿13以及成对座位支撑构件14的连接构件。为了保持这种婴儿车的高刚度,倒U形构件16优选地由不能弯曲的刚性管形成。所述管的结构可以是图4A所示的有棱角的管,或者如图4B所示的圆管。可选地,倒U形构件可以形成为图4C所示的刚性有棱角的杆的形式,或者如图4D所示的刚性圆形杆的形式。当将婴儿车1折叠时,倒U形构件16从车体框架的其他部分上拆下。图示实施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用作车体框架以增强车体刚度的倒U形构件16被用作篷盖30的篷盖骨架。更具体地,在倒U形构件16上设置有一个篷布33以形成穹顶形篷盖30。更优选地,为了适当地调整篷布33的打开状态,将一个用于支撑篷布33的倒U形篷布支撑构件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倒U形构件16上。根据图示的实施例,该篷布支撑构件包括一个位于倒U形构件16前方的第一篷布支撑构件31,以及一个位于倒U形构件16后方的第二篷布支撑构件32。更具体地,设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篷盖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一个构成所述婴儿车(1)的车体框架(10)并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倒U形构件(16)被用作一个其上装设有篷布(33)的篷盖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西健造大西伊知朗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丽佳育儿研究会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