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台车及其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666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台车,包括:后框;第一侧框,固定连接到该后框一侧;第二侧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后框的另一侧;底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后框;以及至少一对门框。门框包括第一门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第一侧框;以及第二门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第一侧框。本发明专利技术台车具有门端,可以保证货物的运输安全。同时,台车折叠/打开方便,在空载时可以进行堆码以节省存储空间,并且各连接件结构简单,使得台车整体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门端的可。
技术介绍
台车作为一种方便和实用的现代化物流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专利ZL 92226553.4公开了一种收合式载物台车10,如图1所示,该台车包 括底面1、左立面2、右立面3、矩形框架4u在台车下方还可设置多个转轮5、 6。在台车10不用时,可以将底面l、左立面2和右立面3分别转动到与矩形 框架4重叠的位置,如图2所示。由于台车10只具有两个立面,因而在装载 货物后容易导致货物掉落,不适用于装载独立小包装的货物;而且也容易导致 货物受到外物的碰撞、刮擦,无法保证货物的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台车,该台车带有门端,在 装载货物后能够保证货物的运输安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台车的折叠方法,用 于具有门端的台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台车,包括后框;第一侧 框,固定连接到该后框一侧;第二侧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后框的另一侧;底 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后框;以及至少一对门框。门框包括第一门框,可旋转 地连接到该第一侧框;以及第二门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第二侧框。该后框上设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具有一预定宽度并平行于该第一侧框, 该第二侧框通过该延伸部连接到该后框。该第二侧框通过至少一个夹持连接件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后框,该夹持连接 件包括两个套筒以及连接该两个套筒的连接部分,该后框的一个立柱固定在其中一个套筒中,而该第二侧框的一个立柱被可旋转地限定在另一个套筒中。该 第二侧框的限定在该夹持连接器套筒中的立柱上设有套环,该套环与该套筒配 合以限制该第二侧框在垂直方向的移动。该第一门框通过至少一个夹持连接件连接到该第一侧框;该第二门框通过 至少一个夹持连接件连接到该第二侧框,其中该每个夹持连接件包括两个套筒 以及连接该两个套筒的连接部分,该每个门框的一个立柱被可旋转地限定在一 个套筒中,而对应的侧框上的一个立柱被固定到另一个套筒中。该每个门框的 限定在该夹持连接器套筒中的立柱上设有套环,该套环与该套筒配合以限制该 门框在垂直方向的移动。该底框通过至少一个销轴连接件与该后框连接。该销轴连接件包括销轴 座,设置在该后框上,并具有通孔;销轴套,设置在该底框上,并具有与该销 轴座的通孔对应的通孔;以及销轴,设置在该销轴座和该销轴套的通孔中,使 得该销轴套可沿该销轴的轴线相对于该销轴座转动。该销轴的两端设有止挡, 用于限制该销轴在其轴线方向移动。该台车还包括用于固定该一对门框的挂钩组件。该挂钩组件包括导轨, 倾斜地设置在第一门框上;挂杆,具有至少一个钩部,并可沿着该导轨滑动; 以及可与该挂杆的钩部配合的锁紧部,设置在该第二门框上。其中,当该挂杆 位于该导轨的一端时,该挂杆的钩部钩住该锁紧部;而当该挂杆位于该导轨的 另一端时,该挂杆的钩部与该锁紧部分离。该第二门框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阻 挡该第一门框的挡板;当该门框关闭时,该挡板与该挂钩组件的挂杆分别位于 该第二门框的不同的两侧。在该第一侧框上设置与该挂杆钩部配合的锁紧部; 当该第一门框折叠到该第一侧框时,该挂杆钩部钩住该第一侧框的锁紧部,以 相对于该第一侧框固定该第一门框。在该底框上设有至少一个锁具,用于在该台车处于组立状态时将该底框与 该侧框相对固定。该底框的上表面为板状结构。该台车还包括设置在该台车底部的多个脚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台车的折叠方法,包括 1)设置该台车,包括设置一后框;在该后框的一侧固定地设置一第一侧框; 在该后框的另一侧可旋转地设置一第二侧框;在该后框的底部可旋转地设置一 底框;设置至少一对门框,包括第一门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第一侧框;以及第二门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第二侧框;2)向该后框内侧旋转该底框,使得 该底框贴合到该后框;3)分别朝向该第一、第二侧框的内侧旋转该第一、第 二门框,使该第一门框贴合到该第一侧框,而该第二门框贴合到该第二侧框; 以及4)向该后框内侧旋转该第二侧框,使该第二侧框贴合到该后框。该方法还包括在后框上设置一延伸部,使得第二侧框通过该延伸部连接到 该后框r设置该延伸部具有一预定宽度,使得当该第二侧框折叠后,该第二门 框位于该第二侧框和该后框所限定的空间中,且该第二侧框与该后框平行。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第一门框上倾斜地设置一导轨;设置一可沿该导轨滑 动的挂杆,该挂杆具有至少一个钩部;在该第一侧框上设置与该挂杆钩部相对 应的锁紧部;以及当第一门框折叠后,沿该导轨移动该挂杆,使得该挂杆钩部 钩住该第一侧框的锁紧部,以相对于该第一侧框固定该第一门框。本专利技术的带门端的可折叠式的台车通过合理的设置活动连接,解决了由独 立小包装的货物的运输和存储问题,同时在货物装载后,由于第一门框和第二 门框可以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内,从而避免了货物运输和存储时,台车内的货 物受到外界物品的挤压和碰撞。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台车折叠/打开方便,在空载 时可以进行堆^^以节省存储空间,并且台车的各连接件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 连接可靠性,使得台车整体强度高。另外,由于第一侧框与后框垂直并固定在 一起,使得该台车在折叠后仍可以处于一个稳定的直立状态,容易地进行堆放 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台车的示意图2为图1中的台车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台车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出了夹持连接件;图5为图3中的门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挂钩组件;图6为图5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7为门框的挂钩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8为图3的俯视图,示出了销轴连接件;图9为图8中销轴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IO为底框的分解示意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台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示出了第一门端的挂杆与第一恻框的配 合状态;以及图13为图11中的台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台车100包括底框110,第一侧框120,后框130, 第二侧框140,以及至少一对门框150。其中,第一侧框120固定连接到后框 130的一侧,并且第一侧框120垂直于后框130设置;而第二侧框140可旋转 地连接到后框130的另一侧。优选地,在后框130与第二侧框140相连的一侧 设有延伸部135,该延伸部135基本平行于第一侧框120,并具有一预定宽度。 第二侧框140与后框的延伸部135相连,并可相对于延伸部135旋转。底框 110连接到后框130的底部,并可相对于后框130旋转。门框150包括一第一 门框151和一第二门框152。第一门框151与第一侧框120相连,并可相对于 该第一侧框旋转;第二门框152与第二侧框140相连,并可相对于该第二侧框 旋转。优选地,为了装卸货物方便,可以设置上、下两对门框。另外,还可以 在台车100的底部多个脚轮170,以便于台车移动。参考图3、图4,第二侧框140可通过夹持连接件160与后框延伸部135 相连。夹持连接件160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套筒161a和161b,以及连接套筒 161a和161b的连接部分162。延伸部135的一个边立柱132被固定到套筒161a 中,而第二侧框140的一个边立柱141被可旋转地限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台车,其特征在于,该台车包括:    后框;    第一侧框,固定连接到该后框一侧;    第二侧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后框的另一侧;    底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后框;以及    至少一对门框,包括    第一门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第一侧框;以及    第二门框,可旋转地连接到该第二侧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善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