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116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包括转动轴、锁紧螺母和夹持板,转动轴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转动轴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转动轴依次包括夹持部、螺纹部、轴颈部和挡部,轴颈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夹持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不同孔径的螺纹盲孔,夹持板的背面设有容纳挡部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夹持部设有多个夹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铜衬套间接夹持外螺纹工件存在定位精度难控制,生产效率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件夹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
技术介绍
在轴类零件的加工及维修中,有时需要对外螺纹零件进行加工。然而外螺纹零件不能直接用三爪卡盘等直接夹持,若直径夹持极易夹伤外螺纹零件的丝牙影响零件的配合。现有技术通常是在带加工的外螺纹零件表面安装一个铜衬套,然后通过夹持铜衬套间接夹持外螺纹零件。现有技术通过铜衬套间接夹持外螺纹工件存在定位精度难控制,生产效率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通过铜衬套间接夹持外螺纹工件存在定位精度难控制,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具有外螺纹工件定位精度准,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包括转动轴、锁紧螺母和夹持板,转动轴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转动轴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转动轴依次包括夹持部、螺纹部、轴颈部和挡部,轴颈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夹持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不同孔径的螺纹盲孔,夹持板的背面设有容纳挡部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夹持部设有多个夹持面。采用本方案中的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包括转动轴、锁紧螺母和夹持板,转动轴旋转起带动夹持板旋转从而带动工件旋转。锁紧螺母使转动轴与夹持板固定。夹持板起夹持工件的作用。夹持板背面的滑槽方便转动轴在滑槽上移动,夹持板正面的螺纹盲孔起固定工件的作用。不同孔径的螺纹盲孔适合不同螺纹外径的工件。转动轴的夹持部设有多个夹持面是方便三爪卡盘等机床的夹持机构夹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调节锁紧螺母使转动轴在夹持板上的滑槽上移动,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外螺纹的直径,将转动轴移动到夹持板上与待加工工件对应的螺纹盲孔处,且转动轴的轴心线与该螺纹盲孔的轴心线共线。然后调节锁紧螺母使转动轴与夹持板进行固定。将待加工工件装人夹持板上对应的螺纹盲孔内,然后将车床的三爪卡盘夹紧转动轴的夹持部,启动车床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本技术具备加工不同型号的外螺纹工件,解决了外螺纹工件加工存在的定位精度控制难,生产效率低的不足。进一步,所述挡部为圆盘、长方体、正方体。根据转动轴毛坯料加工挡部的形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进一步,所述滑槽为T型槽。方便转动轴在T型槽内滑动且方便锁紧螺母对转动轴和夹持板的固定。进一步,所述挡部为燕尾块,滑槽为与燕尾块相匹配的燕尾槽。燕尾槽能承受多方面的力,且燕尾块在燕尾槽内的导向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动轴1、锁紧螺母2、夹持板3。实施例一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图2、图3所示: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包括转动轴1、锁紧螺母2和夹持板3,转动轴I与夹持板3可拆卸连接,转动轴I与锁紧螺母2螺纹连接;转动轴I从左至右依次为夹持部、螺纹部、轴颈部和挡部;夹持部为圆柱状,且夹持部上设有三个夹持面,裆部为圆盘状,螺纹部和挡部的直径相同,轴颈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螺纹部的螺纹与锁紧螺母2的螺纹相匹配。夹持板3为长方体,夹持板3的正面设有三个纵向排列的螺纹盲孔,三个螺纹盲孔在夹持板3上从上至下依次为M8、M12、M24 ;夹持板3的背面设有能容纳转动轴I挡部的滑槽,滑槽为T型槽,且T形槽贯穿夹持板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夹持部、螺纹部、轴颈部和挡部为一体成型。若待加工工件的外螺纹为M8时,调节锁紧螺母2使转动轴I在T型槽上滑动至转动轴I的轴心线与M8螺纹盲孔的轴心线共线,调节锁紧螺母对转动轴I与夹持板3进行固定。将待加工工件装入夹持板3的M8螺纹盲孔内,然后将车床的三爪卡盘夹紧转动轴I的夹持部,启动车床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若待加工工件的外螺纹为M12时,调节锁紧螺母2使转动轴I在T型槽上滑动至转动轴I的轴心线与M12螺纹盲孔的轴心线共线,调节锁紧螺母对转动轴I与夹持板3进行固定。将待加工工件装入夹持板3的M12螺纹盲孔内,然后将车床的三爪卡盘夹紧转动轴I的夹持部,启动车床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若待加工工件的外螺纹为M24时,调节锁紧螺母2使转动轴I在T型槽上滑动至转动轴I的轴心线与M24螺纹盲孔的轴心线共线,调节锁紧螺母对转动轴I与夹持板3进行固定。将待加工工件装入夹持板3的M24螺纹盲孔内,然后将车床的三爪卡盘夹紧转动轴I的夹持部,启动车床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转动轴I的挡部为燕尾块,滑槽为与燕尾块相匹配的燕尾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技术的实用性。【主权项】1.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锁紧螺母和夹持板,转动轴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转动轴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转动轴依次包括夹持部、螺纹部、轴颈部和挡部,轴颈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夹持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不同孔径的螺纹盲孔,夹持板的背面设有容纳挡部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夹持部设有多个夹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部为圆盘、长方体、正方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T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部为燕尾块,滑槽为与燕尾块相匹配的燕尾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包括转动轴、锁紧螺母和夹持板,转动轴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转动轴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转动轴依次包括夹持部、螺纹部、轴颈部和挡部,轴颈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夹持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不同孔径的螺纹盲孔,夹持板的背面设有容纳挡部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夹持部设有多个夹持面。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铜衬套间接夹持外螺纹工件存在定位精度难控制,生产效率低的不足。【IPC分类】B23Q3-00【公开号】CN204366447【申请号】CN201420757388【专利技术人】孙时彬 【申请人】重庆丰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外螺纹工件夹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锁紧螺母和夹持板,转动轴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转动轴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转动轴依次包括夹持部、螺纹部、轴颈部和挡部,轴颈部的直径小于螺纹部的直径;所述夹持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不同孔径的螺纹盲孔,夹持板的背面设有容纳挡部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夹持部设有多个夹持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时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丰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