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373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先将废水混凝沉淀预处理,酸化处理后的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在配水池中,将回流污泥、厌氧出水、水解酸化出水混合配比,同时调整PH值;调整后的废水进入厌氧处理阶段,在厌氧器中将大部分污染物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沼气,三相分离器进行气-固-液进行分离,沼气由气室收集,污泥返回反应区,上清液一部分返回配水池进行配比,另一部分依次进入好氧处理阶段、深度处理。经过该工艺处理的抗生素废水彻底达标排放,各类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9%以上,并且设施简单、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原水收集:将生产区内所有污水依靠重力流进行收集到调节池,通过水下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调匀水质水量,确保系统能够连续均匀进水;(s2)混凝沉淀预处理:污水进入混凝沉淀反应器,在混凝沉淀反应器里,先将PH范围调节至6.5‑7.0,再依次投加调配好的PAC和PAM,通过调pH、投加混凝剂PAC、高分子助凝剂PAM,沉淀污水中大部分悬浮固体杂质,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s3)水解酸化:在水解酸化池底部设置潜水推流搅拌机,防止污泥的沉积;在池中上部设置组合填料,用以附着污泥,增加池内污泥浓度,并降低出水悬浮物SS值,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并且减弱工业废水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OD/COD比,以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s4)配水:在配水池中,将回流污泥、EGSB厌氧出水、水解酸化出水以1:1:4进行混合配比,同时调整PH值至6.0‑6.5;(s5)厌氧处理:配水池的出水从EGSB厌氧反应器底部的布水器进入,在该反应器中,在合适的pH(6.8‑7.2)及温度下进行中温(33‑35℃)厌氧,高分子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的挥发性有机酸和甲烷,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菌分解利用,将大部分污染物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沼气,最后通过反应器内的三相分离器进行气‑固‑液进行分离,沼气由气室收集,固体颗粒污泥通过重力沉淀返回到反应区继续降解反应,上清液即处理好的出水一部分返回配水池进行稀释配比后由布水器再次进入厌氧系统,另一部分进入下一阶段好氧处理阶段;(s6)好氧处理:厌氧出水进入好氧系统,好氧微生物在O池里面的游离氧以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稳定,同时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作用,把NH3氧化成亚硝酸盐,再氧化成硝酸盐,在A池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反硝化细菌,转化为气态氮和氧化亚氮,A池搅拌,O池供氧,从A池前端进水,O池末端出水回流到A池,混合液进入生物沉淀池沉淀,污泥部分回流,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并脱水后外运,上清液溢流进入深度治理系统;(s7)深度处理:上清液进入深度处理系统的四相催化氧化装置,投加催化剂硫酸亚铁和氧化剂双氧水,产生羟基自由基·OH,并鼓风曝气1小时,所述四项催化氧化装置中含有合金催化剂;四相催化氧化装置的反应出水进入到催化氧化反应池中,通过微孔曝气继续氧化反应,彻底氧化分解不可生物降解COD及色度,并形成大量黄褐色絮状体,悬浮于混合液中;催化氧化反应池的混合液进入化学沉淀池,在混合液中中投加浓度为30%的碱液,将混合液PH调至中性,再投加混凝剂PAC和高分子助凝剂PAM,将所述絮状体进行拦截、收集,污泥进入浓缩池处理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武松郑品龙
申请(专利权)人: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