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28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铰接式构架转向架,采用相互铰接的1根枕梁和2根侧梁组成构架,使得车辆的重量经过侧梁被均匀地分布在一系弹簧装置上,进而解决抗扭刚度和抗扭柔度在设计上的冲突,避免车辆受到轨道扭曲的影响、防止脱轨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安全性能。转向架具有相互铰接的1根水平枕梁和2根纵向侧梁,轨道车辆的直线电机吊挂在所述的枕梁下方,纵向侧梁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轮对的轴箱体上。如上述整体方案,当轮对行驶到弯角较急的曲线时,纵向侧梁可以根据轨道的起伏而以枕梁为支点发生扭曲,从而对构架起到随机的保护作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具体地是采用铰接式构架,属于 机械制造领域。技术背景现有应用于铁路列车、地铁和轻轨交通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普遍采用刚性构 架结构。由于受到车辆运行的轨道线路的影响和限制,当轮对行驶到弯角较急的曲线时, 刚性构架的外侧、靠近轮对的部位会承受较大的扭矩作用。轨道车辆的重量完全地 落在构架上,现有转向架的构架刚性较大而抗扭曲的柔韧度较小,因此受到轨道扭 曲的不利影响,易于出现脱轨事故。在现有转向架的结构设计上,对于抗扭刚度和抗扭柔度相互间的矛盾难以彻底 解决,其根据原因还在于构架结构设计上的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接式构架转向架,以解决上述问题和缺陷。 采用相互铰接的1根枕梁和2根侧梁组成构架,使得车辆的重量经过侧梁被均匀地 分布在一系弹簧装置上,进而解决抗扭刚度和抗扭柔度在设计上的冲突,避免车辆 受到轨道扭曲的影响、防止脱轨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安全性能。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具有-相互铰接的1根水平枕梁和2根纵向侧梁,轨道车辆的直线电机吊挂在所述的枕 梁下方,纵向侧梁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轮对的轴箱体上。如上述整体方案,当轮对行驶到弯角较急的曲线时,纵向侧梁可以根据轨道的起 伏而以枕梁为支点发生扭曲,从而对构架起到随机的保护作用。而且这类扭曲可以发生在2根纵向侧梁的前、后端,即与轴箱体的连接点上,无 论前、后轮对的内、外侧如何受到轨道扭曲的影响。为改善构架的抗扭柔度能力,在所述的水平枕梁上设置有一对铰接座,2根纵向侧梁分别贯穿并连接在铰接座上。为改善直线电机通过转向架对轮对的纵向牵引作用,所述水平枕梁前、后端的两 侧分别连接有4个的纵向拉杆,纵向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前、后轴箱体的端部。为减少车辆运行时对于转向架和车体形成的冲击力、避免受轨道扭曲的影响,所述纵向侧梁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一系弹簧装置的橡胶堆连接前、后轴箱体。进一步的细化方案是,在所述水平枕梁的上方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一对空气弹簧。 如上内容,所述铰接式构架转向架的优点是,采用相互铰接的枕梁和侧梁组成构架,使得车辆的重量经过侧梁被均匀地分布在一系弹簧装置上,彻底解决了抗扭刚度和抗扭柔度在设计上的冲突,车辆不会受到轨道扭曲的影响,能够有效地防止脱轨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能较高。附图说明现结合以下附图和说明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 图1是所述转向架构架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枕梁l,侧梁2,铰接座3,轮对4,轴箱体5,纵向拉杆6,橡胶 堆7和空气弹簧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1所示,应用铰接式构架转向架的轨道车辆具有前、后轮对4,在轮对4的内侧设置有轴箱体5。轨道车辆利用直线电机与感受板产生的动力,形成纵向的牵引力。 转向架具有一水平构架,构架具有相互铰接的1根水平枕梁1和2根纵向侧梁2。 在所述的水平枕梁1上设置有一对铰接座3, 2根纵向侧梁2分别贯穿并连接在铰接座3上。其中,轨道车辆的直线电机吊挂在所述的枕梁l下方。 纵向侧梁2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轮对4的轴箱体5上。 水平枕梁l的前、后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4个的纵向拉杆6,纵向拉杆6的另 一端连接在前、后轴箱体5的端部。纵向侧梁2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一系弹簧装置的橡胶堆7连接前、后轴箱体5。 在水平枕梁1的上方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一对空气弹簧8。权利要求1、一种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包括有一水平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架具有相互铰接的1根水平枕梁(1)和2根纵向侧梁(2);其中,轨道车辆的直线电机吊挂在所述的枕梁(1)下方;纵向侧梁(2)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轮对(4)的轴箱体(5)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水平枕梁 (1)上设置有一对铰接座(3) , 2根纵向侧梁(2)分别贯穿并连接在铰接座(3)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枕 梁(1)前、后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4个的纵向拉杆(6),纵向拉杆(6)的另一端 连接在前、后轴箱体(5)的端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侧梁(2) 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一系弹簧装置的橡胶堆(7)连接前、后轴箱体(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枕梁(l) 的上方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一对空气弹簧(8)。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铰接式构架转向架,采用相互铰接的1根枕梁和2根侧梁组成构架,使得车辆的重量经过侧梁被均匀地分布在一系弹簧装置上,进而解决抗扭刚度和抗扭柔度在设计上的冲突,避免车辆受到轨道扭曲的影响、防止脱轨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安全性能。转向架具有相互铰接的1根水平枕梁和2根纵向侧梁,轨道车辆的直线电机吊挂在所述的枕梁下方,纵向侧梁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轮对的轴箱体上。如上述整体方案,当轮对行驶到弯角较急的曲线时,纵向侧梁可以根据轨道的起伏而以枕梁为支点发生扭曲,从而对构架起到随机的保护作用。文档编号B61F3/02GK201136503SQ200720310829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业明, 张雄飞, 李言义 申请人: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接式构架转向架,包括有一水平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架具有相互铰接的1根水平枕梁(1)和2根纵向侧梁(2);其中,    轨道车辆的直线电机吊挂在所述的枕梁(1)下方;    纵向侧梁(2)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轮对(4)的轴箱体(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言义周业明张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