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097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包括负极组装装置和治具循环拉线,治具循环拉线的外侧从头到尾依次设置有插壳装置、边膜装置、四氟装置、正极组装装置、盖膜装置和压盖帽装置,治具循环拉线包括治具本体和治具压入机构,治具本体上设有若干柱形电池定位槽,治具压入机构的位置与插壳装置相对,插壳装置设有转序振动盘,转序振动盘与负极组装装置人工转序衔接,边膜装置、四氟装置、正极组装装置、盖膜装置和压盖帽装置之间连接有治具送料通道实现治具本体进料传送,压盖装置设有治具弹出机构,治具弹出机构弹出治具本体回送到治具循环拉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锂电池自动组装线具有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和结构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装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
技术介绍
柱式锂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污染、自放电小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目前,柱式锂电池的组装基本采用手工和半自动设备相结合的作业方式,需要频繁转序,导致组装效率低,组装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产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针对于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 103730670 A公开了一种锂锰电池全自动生产线,通过在八工位间歇式转盘分别设置锂电池的组装工序,通过上料机械手实现自动化转序实现自动化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简化了人工操作。但是,通过机械手上料方式进行转序,装配效率收到上料机械手操作过程的制约,局限了装配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间歇式转盘的转动速度也有一定的限制,也同时限制了装配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克夫间歇式转盘和上料机械手转序对装配效率的制约,具有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和结构简单的特点。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包括负极组装装置和治具循环拉线,所述治具循环拉线的外侧从头到尾依次设置有插壳装置、边膜装置、四氟装置、正极组装装置、盖膜装置和压盖帽装置,所述治具循环拉线包括治具本体和治具压入机构,所述治具本体呈方柱状,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若干柱形电池定位槽,所述治具压入机构设置在所述治具循环拉线外侧,所述治具压入机构的位置与所述插壳装置相对,所述插壳装置设有转序振动盘,所述转序振动盘人工送料把组装有负极的钢壳转移到转序振动盘实现负极组装装置与所述治具循环拉线的转序衔接,所述边膜装置、四氟装置、正极组装装置、盖膜装置和压盖帽装置之间连接有治具送料通道实现治具本体进料传送,所述转序振动盘出口处连接有钢壳送料通道,所述钢壳送料通道底部设置有进动电机,所述压盖装置设有治具弹出机构,所述治具弹出机构朝所述治具循环拉线实现治具本体的回送和循环利用。在进行锂电池组装的过程中,钢壳被固定在治具本体的柱形电池定位槽内,完成各个工序的柱式锂电池随着治具进行自动转序进行对应装配操作,装配完成后的锂电池被治具弹出机构送出回到治具循环拉线,把锂电池直接从治具本体分离即可得到装配好的锂电池,治具本体通过治具循环拉线重新回到插壳装置附近的治具压入机构附近,治具本体会再一次被压入到插壳机构中开启下一次锂电池装配。整个装配过程通过一次上料,即可完成自动化转序装配,治具本体重复利用,有效提升了锂电池装配的效率。所述负极组装装置包括负极组装平台、钢壳送料机构、锂片料盘、锂片送切机构、锂片移送机构、负极整形机构、钢壳移送机构、负极滚压结构和负极组装电控电箱,所述钢壳送料机构、锂片送切机构、锂片移送机构、负极整形机构、钢壳移送机构、负极滚压结机构均与负极组装电控箱连接,所述钢壳送料机构、锂片送切机构、锂片移送机构、负极整形机构、钢壳移送机构、负极滚压结机构、负极组装电控箱均设置在负极组装平台上,所述钢壳送料机构为钢壳振动盘,所述钢壳振动盘连接有钢壳送料通道。所述插壳装置还包括实现治具本体定位的治具定位气缸、实现柱形电池钢壳翻转的翻转气缸、实现钢壳插入治具本体的插壳气缸、实现钢壳与钢壳送料通道分离的钢壳分离气缸和整体翻转治具的旋转气缸,所述治具定位气缸立式设置在所述钢壳送料通道的一侦牝所述翻转气缸设置在转序振动盘的钢壳送料通道出口处,所述钢壳分离气缸和所述插壳气缸分居所述插壳送料通道的两侧,所述钢壳分离气缸水平设置,所述插壳气缸垂直设置,所述钢壳送料通道在所述钢壳分离气缸和所述插壳气缸连接处的侧壁设有缺口,所述钢壳分离气缸水平伸缩通过缺口实现钢壳推送到所述插壳气缸下方,所述旋转气缸设置在所述钢壳送料通道下端,所述旋转气缸通过旋转实现治具高度的下降然后通过治具送料通道传送到边膜装置。所述边膜装置包括边膜料盘、边膜送料机构、边膜分切机构、边膜压入机构、边膜撑开机构、底膜料盘、底膜加工机构和底膜压入机构,所述边膜料盘和所述底膜料盘分居所述治具送料通道两侧,所述边膜料盘水平设置,所述底膜料盘垂直设置,所述边膜送料机构、边膜分切机构与所述边膜料盘同侧设置,所述底膜加工机构和所述底膜料盘同侧设置,所述边膜压入机构、边膜撑开机构和底膜压入机构垂直设置在治具送料通道上方。所述正极组装装置包括正极料斗、正极称量机构和正极压入机构,所述正极料斗和正极称量机构设置在所述治具送料通道一侧,所述正极压入机构设垂直设置在所述治具送料通道上方。所述盖膜装置包括盖膜料盘、盖膜送料机构、盖膜分切机构和盖膜压入机构,所述盖膜料盘和盖膜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治具送料通道一侧,所述盖膜压入机构垂直设置在所述治具送料通道上方。所述压盖帽装置包括盖帽送料机构和压盖机构,所述盖帽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治具送料通道一侧,所述压盖机构垂直设置在所述治具送料通道上方,所述盖帽送料机构包括盖帽送料振动盘和盖帽送料通道(704),所述盖帽送料通道延伸设置在所述压盖机构下方。本技术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操作方便,只需进行一次转序上料,即可实现全程自动化连续生产,有效简化操作的过程;第二、装配效率高,转序的过程无需使用机械手,通过治具进行流水线式转序,有效克服间歇式转盘转动速度慢的问题,有效提高装配效率;第三、产品一致性好,锂电池装配的过程为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操作,有效避免人为操作错误对产品一致性的影响;第四、结构简单,只需在原有的装置上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造,加入治具送料通道和增加治具循环拉线,即可实现连续生产;第五、使用寿命长,流水线式治具循环转序,有效避免间歇式转盘和上料机械手转序的机械疲劳对自动组装线的破坏,延长自动组装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的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负极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插壳装置和边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正极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盖膜装置和压盖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包括:100、负极组装装置,101、负极组装平台,102、钢壳送料机构,103、锂片料盘,104、锂片送切机构,105、锂片移送机构,106、负极整形机构,107、钢壳移送机构,108、负极滚压结构,109、钢壳送料通道;200、插壳装置,201、转序振动盘,202、钢壳送料通道,203、治具定位气缸,204、翻转气缸,205、插壳气缸,206、钢壳分离气缸,207、旋转气缸;300、边膜装置,301、边膜料盘,302、边膜送料机构,303、边膜分切机构,304、边膜压入机构,305、边膜撑开机构,306、底膜料盘,307、底膜加工机构,308、底膜压入机构;400、四氟装置;500、正极组装装置,501、正极料斗,502、正极称量机构,503、正极压入机构;600、盖膜装置,601、盖膜料盘,602、盖膜送料机构,,603、盖膜分切机构,604、盖膜压入机构;700、压盖帽装置,701、盖帽送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组装装置(100)和治具循环拉线(800),所述治具循环拉线(800)的外侧从头到尾依次设置有插壳装置(200)、边膜装置(300)、四氟装置(400)、正极组装装置(500)、盖膜装置(600)和压盖帽装置(700),所述治具循环拉线(800)包括治具本体(801)和直接压入机构(802),所述治具本体(801)呈方柱状,所述治具本体(801)上设有若干柱形电池定位槽,所述直接压入机构(802)设置在所述治具循环拉线(800)外侧,所述直接压入机构(802)的位置与所述插壳装置(200)相对,所述插壳装置(200)设有转序振动盘(201),所述转序振动盘(201)人工送料把组装有负极的钢壳转移到转序振动盘(201)实现负极组装装置(100)与所述治具循环拉线(800)的转序衔接,所述边膜装置(300)、四氟装置(400)、正极组装装置(500)、盖膜装置(600)和压盖帽装置(700)之间连接有治具送料通道(900)实现治具本体(801)进料传送,所述转序振动盘(201)出口处连接有负极送料通道(109),所述负极送料通道(109)底部设置有进动电机,所述压盖装置设有直接弹出机构(803),所述直接弹出机构(803)朝所述治具循环拉线(800)实现治具本体(801)的回送和循环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军朱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多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