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转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05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8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转机械手,包括夹持装置和基座,所述基座侧方设有支撑结构,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顶部位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基座上方,所述基座上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转盘和减速驱动件,所述减速转盘为内部空心的中空圆盘结构,且中心位置处设有转盘中心孔,所述减速驱动件位于所述减速转盘一侧的底部,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减速转盘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和减速转盘之间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装置和减速转盘的转盘中心孔相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夹持结构,所述多个夹持结构间隔分布在所述夹持装置的边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稳定不晃动、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转机械手


技术介绍

1、在一些生产线中,会在相邻两台设备之间设置中转机械手来移送工件。传统的中转机械手多设有旋转机构和升降机构,在机械手抓取工件后,通过旋转机构将工件转移运送,随后通过升降机构将工件放下,完成工件的转移,此种生产方式需要对单个工件进行抓取-运动-放下的动作,效率很低,无法满足现有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此外,现有技术中的中转机械手的旋转机构多采用皮带和滚轮进行传动,由于皮带和滚轮之间的摩擦和相对滑动,工作过程中的晃动比较大,精度也很低,且采用皮带进行传动,通常情况下需要配备两个或以上数量的滚轮,占用空间较大,无法在一些比较紧凑的生产线中安装使用,实用性较差。

2、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提供一种稳定不晃动、工作效率高的中转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不晃动、工作效率高的中转机械手。

2、一种中转机械手,包括夹持装置和基座,所述基座侧方设有支撑结构,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顶部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转机械手,包括夹持装置和基座,所述基座侧方设有支撑结构,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顶部位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转盘和减速驱动件,所述减速转盘为内部空心的中空圆盘结构,且中心位置处设有转盘中心孔,所述减速驱动件位于所述减速转盘一侧的底部,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减速转盘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和减速转盘之间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装置和减速转盘的转盘中心孔相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夹持结构,所述多个夹持结构间隔分布在所述夹持装置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机械手,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转机械手,包括夹持装置和基座,所述基座侧方设有支撑结构,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顶部位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转盘和减速驱动件,所述减速转盘为内部空心的中空圆盘结构,且中心位置处设有转盘中心孔,所述减速驱动件位于所述减速转盘一侧的底部,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减速转盘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和减速转盘之间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装置和减速转盘的转盘中心孔相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夹持结构,所述多个夹持结构间隔分布在所述夹持装置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轴套和转轴,所述轴套位于所述转轴底部,所述轴套内部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轴孔,所述转轴通过轴孔与所述轴套构成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底部还设有旋转座,所述轴套与旋转座相连接固定,所述旋转座固定在所述减速转盘上,随所述减速转盘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顶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转轴顶部,所述固定座顶部设有多个导向柱,并开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毅吴家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多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