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9706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它包括用于固定刀模板的刀模架、安装在所述刀模架端部的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刀模架正上方并与其相连接的至少两组拉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刀模架上方的纠偏传感器、与所述刀模架相连接的纠偏拉杆以及用于驱动纠偏拉杆的动力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刀模自动纠偏装置,一方面在刀模架的上方设置至少两组与其相连接拉紧组件,从而将刀模架活动地安装在拉紧组件的下方;另一方面利用纠偏传感器进行感应,并将刀模架与纠偏拉杆相连接,由纠偏传感器进控制动力组件驱动纠偏拉杆的运动,使得刀模架能够在其平面内来回移动,实现了对其进行纠偏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纠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剪切、裁切或者其它切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待剪切物料走歪的现象,这是因为待剪切物料在转移传送过程中受力不均匀,皮革、百洁布等非刚性物料尤为严重,这就导致切割的物料容易倾斜而产生不合格产品,严重的会导致整条生产线的报废,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自动化生产水平,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配合切割装置使用,并且能够对物料进行感应而自动纠偏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它包括用于固定刀模板的刀模架、安装在所述刀模架端部的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刀模架正上方并与其相连接的至少两组拉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刀模架上方的纠偏传感器、与所述刀模架相连接的纠偏拉杆以及用于驱动纠偏拉杆的动力组件。优化地,所述拉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刀模架上部的连接头、固定于所述刀模架上方的固定座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枢轴连接的第二气缸。优化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纠偏拉杆端部相连接的丝杠、套设在所述丝杠外的联轴器、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接的减速器以及与所述减速器相电连接的伺服电机。优化地,所述纠偏拉杆位于所述刀模架的内侧,所述纠偏拉杆与所述刀模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刀模自动纠偏装置,一方面在刀模架的上方设置至少两组与其相连接拉紧组件,从而将刀模架活动地安装在拉紧组件的下方;另一方面利用纠偏传感器进行感应,并将刀模架与纠偏拉杆相连接,由纠偏传感器进控制动力组件驱动纠偏拉杆的运动,使得刀模架能够在其平面内来回移动,实现了对其进行纠偏的功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刀模自动纠偏装置的使用状态图;附图2为附图1的主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俯视图;其中,1、固定基座;2、刀模自动纠偏装置;21、刀模架;22、刀模板;23、第一气缸;24、拉紧组件;241、连接头;242、第二气缸;243、固定座;25、纠偏传感器;26、纠偏拉杆;27、动力组件;271、伺服电机;272、减速器;273、联轴器;274、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刀模自动纠偏装置2,安装在固定基座I对应的两个侧面上,这两个刀模自动纠偏装置2可以相互连接进行联动,也可以相互独立而各自调节。它主要包括刀模架21、第一气缸23、拉紧组件24、纠偏传感器25、纠偏拉杆26以及动力组件27。其中,刀模架21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基座I的外侧,用于固定刀模板22。第一气缸23安装在刀模架21的端部,用于使得刀模架21夹紧刀模板22,这样利用第一气缸23可以方便地拆卸并更换刀模板22。拉紧组件24至少有两组(本实施例中为两组),它们均固定在固定基座I的侧面,并位于刀模架21的正上方且处于相同的高度,拉紧组件24与刀模架21相连接,用于拉紧刀模架21。纠偏传感器25也固定在固定基座I的侧面,且位于两组拉紧组件24之间,用于感应刀模架21或者物料的位置。纠偏拉杆26与刀模架21相连接,并位于刀模架21的内侧,它与刀模架21之间的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动力组件27用于驱动纠偏拉杆26,并进一步带动刀模架21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4包括设置于刀模架21上部的连接头241、固定于刀模架21上方的固定座243以及一端与连接头241相枢轴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243相枢轴连接的第二气缸242。动力组件27包括与纠偏拉杆26端部相连接的丝杠274、套设在丝杠274外的联轴器273、与联轴器273相连接的减速器272以及与减速器272相电连接的伺服电机271。在使用时,当纠偏传感器25感应到刀模架21或者物料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向控制器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而控制伺服电机271工作;伺服电机271再带动丝杠274旋转,从而带动纠偏拉杆26外伸或缩回,最终带动刀模架21的相应运动,实现了刀模架21的自动纠偏。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固定刀模板(22)的刀模架(21)、安装在所述刀模架(21)端部的第一气缸(23)、固定在所述刀模架(21)正上方并与其相连接的至少两组拉紧组件(24)、设置于所述刀模架(21)上方的纠偏传感器(25)、与所述刀模架(21)相连接的纠偏拉杆(26)以及用于驱动纠偏拉杆(26)的动力组件(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24)包括设置于所述刀模架(21)上部的连接头(241)、固定于所述刀模架(21)上方的固定座(243)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头(241)相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43)相枢轴连接的第二气缸(242)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7)包括与所述纠偏拉杆(26)端部相连接的丝杠(274)、套设在所述丝杠(274)外的联轴器(273)、与所述联轴器(273)相连接的减速器(272)以及与所述减速器(272)相电连接的伺服电机(27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拉杆(26)位于所述刀模架(21)的内侧,所述纠偏拉杆(26)与所述刀模架(2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它包括用于固定刀模板的刀模架、安装在所述刀模架端部的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刀模架正上方并与其相连接的至少两组拉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刀模架上方的纠偏传感器、与所述刀模架相连接的纠偏拉杆以及用于驱动纠偏拉杆的动力组件。本技术刀模自动纠偏装置,一方面在刀模架的上方设置至少两组与其相连接拉紧组件,从而将刀模架活动地安装在拉紧组件的下方;另一方面利用纠偏传感器进行感应,并将刀模架与纠偏拉杆相连接,由纠偏传感器进控制动力组件驱动纠偏拉杆的运动,使得刀模架能够在其平面内来回移动,实现了对其进行纠偏的功能。【IPC分类】B26D7-26【公开号】CN204339886【申请号】CN201420710874【专利技术人】韦杰, 韦金权, 王军, 李开亮, 顾明斯, 王干琴 【申请人】盐城市华森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模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固定刀模板(22)的刀模架(21)、安装在所述刀模架(21)端部的第一气缸(23)、固定在所述刀模架(21)正上方并与其相连接的至少两组拉紧组件(24)、设置于所述刀模架(21)上方的纠偏传感器(25)、与所述刀模架(21)相连接的纠偏拉杆(26)以及用于驱动纠偏拉杆(26)的动力组件(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杰韦金权王军李开亮顾明斯王干琴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华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