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昭平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769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含车把和前后轮的车辆刹车系统,包括一前轮刹车和一后轮刹车。它们通过钢绳和钢绳套将前轮刹车和后轮刹车及车把串联连动,使前后轮刹车一起动作,提高车辆刹车效果。(*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刹车系统,前轮刹车安设在前轮处,后轮刹车安设于后轮处。在车辆(摩托车、自行车)的常规刹车系统中,通常是通过一刹车钢绳把右端的刹车杆和前轮刹车相连接,通过另一刹车钢绳把左端的刹车杆相连接。然而,车辆左行驶中,当刹车时,通常是操作后刹车,使后轮制动。但最好的刹车系统能使前刹车与后刹车一起动作,且后轮制动力大于前轮制动力,这样可以避免车辆摔倒。新专利技术的前后轮刹车系统(申请号85107536),其特点是将前后刹车并联连动,且使后车轮刹车比前轮刹车先动作。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车辆的刹车是靠摩擦力来进行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其相对运动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该刹车系统刹车时很难保证前后刹车装置制动力一致或成一定比例,影响制动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刹车系统,用一操作部件(如车把)使前后刹车串联连动,同时动作,并且前后轮刹车制动力一致或成一定比例。提高车辆的刹车效果。参照附图所提供的二个最佳实施例。图1是摩托车刹车系统,图2是自行车刹车系统。实施例1如图1,当脚踏部件3受力顺时针方向运动时,通过钢绳4带动杠杆板6,钢绳8一端固定于杠杆板上,另一端固定于前涨闸摇臂10上,前涨闸5、后涨闸12的轴及支架13,涨闸支板11固定于东架14上。钢绳8受杠杆板6拉力而向后运动,拉力通过钢绳8、钢绳套15传给前涨闸12上的摇臂10,在此同时,后涨闸5上的摇臂7也受到同等力而动作,因此在同一时刻内前后轮一齐刹车。即前后轮涨闸摇臂串联连动。前后轮制动力大小可由摇臂7与摇臂8长短确定。另外,为保证车辆安全,在前涨闸12上的摇臂10、支架13上附加一付钢绳9及钢绳套16,车把2和车把支架1 以便在万一串联动刹车系统失控(如断绳)时使用。实施例2如图2,钢绳28一端固定于左手把18上,另一端固定于后钳闸27上,钢绳套18一端固定于左车把支架17上,另一端固定于前钳闸20上,钢绳套24一端固定于前钳闸21上,另一端固定于后钳闸25上。当左车把18拉动钢绳28时,前钳闸20和21,后钳闸25和27,在同一时间内连动。从而使前后轮刹车。前后轮制动力大小可以通过前钳闸或后钳闸上的力臂长短确定。另外,为保证车辆安全,在前钳闸20与21上装有钢绳30和钢绳套22,与右车把23及车把支架29相连,以便万一串联连动刹车系统失控时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刹车系统,由前轮刹车和后轮刹车,车把或脚踏拉动部件、钢绳、钢绳套组成,其特征在于用钢绳、钢绳套将前刹车装置和后刹车装置串联连动,钢绳、钢绳套分别固定于刹车装置二个相对运动部件上,用车把或脚踏部件使前后刹车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刹车系统,由前轮刹车和后轮刹车,车把或脚踏拉动部件、钢绳、钢绳套组成,其特征在于用钢绳、钢绳套将前刹车装置和后刹车装置串联连动,钢绳、钢绳套分别固定于刹车装置二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昭平
申请(专利权)人:许昭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