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6024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送油泵、滤清器、喷油泵和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油箱、送油泵、滤清器和喷油泵通过管路连接,滤清器和喷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喷油嘴,所述喷油嘴包括针阀体和针阀,所述针阀体由本体和端体组成,端体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上、中、下压力室,其针阀的头部为与上下压力室匹配的锥台状结构,所述针阀的锥台状头部上还设有球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节省了压力室的体积,又提高了燃油的雾化均匀性,使得燃油充分燃烧,避免了滴油现象,节约了能源,通过设置保温装置对油箱进行保温,防止因油温过低造成供油不畅,提高了发动机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见的柴油机经常出现因转速过快导致排气管冒出大量黑烟的情况及出现滴油的情况,这就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浪费能源,还会造成发动机的损坏甚至出现爆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该结构的改进提高了柴油机输出的稳定性,使燃油雾化均匀,避免了油粒产生的积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提高了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送油泵、滤清器、喷油泵和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油箱、送油泵、滤清器和喷油泵通过管路连接,滤清器和喷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喷油嘴,所述喷油嘴包括针阀体和针阀,所述针阀体由本体和端体组成,端体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上、中、下压力室,其针阀的头部为与上下压力室匹配的锥台状结构,所述针阀的锥台状头部上还设有球台。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装置为加热管线。进一步地,所述针阀的锥台状头部上设有球台。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上设有高速开关。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力室靠近中压力室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坑。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力室远离中压力室一侧直径与下压力室远离中压力室一侧的直径比为4: 3。进一步地,所述针阀上锥台状结构的直径与球台的直径比为4: 3。进一步地,所述中压力室内设有若干导流槽。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将针阀体内压力室分成上中下三个压力室,并在下压力室顶部侧壁上设置凹坑结构,既节省了压力室的体积,又提高了燃油的雾化均匀性,使得燃油充分燃烧,避免了滴油现象,节约了能源,通过在电磁阀上设置,超速开关,当发动机转速超过设定值时,开关自动打开,避免发动机因供油失控造成超速转动,保护了发动机,避免了其工作时买黑烟,保护了环境,通过设置保温装置对油箱进行保温,防止因油温过低造成供油不畅,提高了发动机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喷油嘴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下压力室侧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喷油嘴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下压力室侧壁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1、送油泵2、滤清器3、喷油泵5和保温装置15,所述保温装置15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油箱1、送油泵2、滤清器3和喷油泵5通过管路连接,滤清器3和喷油泵5之间的管路9上设有喷油嘴6,所述喷油嘴6包括针阀体7和针阀8,所述针阀体7由本体和端体组成,端体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上、中、下压力室11、12、13,其针阀8的头部为与上下压力室13匹配的锥台状结构,所述针阀8的锥台状头部上还设有球台。本技术通过将针阀体内压力室分成上中下三个压力室,并在下压力室顶部侧壁上设置凹坑结构,既节省了压力室的体积,又提高了燃油的雾化均匀性,使得燃油充分燃烧,避免了滴油现象,节约了能源,避免了环境污染和发动机损坏。所述保温装置15为加热管线。通过设置保温装置对油箱进行保温,防止因油温过低造成供油不畅,提高了发动机使用安全性。所述针阀4上设有超速开关10。通过在电磁阀上设置超速开关,当发动机转速超过设定值时,开关自动打开,避免发动机因供油失控造成超速转动,保护了发动机,避免了其工作时买黑烟,保护了环境;当柴油机转速正常时,该开关闭合,当柴油机转速超过设定值时,开关断开,保证了柴油机正常运行,防止其超速。所述下压力室13靠近中压力室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坑14。所述上压力室11远离中压力室12 —侧直径与下压力室13远离中压力室12 —侧的直径比为4: 3。所述针阀8上锥台状结构的直径与球台的直径比为4: 3。所述压力室12内设有若干导流槽,确保燃油快速流动,充分雾化。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主权项】1.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送油泵(2)、滤清器(3)、喷油泵(5)和保温装置(15),所述保温装置(15)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油箱⑴、送油泵(2)、滤清器(3)和喷油泵(5)通过管路连接,滤清器(3)和喷油泵(5)之间的管路(9)上设有喷油嘴出),所述喷油嘴(6)包括针阀体(7)和针阀(8),所述针阀体(7)由本体和端体组成,端体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上、中、下压力室(11、12、13),其针阀(8)的头部为与上下压力室(13)匹配的锥台状结构,所述针阀(8)的锥台状头部上还设有球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15)为加热管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4)上设有超速开关(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力室(13)靠近中压力室(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凹坑(1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力室(11)远离中压力室(12)—侧直径与下压力室(13)远离中压力室(12) —侧的直径比为4: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8)上锥台状结构的直径与球台的直径比为4: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力室(12)内设有若干导流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包括油箱、送油泵、滤清器、喷油泵和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油箱、送油泵、滤清器和喷油泵通过管路连接,滤清器和喷油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喷油嘴,所述喷油嘴包括针阀体和针阀,所述针阀体由本体和端体组成,端体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上、中、下压力室,其针阀的头部为与上下压力室匹配的锥台状结构,所述针阀的锥台状头部上还设有球台。本技术既节省了压力室的体积,又提高了燃油的雾化均匀性,使得燃油充分燃烧,避免了滴油现象,节约了能源,通过设置保温装置对油箱进行保温,防止因油温过低造成供油不畅,提高了发动机使用安全性。【IPC分类】F02M61-10, F02M31-02, F02D41-00【公开号】CN204327363【申请号】CN201420652591【专利技术人】张有萍 【申请人】江苏康沃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4年11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进的柴油机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送油泵(2)、滤清器(3)、喷油泵(5)和保温装置(15),所述保温装置(15)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油箱(1)、送油泵(2)、滤清器(3)和喷油泵(5)通过管路连接,滤清器(3)和喷油泵(5)之间的管路(9)上设有喷油嘴(6),所述喷油嘴(6)包括针阀体(7)和针阀(8),所述针阀体(7)由本体和端体组成,端体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上、中、下压力室(11、12、13),其针阀(8)的头部为与上下压力室(13)匹配的锥台状结构,所述针阀(8)的锥台状头部上还设有球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沃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