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控制阀多密封带燃油喷嘴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控制阀多密封带燃油喷嘴。
技术介绍
为达到发动机的排放法规要求和提高经济性及操控性,对燃油喷射系统喷射特性的柔性要求越来越高,目的是发动机各工况点都能实现高效燃烧和清洁排放,要求匹配的燃油系统能以既定的喷油规律向发动机气缸内定时定量的喷射燃油,并充分雾化后与缸内压缩空气良好混合。喷油规律与换气过程的匹配是改善燃烧性能的主要研究途径,然而如何实现喷油器以既定的喷油规律喷射燃油又是研究的重点,对于喷油规律的要求依据具体现实情况稍有不同,但总体是前段缓慢升高,后段迅速降低。对于直列泵与单体泵供油系统的喷油规律主要靠驱动柱塞的凸轮型线保证,而在不同发动机运行工况下由于对喷射提前角和喷射油量变化的要求,使得喷油起始点对应在凸轮型线上的位置前后移动,导致喷油规律不能恒定或与燃烧工况不能理想匹配。凸轮型线设计要兼顾发动机全工况的燃油喷射持续时间及总油量的要求,凸轮型线一旦形成,就无法再对喷油规律进行调整。对于共轨系统虽然喷射提前角和喷射油量对喷油规律的影响由供油与喷射的独立性而消除,高压泵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控制阀多密封带燃油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体(6)、套阀(5)、针阀(7)和转接座(3),所述喷嘴体(6)的内腔装配套阀(5),套阀(5)与喷嘴体(6)滑动配合,所述套阀(5)的内腔装配针阀(7),针阀(7)与套阀(5)滑动配合,针阀(7)下部外侧面与套阀(5)内孔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容积腔(30);所述喷嘴体(6)的下端部从下至上依次开有主喷孔(15)和副喷孔(14),所述喷嘴体(6)和套阀(5)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套阀上密封带(20)和套阀下密封带(19),副喷孔(14)位于套阀上密封带(20)和套阀下密封带(19)之间,通过套阀(5)的上升和下降来控制副喷孔(14)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控制阀多密封带燃油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体(6)、套阀(5)、针阀(7)和转接座(3),所述喷嘴体(6)的内腔装配套阀(5),套阀(5)与喷嘴体(6)滑动配合,所述套阀(5)的内腔装配针阀(7),针阀(7)与套阀(5)滑动配合,针阀(7)下部外侧面与套阀(5)内孔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容积腔(30);所述喷嘴体(6)的下端部从下至上依次开有主喷孔(15)和副喷孔(14),所述喷嘴体(6)和套阀(5)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套阀上密封带(20)和套阀下密封带(19),副喷孔(14)位于套阀上密封带(20)和套阀下密封带(19)之间,通过套阀(5)的上升和下降来控制副喷孔(14)的启闭;所述喷嘴体(6)和针阀(7)的下端面之间形成针阀密封带(17),主喷孔(15)位于针阀密封带(17)内侧,通过针阀(7)的上升和下降来控制主喷孔(15)的启闭;所述套阀下密封带(19)和针阀密封带(17)之间形成环腔(18);所述转接座(3)装配在喷嘴体(6)的顶部,所述转接座(3)的内腔为弹簧腔,中心处装配有顶杆(1),顶杆(1)的顶端位于转接座(3)顶面中心处设置的导向孔(29)中;顶杆(1)的底端面穿过套阀(5)顶端的开口与针阀(7)的顶端接触,所述顶杆(1)下部带有向外凸出的弹簧座,弹簧座与转接座(3)内腔顶面之间装配针阀弹簧(4);所述套阀(5)顶端面与转接座(3)内腔顶面之间装配套阀弹簧(2);不喷油的状态下,转接座(3)与套阀(5)顶部台阶处的距离形成套阀升程(26),所述针阀(7)与套阀(5)顶部之间形成间隙(25);所述转接座(3)上设计有转接座进油孔(27)和回油孔,所述喷嘴体(6)包含进油通道和与其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康彦红,王敏,孙勇,徐春龙,赵中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