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宝刚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手(脚)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514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手(脚)刹车装置。 该装置的结构是在底座(1)圆孔内通过活动拉管(5),螺母(7)将环形活铁(3)、(4),活动外管(6)与底座(1)固定为一整体,活动外管(6)处设有一个由两个半圆柱构成的胀圈(8),胀圈(8)的两端圈口内带有的锥度是与底座(1),活动外管(6)上的锥度相匹配的,胀圈外壁中间开有的沟槽内设一钢丝环(9),胀圈(8)处罩有一带固定孔(10)的刹车毂(11)。 设装置全部采用钢制部件,具有结构紧密,耐磨性强,灵敏度高,造价低等优点,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手(脚)刹车装置。目前现有汽车的手刹车装置,其结构是在蹄铁上铆上刹车布,这种结构的弊病很多,其一是使用寿命短,一般2-3个月就得更换新刹车布,因刹车布不耐磨,特别是在爬山下岭时,刹车磨损率更严重,有时中途就得换新刹车;二是刹车效果不佳,尤其是在检车时,手刹车搬住后,车子照样行驶,为此事而受到处罚,是司机最头疼的事;三是拆换刹车布费时、费力,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为了克服已有手刹车装置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是要设计一种耐磨性强,结构严紧,灵敏度高,使用方便,造价低的全钢制手刹车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车手(脚)刹车装置的结构如说明书附图。附图,为本技术的汽车手(脚)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汽车手(脚)刹车装置的具体结构是由一个一端设有螺孔(2),内圆柱上带有一般锥度的圆形底座(1),底座(1)圆孔内的凸台处设有的两个斜断面相配合的环形活铁(3)、(4),环形活铁(3)(4)的圆环内设有活动拉管(5)、活动外管(6),在活动拉管(5)端头的螺扣上设有一个将底座(1)、环形活铁(3)、(4)、活动拉管(5)、活动外管(6)固定成为一个整体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手(脚)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外端头上设有螺孔(2)、内圆柱上带有一段锥度的底座(1),底座(1)的圆孔凸台处设有的两个斜断面相配合的环形活铁(3)、(4),环形活铁(3)、(4)圆孔内设有的活动拉管(5)、活动外管(6),活动拉管(5)端头螺扣上设有一个使环形活铁(3)、(4),活力拉管(5),活动外管(6)与底座固定为一体的螺母(7),活动外管(6)与底座(1)相对应的锥度部位外设有一个由两半圆柱构成的涨圈(8),涨圈(8)外壁中间开有的沟槽内设有一钢丝环(9)及涨圈(8)外罩着的带有固定孔(10)的刹车毂(11)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宝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