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20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包括有拖链、真空管和管夹组件,该真空管至少设置于拖链一侧,该管夹组件对应真空管配置;该管夹组件包括有内管夹、外管夹及用于连接内、外管夹的螺钉螺母,该内管夹安装于拖链上,该内、外管夹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二连接螺孔,该螺钉螺合连接于第一、二连接螺孔内并由螺母锁固定位;经螺钉螺母连接后的内、外管夹内部围合形成有限位腔,前述真空管穿过该限位腔内部;所述内管夹、外管夹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藉此,通过管夹组件的设置实现真空管固定于拖链上,该管夹组件的重量轻、加工简单、装配方便、工作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且其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材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领域,拖链和真空软管经常要同时运动,小的软管可以放在拖链里面,但是大的软管放不下,就必须固定在拖链外;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真空软管是利用扎带或金属固定圈固定在拖链上,但是使用扎带显得凌乱、不美观,而且扎带的结构强度不太好,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坏导致其工作寿命短,频繁地更换扎带也很浪费时间;而现有的金属固定圈,其重量大,不利于拖链的长时间快速运转,同时,金属固定圈的成本较高,不便于推广应用。因此,急需研宄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其工作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加工装配方便且其成本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包括有拖链、真空管和管夹组件,该真空管至少设置于拖链一侧,该管夹组件对应真空管配置;该管夹组件包括有内管夹、外管夹及用于连接内、外管夹的螺钉螺母,该内管夹安装于拖链上,该内、外管夹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二连接螺孔,该螺钉螺合连接于第一、二连接螺孔内并由螺母锁固定位;经螺钉螺母连接后的内、外管夹内部围合形成有限位腔,前述真空管穿过该限位腔内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拖链上开设有第一锁固孔,所述内管夹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锁固孔,设置有锁固螺钉穿过第一、二锁固孔并其末端螺合有锁固螺母,其中,该内管夹之对应限位腔的内侧凹设有凹槽,该锁固螺母沉于该凹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夹外侧形成有凸台,前述第二锁固孔贯通式设置于凸台内部,该凸台外侧面与内管夹外侧面之间形成有斜向加强筋。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夹、外管夹均为C形结构,两者围合形成的限位腔为圆形结构,前述真空管被内、外管夹紧夹于限位腔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钉螺母分别针对内、外管夹的上下端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夹、外管夹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管为橡胶透明软管,其管壁内夹设有钢丝。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夹组件为若干组,其沿真空管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管为两条,其分别固定于拖链的两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管夹组件的设置实现真空管固定于拖链上,该管夹组件包括有内管夹、外管夹及用于连接内、外管夹的螺钉螺母,装配时,先将内管夹安装于拖链上,放置好真空管后再将外管夹对应内管夹锁固于真空管外侧,该管夹组件加工简单、装配方便、工作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且其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应用;以及,其内管夹、外管夹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其整体重量轻,便于拖链长时间快速运转,并且,该内管夹设置有加强筋,增加了内管夹零件及整个管夹组件的结构刚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M-M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管夹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拖链2、真空管3、管夹组件31、内管夹311、第一连接螺孔 312、凹槽313、凸台314、加强筋32、外管夹321、第二连接螺孔33、螺钉34、螺母35、锁固螺钉36、锁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种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包括有拖链1、真空管2和管夹组件3,其中,该真空管2可以采用可弯曲的软管,此处,其为橡胶透明软管,其管壁内夹设有钢丝;该拖链I为由众多的单元链接组成,其能够转动自如、前后运动,此处的拖链及真空管并非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其均可采用普通或标准件即可,在此并不作任何限制。该真空管2至少设置于拖链I 一侧,该管夹组件3对应真空管2配置;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2为两条,其分别固定于拖链I的两侧,所述管夹组件3为若干组,其沿真空管2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该管夹组件3包括有内管夹31、外管夹32及用于连接内管夹31、外管夹32的螺钉33、螺母34,该内管夹31安装于拖链I上,该内管夹31、外管夹3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311和第二连接螺孔321,该螺钉33螺合连接于第一连接螺孔311、第二连接螺孔321内并由螺母34锁固定位;经螺钉33、螺母34连接后的内管夹31、外管夹32内部围合形成有限位腔,前述真空管2穿过该限位腔内部。该内管夹31、外管夹32均为C形结构,且内管夹31、外管夹32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两者围合形成的限位腔为圆形结构,前述真空管2被内管夹31、外管夹32紧夹于限位腔内;前述螺钉33、螺母34分别针对内管夹31、外管夹32的上下端设置。装配时,先将内管夹31安装于拖链I上,放置好真空管2后再将外管夹32对应内管夹31锁固于真空管2外侧。接着,前述内管夹31于拖链I上的安装方式大致描述如下:如图3和图4所不,该拖链I上开设有第一锁固孔,所述内管夹31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锁固孔,设置有锁固螺钉35穿过第一、二锁固孔并其末端螺合有锁固螺母36,其中,该内管夹31之对应限位腔的内侧凹设有凹槽312,该锁固螺母36完全沉于该凹槽312内;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该内管夹31外侧形成有凸台313,前述第二锁固孔贯通式设置于凸台313内部,该凸台313外侧面与内管夹31外侧面之间形成有斜向加强筋314,以增加内管夹31零件及整个管夹组件30的结构刚性。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管夹组件的设置实现真空管固定于拖链上,该管夹组件包括有内管夹、外管夹及用于连接内、外管夹的螺钉螺母,装配时,先将内管夹安装于拖链上,放置好真空管后再将外管夹对应内管夹锁固于真空管外侧,该管夹组件加工简单、装配方便、工作寿命长、工作稳定性好,且其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应用;以及,其内管夹、外管夹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其整体重量轻,便于拖链长时间快速运转;并且,该内管夹设置有加强筋,增加了内管夹零件及整个管夹组件的结构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拖链、真空管和管夹组件,该真空管至少设置于拖链一侧,该管夹组件对应真空管配置;该管夹组件包括有内管夹、外管夹及用于连接内、外管夹的螺钉螺母,该内管夹安装于拖链上,该内、外管夹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二连接螺孔,该螺钉螺合连接于第一、二连接螺孔内并由螺母锁固定位;经螺钉螺母连接后的内、外管夹内部围合形成有限位腔,前述真空管穿过该限位腔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链上开设有第一锁固孔,所述内管夹上对应开设有第二锁固孔,设置有锁固螺钉穿过第一、二锁固孔并其末端螺合有锁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材加工中心的拖链真空管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拖链、真空管和管夹组件,该真空管至少设置于拖链一侧,该管夹组件对应真空管配置;该管夹组件包括有内管夹、外管夹及用于连接内、外管夹的螺钉螺母,该内管夹安装于拖链上,该内、外管夹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二连接螺孔,该螺钉螺合连接于第一、二连接螺孔内并由螺母锁固定位;经螺钉螺母连接后的内、外管夹内部围合形成有限位腔,前述真空管穿过该限位腔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秋月尹志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南兴家具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