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3871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0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采气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上垂直方向设有与腔体相通的入口径向管,所述腔体内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螺旋状,以腔体轴心为中心螺旋上升,所述腔体沿轴向方向一侧设有与腔体同轴相通的出口轴向管,另一侧与盲板连接;所述入口径向管的一侧内壁与同侧腔体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槽起点为腔体和入口径向管连接处,终点为腔体与出口轴向管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靠气井自身能量,辅助排除管线内的积液,防止地面管线冻堵,为气井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田采气
,具体涉及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用于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管线积液的排放。
技术介绍
长庆气田北部属鄂尔多斯高原,沙漠与草原相间分布,冬季温度很低,常常伴随大风,采气管线容易受大风影响而埋深不够,加之气井产量低,地面管线容易出现冻堵现象;南部为黄土高原,沟谷纵横,山大沟深,地面管线起伏很大,管线低洼处容易形成积液,冬季容易形成冻堵。目前,冬季防止地面管线冻堵的技术主要是通过井口加注水合物抑制剂,气田南部通过集气站内高压泵加注,高压泵需要外加电源,能耗高;气田北部地面管线通过车载泵定期给易冻堵管线加注,需要配备卡车一辆及操作人员2名,而且水合物抑制剂多数具有毒性,加注水合物抑制剂的气井产出水需要处理后才能回注地下,多增加了一套处理工序。为了节能降耗,需开发了一种依靠气井自身能量,可以辅助排除管线积液的装置,可以有效防止地面管线冻堵,为长庆气田冬季供气高峰期气井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依靠气井自身能量,可以辅助排除管线内的积液,防止地面管线冻堵,为气井稳产提供技术支撑。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上垂直方向设有与腔体相通的入口径向管,所述腔体内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螺旋状,以腔体轴心为中心螺旋上升,所述腔体沿轴向方向一侧设有与腔体同轴相通的出口轴向管,另一侧与盲板连接;所述入口径向管的一侧内壁与同侧腔体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槽起点为腔体和入口径向管连接处,终点为腔体与出口轴向管连接处。所述腔体与出口轴向管之间设有加速筒,该加速筒为喇叭口状,大口径端与腔体连接且内径相同,小口径端与出口轴向管连接且内径相同。所述导流槽起点为腔体和入口径向管连接处,终点为腔体与加速筒连接处。所述腔体中心设有与芯轴,该芯轴与盲板连接。所述芯轴的长度大于腔体的长度,小于腔体和加速筒长度之和。所述芯轴由圆柱形和半球形连接组成,所述圆柱形长度与腔体长度相等。所述入口径向管和出口轴向管管径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螺旋形的流体携带着管内介质中的绝大部分液体,而大量的气体则沿螺旋体的中心流动输送,这种流动方式减少了介质相互之间的冲击和摩擦做功,大大降低了管道的总体能耗,同时依靠气井自身能量,辅助排除管线内的积液,防止地面管线冻堵,为气井稳产提供技术支撑。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本技术的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中:1、入口径向管;2、腔体;3、加速筒;4、出口轴向管;5、盲板;6、芯轴;7、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解决冬季地面管线冻堵的技术问题,同时实现节能降耗,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2、3、4、5所示的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包括腔体2,腔体2上垂直方向设有与腔体2相通的入口径向管1,腔体2内壁设有导流槽7,导流槽7为螺旋状,以腔体2轴心为中心螺旋上升,腔体2沿轴向方向一侧设有与腔体2同轴相通的出口轴向管4,另一侧与盲板5连接;入口径向管I的一侧内壁与同侧腔体2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腔体2与出口轴向管4之间设有加速筒3,该加速筒3为喇叭口状,大口径端与腔体2连接且内径相同,小口径端与出口轴向管4连接且内径相同。该导流槽7起点为腔体2和入口径向管I连接处,终点为腔体2与加速筒3连接处。腔体2中心设有与芯轴6,该芯轴6与盲板5连接。芯轴6的长度大于腔体2的长度,小于腔体2和加速筒3长度之和,芯轴6由圆柱形和半球形连接组成,圆柱形长度与腔体2长度相等。入口径向管I和出口轴向管4管径相同。本实施例中,入口径向管I的下端与腔体2的外壁垂直焊接,腔体2的另一侧与盲板5同轴心焊接,芯轴6垂直焊接在盲板5中心位置上,导流槽7以腔体2轴心为中心螺旋上升。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该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安装于采气管线后,流体从入口径向管I切着腔体2内壁流入,受到腔体2阻挡后,绕着芯轴6旋转后气液分离,液体沿着腔体2内壁导流凹槽7螺旋流动,气体在腔体2和芯轴6的间隙流动,经过加速筒3后,气液流速增加,将装置前的紊流流动转变为螺旋流动。流体介质通过该装置后,螺旋环状流体沿采气管线内最外侧流动,形成如同被拉伸的弹簧一样的形状,螺旋形的流体携带着管内介质中的绝大部分液体,而大量的气体则沿螺旋体的中心流动输送,这种流动方式减少了介质相互之间的冲击和摩擦做功,大大降低了管道的总体能耗。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螺旋形的流体携带着管内介质中的绝大部分液体,而大量的气体则沿螺旋体的中心流动输送,这种流动方式减少了介质相互之间的冲击和摩擦做功,大大降低了管道的总体能耗,同时依靠气井自身能量,辅助排除管线内的积液,防止地面管线冻堵,为气井稳产提供技术支撑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包括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上垂直方向设有与腔体(2)相通的入口径向管(1),所述腔体(2)内壁设有导流槽(7),所述导流槽(7)为螺旋状,以腔体(2)轴心为中心螺旋上升,所述腔体(2)沿轴向方向一侧设有与腔体(2)同轴相通的出口轴向管(4),另一侧与盲板(5)连接; 所述入口径向管(I)的一侧内壁与同侧腔体(2)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槽(7)起点为腔体(2)和入口径向管(I)连接处,终点为腔体(2)与出口轴向管(4)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与出口轴向管(4 )之间设有加速筒(3 ),该加速筒(3 )为喇叭口状,大口径端与腔体(2 )连接且内径相同,小口径端与出口轴向管(4)连接且内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7)起点为腔体(2 )和入口径向管(I)连接处,终点为腔体(2 )与加速筒(3 )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中心设有芯轴(6),该芯轴(6)与盲板(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6)的长度大于腔体(2 )的长度,小于腔体(2 )和加速筒(3 )长度之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6)由圆柱形和半球形连接组成,所述圆柱形长度与腔体(2)长度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径向管(I)和出口轴向管(4)管径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油田采气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上垂直方向设有与腔体相通的入口径向管,所述腔体内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螺旋状,以腔体轴心为中心螺旋上升,所述腔体沿轴向方向一侧设有与腔体同轴相通的出口轴向管,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线辅助排液装置,包括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上垂直方向设有与腔体(2)相通的入口径向管(1),所述腔体(2)内壁设有导流槽(7),所述导流槽(7)为螺旋状,以腔体(2)轴心为中心螺旋上升,所述腔体(2)沿轴向方向一侧设有与腔体(2)同轴相通的出口轴向管(4),另一侧与盲板(5)连接;所述入口径向管(1)的一侧内壁与同侧腔体(2)的内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槽(7)起点为腔体(2)和入口径向管(1)连接处,终点为腔体(2)与出口轴向管(4)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亚明付钢旦刘双全肖述琴杨旭东汪雄雄陈勇程小莉白晓弘田伟李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