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向军专利>正文

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3109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缸体的一侧连接缸筒,所述的缸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外部固定活塞,螺旋节流槽体旋紧在活塞杆尾端,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将缸筒分为缓冲腔和进回油腔,所述的缓冲腔和进回油腔之间为通流孔,螺旋节流槽体与缓冲腔的连接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左端设有浮动套,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右端设有浮动滑套,所述的浮动滑套与浮动套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缓冲装置不受活塞杆和缸筒的同轴度影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很好地保证了液压缸缓冲的正常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油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缸是液压装置中必不可少的执行元件。当液压缸内的活塞运动到行程终点时,会与端盖发生冲击,产生噪声,因此大部分液压缸在行程终点设有缓冲装置,特别是运动速度较高或运动部件质量较大时,更需防止和减少这种冲击,从而避免液压缸和驱动件造成损坏,同时也能降低活塞在改变运动方向时液体发出的噪音。这样就要求液压缸的缓冲既好用,又耐用。因为液压缸缓冲装置正常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是活塞杆和缸筒应具有较好的同轴度。这一同轴度是通过活塞杆和缸筒分别与前后端盖、活塞的间隙配合及各部件的形位公差来保证的,实践中由于设计、制造、装配、使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使这一同轴度难以控制。目前实际应用中均为恒节流型和变节流型的缓冲装置,采用的是节流口(或间隙)节流缓冲的原理,这样就经常发生拉伤、胶合的情况,更是存在着节流口径小、易堵塞、缓冲压力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挡板、螺旋节流槽体、浮动滑套、弹簧、浮动套、活塞、缸筒、活塞杆、进出油口、缸体,缸体的一侧连接缸筒,所述的缸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外部固定活塞,螺旋节流槽体旋紧在活塞杆尾端,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将缸筒分为缓冲腔和进回油腔,所述的缓冲腔和进回油腔之间为通流孔,螺旋节流槽体与缓冲腔的连接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左端设有浮动套,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右端设有浮动滑套,所述的浮动滑套与浮动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挡板的内端部通过轴用弹性挡圈轴向定位。所述的浮动滑套的内径与螺旋节流槽体的外径是小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缓冲装置不受活塞杆和缸筒的同轴度影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很好地保证了液压缸缓冲的正常稳定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轴用弹性挡圈1、挡板2、螺旋节流槽体3、浮动滑套4、弹簧5、浮动套6、活塞7、缸筒8、活塞杆9、进出油口 10、缸体11、缓冲腔a、进回油腔b、通流孔C。【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包括挡板2、螺旋节流槽体3、浮动滑套4、弹簧5、浮动套6、活塞7、缸筒8、活塞杆9、进出油口 10、缸体11,缸体11的一侧连接缸筒8,所述的缸筒8的内部设有活塞杆9,所述的活塞杆9的外部固定活塞7,螺旋节流槽体3旋紧在活塞杆9尾端,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3将缸筒8分为缓冲腔a和进回油腔b,所述的缓冲腔a和进回油腔b之间为通流孔C,螺旋节流槽体3与缓冲腔a的连接一端设有挡板2,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3的左端设有浮动套6,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3的右端设有浮动滑套4,所述的浮动滑套4与浮动套6之间设有弹簧。优选的,挡板2的内端部通过轴用弹性挡圈I轴向定位。优选的,浮动滑套4的内径与螺旋节流槽体3的外径是小间隙配合。工作原理:螺旋节流槽体3旋紧在活塞杆9尾端,轴用弹性挡圈I轴向将挡板2定位,浮动滑套4、浮动套6为耐磨材料制造的零件,在弹簧5的作用下分别与挡板2、活塞杆9尾部的端面贴合并限位,且浮套在螺旋节流槽体3上,浮动滑套4的内径与螺旋节流槽体3的外径是小间隙配合,通过先车削后磨削最后研磨来保证间隙和精度,并且浮动滑套4的右端面与缸体11阶梯凹孔肩部端面的配合由精加工来保证精度和间隙,属端面密封。螺旋节流槽体3左面与活塞7右端面留有间隙,螺旋节流槽体3上设有截面渐变的螺旋三角槽,并在尾端设计一缺口 c,作为通流口。图示为缓冲装置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此时,浮动滑套4在弹簧5和回油腔b的作用力下紧紧压靠在缸体11阶梯凹孔肩部端面上,形成端面密封,回油腔b内的油液无法顺利通过缓冲腔a经回油口 10回油,只能经过螺旋节流槽体3的螺旋三角槽和浮动滑套4与该套之间的间隙回油。随着活塞7的继续移动,弹簧5逐步压缩,而浮动滑套4 一直紧贴合在缸体11阶梯凹孔肩部端面上,由于节流的螺旋三角槽截面随着缓冲行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阻力作用逐渐增大,活塞7速度被减慢,缓冲作用均匀。当活塞7即将接近行程终点时,速度己经下降了很多,浮动滑套4的左侧已基本无压力,回油腔b内油液能够由浮动滑套4和螺旋节流槽体3的末端节流槽间隙回油,最后,活塞7的右端面接触缸体11,整个缓冲过程结束,液压缸制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缓冲装置不受活塞杆和缸筒的同轴度影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很好地保证了液压缸缓冲的正常稳定工作。【主权项】1.一种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挡板、螺旋节流槽体、浮动滑套、弹簧、浮动套、活塞、缸筒、活塞杆、进出油口、缸体,缸体的一侧连接缸筒,所述的缸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外部固定活塞,螺旋节流槽体旋紧在活塞杆尾端,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将缸筒分为缓冲腔和进回油腔,所述的缓冲腔和进回油腔之间为通流孔,螺旋节流槽体与缓冲腔的连接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左端设有浮动套,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右端设有浮动滑套,所述的浮动滑套与浮动套之间设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板的内端部通过轴用弹性挡圈轴向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浮动滑套的内径与螺旋节流槽体的外径是小间隙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缸体的一侧连接缸筒,所述的缸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外部固定活塞,螺旋节流槽体旋紧在活塞杆尾端,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将缸筒分为缓冲腔和进回油腔,所述的缓冲腔和进回油腔之间为通流孔,螺旋节流槽体与缓冲腔的连接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左端设有浮动套,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右端设有浮动滑套,所述的浮动滑套与浮动套之间设有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缓冲装置不受活塞杆和缸筒的同轴度影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很好地保证了液压缸缓冲的正常稳定工作。【IPC分类】F15B15-22【公开号】CN204312457【申请号】CN201420737793【专利技术人】杨向军, 李举林 【申请人】杨向军【公开日】2015年5月6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油用液压缸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挡板、螺旋节流槽体、浮动滑套、弹簧、浮动套、活塞、缸筒、活塞杆、进出油口、缸体,缸体的一侧连接缸筒,所述的缸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外部固定活塞,螺旋节流槽体 旋紧在活塞杆 尾端,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将缸筒分为缓冲腔和进回油腔,所述的缓冲腔和进回油腔之间为通流孔,螺旋节流槽体与缓冲腔的连接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左端设有浮动套,所述的螺旋节流槽体的右端设有浮动滑套,所述的浮动滑套与浮动套之间设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军李举林
申请(专利权)人:杨向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