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06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与空气制动器系统一起使用的可构造控制阀(100)。该控制阀包括:第一或顶部阀体部分、第二或底部阀体部分和用于将所述第一阀体部分(120)附接到所述第二阀体部分上的连接器。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可包括具有线性平移或者具有旋转平移的致动器或阀杆(116),且所述第二阀体部分可包括水平或垂直的阀口构型。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第二阀体部分协同作用以便提供所述阀体部分相对于彼此进行的完整的360°侧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在利用加压空气的车辆制动器系统中所使用的 阀,且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流向车辆制动器的加压空气流 量进行控制的控制阀
技术介绍
具有牵引车部分和拖车部分的大型商用组合车辆通常包括利用压 缩空气的车辆制动系统。空气制动器系统通常包括三种不同制动系统的组合工作制动器、停车制动器和紧急制动器。当驾驶员在正常驾 驶的情况下使用制动器踏板时,工作制动器系统启用和释放制动器。 当涉及到停车制动器控制时,停车制动器系统启用和释放停车制动 器。紧急制动器系统利用了工作制动器系统和停车制动器系统中的部 分从而在制动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停住车辆。 一些空气制动器系统包括允许操作者在独立于牵引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对位于车辆的拖车部分 上的工作制动器进行手动控制的控制制动器阀。这种控制阀在需要提 供手动控制的压力分级(pressure graduation)功能的情况下是特别 有用的。将拖车控制阀安装在不同车辆上通常涉及到可变的管道构型,且 对附接到控制阀上的气动管线进行适当定向可能涉及到使用具有垂直 取向阀口或水平取向阀口的阀体。此外,通常^皮附接到控制阀阀体上 的阀杆可被构造以便根据该岡所附接的仪表板或驾驶杆的布置而进行 线性平移或旋转平移。因此,将通常基于所涉及的车辆和系统而使用 至少四种不同阀杆/阀体组件中的一种阀杆/阀体组件。制造相同阀的 四种或多种型式是冗余且昂贵的;因此使得需要一种提供多种阀杆和 阀口构型且与多种车辆和制动器系统相兼容的控制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和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 施例提供了一种与空气制动器系统或其它类型的系统一起使用的可构 造控制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中的空气制动器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加压空气源;与所述加压空气源连 通的至少一个可构造控制阀;和与所述控制阀连通的至少一个制动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与空气制动器系统一起使用的可 构造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第一或顶部阀体部分;第二或底部阀体 部分;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岡体部分附接到所述第二阀体部分上的连接 装置。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包括具有线性平移的致动器或阀杆或者具有 旋转平移的致动器或阀杆,且所述第二阀体部分包括多种不同的阀口 构型。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第二阀体部分协同作 用以便提供所述阀体部分相对于彼此进行的完整的360。侧向旋转。根 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控制阀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将阀杆附接到第一阀体部分上并且利用连接器将所述第一阀体部分 附接到笫二阀体部分上。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第二阀体部分都适 于接收所述连接器,且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第二阀 体部分协同作用以便允许所述阀体部分相对于彼此进行旋转。在阅读并理解了对典型实施例进行的下列详细描述之后,本领域 技术人员将更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附加特征和方面。应该意识到,在不 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 因此,图和相关的描述应被视作在本质上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附图说明被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意性地示出 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典型实施例,且连同上面给出的一般描述和下 面给出的对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的一种典型空气制动器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包括具有线性平移的阀杆和具有水平取向阀口的阀体的本 专利技术的控制阀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阀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中示出了阀杆、 上部阀体部分、连接装置和下部阀体部分的相对位置;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阀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中示出了阀杆、上 部阀体部分、连接装置和下部阀体部分的相对位置; 图5A-5D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的上部阀体部分的两种可能的阀杆构 型以及控制阀的下部阀体部分的两种可能的阀口构型的透视图;和图6A-6C是本专利技术的阀的其它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中示出了用于将上部阀体部分附接到下部阀体部分上的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与空气制动器系统或其它系统一起使用的可 构造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中的空气制动器系 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加压空气源;与所述加压空气源连通的至 少一个可构造控制阀;和与所述控制阀连通的至少一个制动器。本发 明的另 一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与空气制动器系统一起使用的可构造控制 阀。该控制阀包括第一或顶部阀体部分;第二或底部阀体部分;和 用于将所述第一阀体部分附接到所述第二阀体部分上的连接装置。所 述第一阀体部分包括具有线性平移的阀杆或者具有旋转平移的阀杆, 且所述第二阀体部分包括多种不同的阀口构型。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 第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笫二阀体部分协同作用以便提供所述阀体部分相对于彼此进行的完整的360。侧向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 种用于组装控制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阀杆附接到第一阀体部分上 并且利用连接器将所述第一阀体部分附接到第二阀体部分上。所述第 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第二阀体部分都适于接收所述连接器,且所述连接 器与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第二阀体部分协同作用以便允许所述阀 体部分相对于彼此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各个部件通常是利用已知的制 造方法和技术制造出来的。现在参见附图,图1提供了典型的空气制动器系统10的简化示意 图,所述空气制动器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在该系统中,供应贮 存装置12通过管线14被连接至前部制动器贮存装置16且通过管线18 被连接至后部制动器f&存装置20。管线22和24分别将jj&存装置16和 20连接至脚阀26。管线22还将贮存装置16连接至控制阀28且管线24 通过双止回阀30将脚阀26连接至控制阀28。管线24还将脚阀26连 接至后部制动器38。管线32将双止回阀30连接至第二双止回阀34, 所述第二双止回阀与牵引车保护阀36连通。管线32还将双止回阀34 连接至脚阀26和前部制动器40。如图2所示,控制阀100的典型实施例包括阀杆110,所述阀杆可 包括线性平移阀杆(参见图5A)或旋转平移阀杆(参见图5B)。阀杆 110通过枢轴销152被枢转地附接到阀体上且通常可在第 一位置与第二 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且可通过扭簧170 (参见图2至图3)或其它偏置 构件将所述阀杆保持在一个位置或另一位置处。阀100还包括第一或 "上部"阀体部分120和可拆卸的第二或"下部,,阀体部分130。在如 图所示的典型实施例中,上部阀体部分120包括阀杆接收部分122、适 于接收用来将控制阀100安装到车辆驾驶室内的表面上的螺栓的多个 支座124、用于接收搭扣在上部阀体部分120上的盖的多个盖支座125、 包括用于接收沟槽销160的两个孔127的底部126,所述沟槽销与轴环 或凸缘132和沟槽133协同作用以便提供用于将上部阀体部分120附 接到下部阀体部分130上的连接装置(参见下面的描述)。如图2和图5C-图5D最佳示出地,下部阀体部分130通常包括用 于将阀连接至多种气动管线的多个阀口。设置在下部阀体部分130的 典型实施例上的多个岡口包括排出阀口 134、输送阀口 136和供应阀口 138。 一系列PTC (push to 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制动器系统,所述空气制动器系统包括:    (a)至少一个加压空气源;    (b)与所述加压空气源连通的至少一个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进一步包括:    (i)第一阀体部分;    (ii)第二阀体部分;    (iii)用于将所述第一阀体部分附接到所述第二阀体部分上的连接装置;并且    (iv)其中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阀体部分和所述第二阀体部分协同作用以便允许所述阀体部分相对于彼此进行旋转;和    (c)与所述控制阀连通的至少一个制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波比TG拉姆勒A马什
申请(专利权)人:奔迪士商业运输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