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297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用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叉车的行驶控制装置。这种叉车配有通过将负载升高或降低来执行负载装卸作业的装卸机构,以及产生用于行驶的驱动力的驱动电动机,且该电动机可以产生制动力。此装置配有用来探测电动机速度的传感器,座位开关,高度开关,负载传感器,以及控制部分。在电动机速度传感器探测到行驶状态的情形下,当座位开关探测到驾驶员已经离开座位时,控制部分使驱动电动机产生制动力,并且还根据装卸机构的高度和负载的重量改变制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来控制工业用车辆(例如叉车)的行驶控制装置。技术背景叉车在工厂建筑中作为一种常规工业用车辆在负载装卸作业(负 载起升和负载摆放作业)中被广泛应用。对于驾驶员,在驾驶这种叉 车车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装卸作业,因此,驾驶员有时会把车辆置于 静止状态。由此,最近投入实际使用的叉车已经安装了防止车辆在没 有驾驶员的情形下被开动的功能,此功能通过探测驾驶员是否已经离 开座位,并确定叉车是否处在空档状态(即使按下加速器踏板也不会 有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上的状态)来达成目的。例如,在日本公开的技术文献No. 2-51934中的叉车中,提供了一种用来探测驾驶员 是否坐在驾驶座位上的座位开关,并且在座位开关探测到驾驶员已经 离开座位的情形下,电磁阀的电力被切断,该电磁阀用于开关到变速 箱(离合器机构)的液压油流,变速箱连接到发动机。虽然日本公开的技术文献No. 2-51934的是有发动机的叉车, 对于电池驱动车辆(这种车辆有电池,在驱动电动机(driveniotor)动力 作用下行驶)也可以通过对电动机进行控制而具有如上述公布同样的 功能。例如,如日本公开的专利文献No. 2003-235114所述,上述控 制可根据情况包括再生制动。附带地,上述功能的想法,即在日本公开的技术文献No.被认为是在建筑物下,且车辆处于停止状态。因此,当叉车处于停止 状态时在驾驶员离开座位的情形下,可防止叉车移动,因为当驾驶员离开座位时即使方向杆(用来4吏叉车按照驾驶员的意愿向前或向后行 驶)被错误操作,叉车依然保持在空档状态。但是,如果叉车处在行 驶状态时驾驶员离开座位,则叉车会以空档行驶。处在这种状态的车 辆会自然降低速度,而因此,停车距离会变得很长。因而,对于电池驱动车辆,可以使用日本公开的专利文献No. 2003 -235114中的再生 制动器(regenerative brake),从而当叉车处在行驶状态时在驾驶员离开 座位的情形下,再生制动器使停车距离变短。但是,根据载荷状态不同,叉车的行驶时车辆稳定性有很大差异, 这从其应用方面的特点就可以看出来。例如,车辆的重心位置在载有 负载和未载有负载的状态之间会有变化,且因此,行驶时车辆稳定性 也有差异。在载有负载的状态下,根据负载的重量(负载重量),车 叉(fork)高度,车叉倾斜角度以及类似条件,行驶时车辆稳定性也有差 异。因此,如果车叉上放有负载,例如,在车叉被举得很高的状态下, 当驾驶员离开具有再生制动器的叉车座位时,所述再生制动器在驾驶 员离开时被应用,而因此,有降低行驶时车辆稳定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工业用车辆提供一种行驶控制装置,即使是 驾驶员在行驶状态下离开座位的情形下,该装置也可以通过制动减小 停车距离,同时防止行驶时车辆稳定性降低。为了达成前述目的,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工业 用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所述车辆配有装卸机构,该机构通过将负载 举高或放低来执行负载装卸作业,并且还有驱动机构,该机构产生用 于行驶的驱动力,并能够产生制动力。此装置包括用于探测车辆是否 处于行驶状态的行驶状态探测器,用于探测驾驶员是否已经离开车辆 驾驶员座位的离座状态探测器,用于探测装卸机构高度的高度探测 器,用于探测放置在装卸机构上负载重量的负载重量探测器,以及用 来在行驶时控制车辆的控制部分。在行驶状态探测器探测到行驶状态的情形下,当离座状态探测器4罙测到驾驶员已经离开驾驶员座位时, 控制部分使驱动机构产生制动力,并根据负载的高度和重量改变制动 强度。通过下列描述,加上通过范例显示本专利技术原理的附图,本专利技术的 其他方面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加上其目的及优势,通过参考对当前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可得到最好的理解,其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叉车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图1中叉车电气结构的方块图;图3是显示当图1的叉车向前行驶时负载,车叉高度以及车叉倾 斜角度与再生制动器制动强度之间关系的坐标图;图4是显示当图1的叉车向后行驶时负载和车叉高度与再生制动 器制动强度之间关系的坐标图;图5A是显示图1的叉车在车辆向前行驶时施加制动情形下叉车 状态的图示;图5B是显示图1的叉车在车辆向后行驶时施加制动情形下叉车 状态的图示;图6是显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负载,车叉高度和车叉倾斜角度与 再生制动器制动强度之间关系的坐标图;图7是显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负载,车叉高度和车叉倾斜角度与 再生制动器制动强度之间关系的坐标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到图5B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在如下描 述中,叉车10的驾驶员所面向的,叉车10的向前的方向(前进方向) 4皮定义为向前的方向。向后,向左,向右,向上以及向下的方向参考所述向前方向而定义。如图1所示,叉车10 (为工业用车辆)包括车体ll以及在车体11前部提供的负载装卸机构12。在车体11的中部有驾驶室13。电池 14和容纳电池14的电池罩15位于车体11的后部。驱动轮(前轮) 16位于车体11的前下部,而导向轮(后轮)17位于车体11的后下 部。车体11中容纳的驱动机构驱动电动机18 一皮连接到驱动專仑16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叉车10是电池驱动式叉车,当驱动电动机18 (由安 装在车体11中的电池14提供动力)的驱动力使驱动轮16旋转时, 车辆行驶。驱动电动机18还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当它起发电机作用 时,就产生再生制动力,从而使制动能够施加到叉车10上。负载装卸机构12如下所述。柱19被提供而竖立在车体11的前 部,且此柱19具有多级形式(在本实施例中为两级形式),由一对 位于左右两侧的外部柱体20和一对位于左右两侧的内部柱体21组 成。液压倾斜油缸22被连接到每个外部柱体20,使得外部柱体20可 以通过倾斜油缸22的运转而相对车体11向前或向后倾斜。液压提升 油缸23被连接到每个内部柱体21,使得内部柱体21可以通过提升油 缸23的运转在对应的外部柱体20内上下滑动。此外,车叉(装卸附 件)24和升降篮25 —起提供给柱19。升降篮25被提供给一对内部 柱体21,以便其可以上下移动。当车叉24 4产起摆放有负载的货盘(未 示出)时执行负载装卸作业(负载起升和负载摆放作业)。这样,当 内部柱体21在提升油缸23的驱动下沿外部柱体20上下移动时,车 叉24被和升降篮25 —起举起和放下。此外,车叉24在倾斜油缸22 的驱动下和柱19 一起倾斜(向前和向后)。驾驶室13配有驾驶员可以坐在上面的驾驶座位26。驾驶座位26 放置在电池盖15上方。当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位26上时,驾驶员位于 驾驶位置,并处在驾驶室13中。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位26上的状态是 就座状态,而驾驶员没有坐在驾驶座位26上的状态是离座状态(驾 驶员已经离开座位的状态)。此外在驾驶室13内驾驶座位26的前面还有驾驶杆27。方向盘28用来改变导向轮17的转向角度,它位于驾 驶杆27的上端。前向和后向杆(方向杆)29位于驾驶杆27的左侧,用它可以确 定车辆行驶的方向(车辆移动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前向和 后向杆29,"前向"和"后向"可被选择并确定为车辆行驶的方向。 通过操作,该前向和后向杆29可从空档位置向前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业用车辆(10)的行驶控制装置,所述车辆(10)配有装卸机构(12)以及驱动机构(18),所述装卸机构(12)通过将负载举起和放下来执行负载装卸作业,所述驱动机构(18)产生用于行驶的驱动力并能够产生制动力,所述行驶控制装置包括:    用来探测所述车辆(10)是否处在行驶状态的行驶状态探测器(39);    用来探测驾驶员是否已经离开所述车辆的驾驶座位(26)的离座探测器(35);    用来探测所述装卸机构(12)高度的高度探测器(36);    用来探测放置在所述装卸机构(12)上的负载重量的负载重量探测器(37);及    用来在行驶时控制所述车辆(10)的控制部分(32,33),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驶状态探测器(39)探测到行驶状态的情形下,当所述离座状态探测器(35)探测到驾驶员已经离开所述驾驶座位(26)时,所述控制部分(32,33)促使所述驱动机构(18)产生所述制动力,并根据所述高度和所述负载重量来改变制动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忠冈秀顺神谷利和深津利成伊藤嘉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