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晓强专利>正文

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204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修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是由下底板(1)、立柱杆(2)、上顶板(3)、固定套(4)、千斤(5)组成;采用上下固定方式进行修理,修复后的摩托车后减震器可达到新的后减震器的性能和效果,是人们理想的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车辆修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目前,国内现有的摩托车普遍在使用一年左右后,因为负荷较大,会出现后减震器漏油或其它组件损坏的现象,因无专门修理的工具,人们传统认为后减震器不能维修,只能采用更换新后减震器的方式来处理,这无疑给国家与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上下固定方式进行修理,将损坏的后减震器固定在该装置上进行修理,以克服上述不能修理的缺点。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是由下底板1、立柱杆2、上顶板3、固定套4、千斤5组成,特点在于下底板1的上面装有三个立柱杆2,三个立柱杆2的上面装有上顶板3,下底板1的平面上装有千斤5,千斤5的上面装有固定套4,上顶板3上开有十字槽和三个孔,立柱杆2的上端带有螺纹。采用本技术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可使修复后的后减震器,能达到新的后减震器的性能和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修理成本低,将会受到广大使用者欢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是由下底板1、立柱杆2、上顶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理摩托车后减震器的装置,是由下底板[1]、立柱杆[2]、上顶板[3]、固定套[4]、千斤[5]组成,其特征在于:下底板[1]的上面装有三个立柱杆[2],三个立柱杆[2]的上面装有上顶板[3],下底板[1]的上平面上装有千斤[5],千斤[5]的上面装有固定套[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孟晓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