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罐放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68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瓦湿压机真空罐放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真空罐放水阀,包括上阀组成、下阀组成及气缸,所述上阀组成通过基座与下阀组成连接,所述上阀组成包括上阀体以及上盖,在上阀体内设置有带阀头A的阀杆A,所述下阀组成包括下阀体以及下盖,在下阀体内设置有带阀头B的阀杆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带动设置有阀头的阀杆移动,使阀头与对应的阀密封垫配合形成密封结构,实现上阀组成和下阀组成的快速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将真空阀和放水阀相结合,利用电器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工作,完成放水阀和真空阀的快速切换,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磁瓦的生产质量,而且阀头和阀密封垫在磨损后,能通过气缸自动补偿,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磁瓦湿压机真空吸水罐放水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罐放水阀
技术介绍
目前瓦形磁体在机电行业被国内外广泛使用,湿压磁瓦规模也不断壮大,同时对磁瓦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真空罐放水阀是磁瓦湿压机真空吸水罐的一个重要部件,传统的真空吸水罐分别有真空气阀和放水阀,磁瓦湿压机在生产磁瓦过程中,利用真空通过真空阀的控制使真空罐内产生负压,利用负压将压制磁瓦时产生的水吸入真空吸水罐内,当罐内水达到一定时,通过放水阀和真空阀开关,将罐内的水放出,而这一动作是通过人工手动控制且难以实现自动化,放水时,压机需停止工作。若放水不及时,导致罐内水多,负压少,对压制磁瓦产生的水吸收不充分,影响磁瓦质量;若放水次数多,停机等待时间越长,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真空阀和放水阀相结合,快速实现放水阀和真空阀功能切换的真空罐放水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真空罐放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组成、下阀组成以及气缸,所述上阀组成通过基座与下阀组成连接;所述上阀组成包括上阀体以及上盖,在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隔板A,所述密封隔板A将上阀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A和下腔室A,所述上腔室A与入口接头A连通,所述下腔室A与出口接头A连通,在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带阀头A的阀杆A,所述阀杆A上端穿过上盖与气缸的驱动活塞杆连接,所述阀杆A下端的阀头A与设置在密封隔板A处的阀密封垫A对应,当所述阀头A与阀密封垫A紧密接触时,所述上腔室A和下腔室A断开,当所述阀头A与阀密封垫A分离时,所述上腔室A和下腔室A连通;所述下阀组成包括下阀体以及下盖,在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隔板B,所述密封隔板B将下阀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B和下腔室B,所述上腔室B与入口接头B连通,所述下腔室B与出口接头B连通,在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阀杆B,所述阀杆B上端穿过基座与阀杆A下端连接,所述阀杆B下端与阀头B连接,所述阀头B与设置在密封隔板B处的阀密封垫B对应,当所述阀头B与阀密封垫B紧密接触时,所述上腔室B和下腔室B断开,当所述阀头B与阀密封垫B分离时,所述上腔室B和下腔室B连通;所述阀头A与阀密封垫A紧密接触时,所述所述阀头B与阀密封垫B分离,所述阀头A与阀密封垫A分离时,所述阀头B与阀密封垫B紧密接触。本技术所述的真空罐放水阀,其所述上阀体由上腔体A和下腔体A组成,所述上腔体A、上盖以及密封隔板A共同形成上腔室A,所述上腔室A与设置在上腔体A上的入口接头A连通,所述下腔体A、密封隔板A以及基座共同形成下腔室A,所述下腔室A与设置在下腔体A上的出口接头A连通;所述下阀体由上腔体B和下腔体B组成,所述上腔体B、基座以及密封隔板B共同形成上腔室B,所述上腔室B与设置在上腔体B上的入口接头B连通,所述下腔体B、密封隔板B以及下盖共同形成下腔室B,所述下腔室B与设置在下盖上的出口接头B连通。本技术所述的真空罐放水阀,其所述阀密封垫A设置在密封隔板A上方并通过压板A固定,所述阀密封垫B设置在密封隔板B下方并通过压板B固定。本技术所述的真空罐放水阀,其所述阀头A的下端面和阀头B的上端面分别呈锥形面,所述阀头A和阀头B的锥形面分别与对应的阀密封垫中心通孔处配合形成密封结构。本技术所述的真空罐放水阀,其所述阀杆A穿过上盖处、上盖与阀杆A之间设置有防尘圈以及密封圈,在所述阀杆B穿过基座处、基座与阀杆B之间设置有防尘圈以及密封圈。本技术所述的真空罐放水阀,其所述阀头B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在阀杆B下端部。本技术所述的真空罐放水阀,其所述气缸通过衬垫以及螺杆安装在上阀体上,所述基座通过连接螺杆将上阀组成和下阀组成连接在一起。本技术通过气缸带动设置有阀头的阀杆移动,使阀头与对应的阀密封垫配合形成密封结构,实现上阀组成和下阀组成的快速开关。本技术结构新颖,将真空阀和放水阀合二为一,利用电器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工作,完成放水阀和真空阀的快速切换,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提闻了生广效率和磁瓦的生广质量。而且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气缸同时带动带阀头的阀杆工作,当长时间上下往复运行过程中导致阀头或阀密封垫磨损时,则不需要更换阀头或阀密封垫,而是通过气缸的充气量自动加大带阀头的阀杆的行程,使磨损后的阀头与阀密封垫保持关闭作用,并保证闭合时密闭要求,达到自动补偿、使用寿命长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中标记:1为气缸,2为基座,3为上盖,4为密封隔板A, 5为上腔室A, 6为下腔室A,7为入口接头A,8为出口接头A,9为阀头A,10为阀杆A,11为阀密封垫A,12为下盖,13为密封隔板B,14为上腔室B,15为下腔室B,16为入口接头B,17为出口接头B,18为阀杆B,19为阀头B,20为阀密封垫B,21为上腔体A,22为下腔体A,23为上腔体B,24为下腔体B,25为压板A,26为压板B,27为防尘圈,28为密封圈,29为锁紧螺母,30为衬垫,31为螺杆,32为连接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一种真空罐放水阀,包括上阀组成、下阀组成以及气缸1,所述气缸I通过衬垫30以及螺杆31安装在上阀组成上,所述基座2通过连接螺杆32将上阀组成和下阀组成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上阀组成包括上阀体以及上盖3,在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隔板A4,所述密封隔板A4将上阀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A5和下腔室A6,所述上腔室A5与入口接头A7连通,所述下腔室A6与出口接头A8连通,在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带阀头A9的阀杆A1,所述阀杆AlO上端穿过上盖3与气缸I的驱动活塞杆连接,所述阀杆AlO下端的阀头A9与设置在密封隔板A4处的阀密封垫All对应,所述阀密封垫All设置在密封隔板A4上方并通过压板A25固定,所述阀头A9的下端面呈锥形面,所述阀头A9的锥形面与阀密封垫All中心通孔处配合形成密封结构,当所述阀头A9与阀密封垫All紧密接触时,所述上腔室A5和下腔室A6断开,当所述阀头A9与阀密封垫All分离时,所述上腔室A5和下腔室A6连通;所述下阀组成包括下阀体以及下盖12,在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隔板B13,所述密封隔板B13将下阀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B14和下腔室B15,所述上腔室B14与入口接头B16连通,所述下腔室B15与出口接头B17连通,在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阀杆B18,所述阀杆B18上端穿过基座2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罐放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阀组成、下阀组成以及气缸(1),所述上阀组成通过基座(2)与下阀组成连接;所述上阀组成包括上阀体以及上盖(3),在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隔板A(4),所述密封隔板A(4)将上阀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A(5)和下腔室A(6),所述上腔室A(5)与入口接头A(7)连通,所述下腔室A(6)与出口接头A(8)连通,在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带阀头A(9)的阀杆A(10),所述阀杆A(10)上端穿过上盖(3)与气缸(1)的驱动活塞杆连接,所述阀杆A(10)下端的阀头A(9)与设置在密封隔板A(4)处的阀密封垫A(11)对应,当所述阀头A(9)与阀密封垫A(11)紧密接触时,所述上腔室A(5)和下腔室A(6)断开,当所述阀头A(9)与阀密封垫A(11)分离时,所述上腔室A(5)和下腔室A(6)连通;所述下阀组成包括下阀体以及下盖(12),在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密封隔板B(13),所述密封隔板B(13)将下阀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B(14)和下腔室B(15),所述上腔室B(14)与入口接头B(16)连通,所述下腔室B(15)与出口接头B(17)连通,在所述下阀体内设置有阀杆B(18),所述阀杆B(18)上端穿过基座(2)与阀杆A(10)下端连接,所述阀杆B(18)下端与阀头B(19)连接,所述阀头B(19)与设置在密封隔板B(13)处的阀密封垫B(20)对应,当所述阀头B(19)与阀密封垫B(20)紧密接触时,所述上腔室B(14)和下腔室B(15)断开,当所述阀头B(19)与阀密封垫B(20)分离时,所述上腔室B(14)和下腔室B(15)连通;所述阀头A(9)与阀密封垫A(11)紧密接触时,所述所述阀头B(19)与阀密封垫B(20)分离,所述阀头A(9)与阀密封垫A(11)分离时,所述阀头B(19)与阀密封垫B(20)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星胡其祥李元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京都龙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