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部件连接结构和交通工具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第一、第二部件彼此连接的部件连接结构。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该交通工具座椅包括椅背架和设置在该椅背架后侧的背板。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这样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椅背架、覆盖有蒙皮部件且固定于椅背架的缓冲垫以及固定于椅背架的背板。举例来说,与从缓冲垫后侧将背板与该缓冲垫的线缆部件连接在一起的部件连接结构一样,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背板包括多对将线缆部件夹持在上下方向上的挂钩。更具体而言,每对挂钩中的一个挂钩包括从该背板向前突出的第一柱状部以及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从该第一柱状部前端向下突出,并与该第一柱状部的宽度相同。每对挂钩中的另一个挂钩包括第二柱状部和第二卡合部。该第二柱状部从一个位置向前突出,所述一个位置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与上述第一柱状部的左右及上下方向错开。该第二卡合部从该第二柱状部的前端向上突出,并与该第二柱状部的宽度相同。此外,专利文献2披露了一种具有背板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该背板的上部包括临时将该背板连接于椅背架的挂钩,而该背板的下部包括将该背板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件连接结构,通过该部件连接结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被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第一板状部,其在第一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部件;第二板状部,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部件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的对面;第一卡合部,其在偏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的第一侧的位置上,以朝向所述第二板状部的方式突出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末端部;第二卡合部,其偏向和所述第一侧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一侧的第二侧的位置上,以朝向所述第一板状部的方式突出于所述第二板状部的末端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第一棒状部;所述第一棒状部设置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07 JP 2012-175448;2012.08.07 JP 2012-175441.一种部件连接结构,通过该部件连接结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被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第一板状部,其在第一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部件;第二板状部,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部件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对面;第一卡合部,其在偏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的第一侧的位置上,以朝向所述第二板状部的方式突出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末端部;第二卡合部,其偏向和所述第一侧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一侧的第二侧的位置上,以朝向所述第一板状部的方式突出于所述第二板状部的末端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第一棒状部;所述第一棒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其中,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棒状部延伸出的第二棒状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其外侧的外表面,而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位于其外侧的外表面,而所述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中的靠近所述第二棒状部的外侧的外表面被构造成斜面,且该斜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越向内侧延伸则其越位于第三方向上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分别设置有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脊部为肋,其中,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分别具有外表面,该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的外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外侧且通过所述肋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连接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壁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板状部对面的所述肋的一侧,并且,其中,所述肋和所述壁彼此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的孔。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连接结构,其中,进一步包括: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通过多个固定点固定在所述第三部件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板状部设置在两个相邻固定点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久津武志,伊泽启史,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