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旭榕专利>正文

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579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导向装置的直线形活动臂上设置有激光器,所述活动臂与支承臂上的曲线形导轨相交,并且与椭圆锥面吻合,所述激光器可发射出激光射映到行驶路面上形成圆弧形轨迹光线,可代表机动车的行驶轨迹,起提示导向作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目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它能确定具有导向装置的机动车在地球上的经度与纬度,宏观上确定机动车的位置。还有一种导向装置是一种红外线探测仪,它能通过智能系统探测出路面状况并很快在方向盘边的小显示屏显视出来。这两种导向装置都不能直观地指导驾驶员驾驶机动车,驾驶员要想安全驾驶机动车并按预定的轨迹行驶,就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及清醒的头脑。如果驾驶员具备熟练的技术并有丰富的经验,但驾驶机动车时由于情绪不佳、喝酒、疲劳等因素都会造成头脑不清、判断力下降,这时即使具备目前的导向装置依然非常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为导向装置虽然已提示前方有障碍物,但驾驶员头脑不清,判断力不准,机动车已不能按驾驶员设想的行驶轨迹行驶,因此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目前能够发射集中光束的仪器设备有很多,如激光器即激光发射器、手电筒等等都可发射出集中光束。在1999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周炳琨、姚敏言著的《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著名科学家谈激光技术》所述现在激光技术已飞速发展起来,激光具有高单色性,高相干性,高方向性,高强度和高亮度。还有手电筒在短距离内的方向性及亮度也比较好,目前,人们已经利用激光方向好的性能,发挥了很多用途,但激光器、手电筒等集中光束发射器在机动车领域还未发挥起应有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生产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能够很直观地提示驾驶员如何按理想的行车轨迹行驶。在驾驶同正常驾驶机动车或头脑不清、判断力下降时能起提示导向的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它包括外壳,设置有激光器的直线形的活动臂,带曲线形导轨的支承臂,所述活动臂一端与外壳相连,并且所述活动臂与支承臂的曲线形导轨相交并且相靠,所述支承臂可与驱动机构连接并根据机动车前轮的偏转角度朝固定方向相应平行移动一段距离,所述活动臂在支承臂的移动下延曲线形导轨作相应的移动,并可发射出激光射映到行驶路面上代表机动车的行驶轨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激光器射出的激光光线方向与所述活动臂的直线方向平行或重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曲线形导轨的曲线形状与用一平面穿过椭圆锥体的锥面后的截痕吻合,截痕可以是圆形的或者是椭圆形或双曲线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激光器的活动臂可以垂直或斜交所述支承臂所在的平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激光器的驱动机构上具有一个外边缘含有适应机动车前轮偏转角度的曲线的转轮,一个与转轮相靠的顶针以及一个固定设置在转轮上的转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设有激光器活动臂通过一连杆与一转轮外边相连接,转轮上有一马达,马达带动转轮转动并通过上述连杆带动所述的活动臂摆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导向装置内有与外壳相连的转轴,所述支臂可与步进电机联接绕上述转轴转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驱动机构可由步进电机驱动,通过传感器及控制电路向步进电机输入相应的电脉冲信号,通过带有与机动车前轮的偏转角度一一对应的输入曲线的转轮联接或直接与上述支承臂联接,驱动上述支承臂作与前轮转角相应的运动,这样,上述活动臂上的激光器射出的激光射映到行驶路面上就可代表机动车的行驶轨迹。同理,上述支承臂还可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定位满足活动臂上的激光器射出的激光射映到行驶路面上代表机动车的行驶轨迹。上述技术的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可根据机动车前轮的偏转角度发射出集中光束射映到行驶路面上代表机动车即将行驶的轨迹。因此,驾驶员可以很容易地直观判断机动车是否可以安全避开障碍物,如何按理想的轨迹行驶,这样在驾驶员头脑不清、判断力下降时可起到很好的提示导向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透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与外部驱动机构联系示意图。附图3、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安装与机动车后轮边侧时,前轮转角为45°时的示意图。附图5、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安装与机动车后轮边侧时,前轮转角为45°-B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包括圆柱体外壳1,设置有集中发束发射器2的直线形的活动臂3,带有曲线导轨4的支承臂5。所述活动臂3可与外壳1向内伸出的凸边7有一弹性连结点8,弹性连结点8能保证支承臂5在弹性连结点8时,所述活动臂3处在垂直于所述支承臂5的平面内。所述支承臂5紧贴外壳1,并通过连杆9及弹簧装置10与外壳1弹性连接,上述弹簧装置10能保证支承臂5不受外力时回到上述弹性连结点8处。所述支承臂5平行于外壳顶部11,连杆12一端穿过外壳顶部11的小孔13垂直固定在支承臂5上。连杆12可在外部驱动机构26作用下推动上述支承臂5平行于外壳1的顶部11作往返运动,当活动臂3与一个摆动机构25相联系时,如通过一连杆20与摆动机构25的转轮21外边相连接,转轮21上有一马达22,马达22带动上述转轮21转动并通过上述连杆20带动所述活动臂3延着支承臂5上的曲线形导轨4往返运动。所述的曲线形导轨4的曲线形状与用一平面穿过锥体的锥面的截痕吻合,截痕可以是圆形,玫瑰形或者其它形状的曲线形。另有一直线形连杆28穿过支承臂5上的圆孔27固定于外壳1上。圆孔27位于圆形的支承臂5的圆心处,圆形的支承臂5可紧贴圆柱形外壳1绕上述连杆28作转动。如图1所示连杆12的另一端紧靠在一驱动机构26的转轮14的外边缘19上,转轮14上有一转轴15,转轴15通过皮带16与机动车转向机构17联相联系,当机动车前轮18偏转时,转向机构17带动上述转轴15作机动车前轮18同样角度的偏转,并由此带动转轮14转动。转轮14转动又推动紧靠的连杆12,因为转轮14的外边缘19含有适应机动车前轮偏转角度的曲线,由此连杆12推动支承臂作一定距离的移动。如上述活动臂3在摆动机构25作用下,延着曲线形导轨4作往返运动。当支承臂5处于弹性连结点8处时,活动臂3在垂直于支承臂5的平面摆动,激光器2发射集中光束射映到地面上的轨迹是直线,当支承臂5向下移动时,活动臂3延着轨迹4作往返运动,集中光束发射器2放射集中光束射映到地面上的轨迹是曲线,上述曲线形导轨4的曲线形状是圆形时,激光器2放射集中光束射映到地面上轨迹是圆形。如图2所示,由于所述转轮14外边缘19含有适应机动车前轮的偏转角度的曲线,所以此时,激光器2发射集中光束射映到地面上的圆弧形轨迹线就可代表机动车即将行驶的轨迹线。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寻找支承臂5移动距离与机动车转角的关系。如图2所示,把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23安装在机动车27后轮转轴的侧边24处一定高度的车身上,并使支承臂所在平面平行于路面,而且曲线导轨4的曲线形状与圆形吻合,通过弹性连结点8位置的圆形曲线导轨的半径与所述机动车后轮转轴平行,并且曲线形导轨的开口向外,因此活动臂3可根据支承臂5移动的不同位置,作不同曲率的往复运动,所述激光器2发射集中光束射映到地面的轨迹是不同半径圆弧形。现在假设正常行驶时弹性连结点8离地面垂直距离为1H,如图3所示前轮最大转角A为45°时,24点有最小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外壳,设置有激光器的直线形的活动臂,带曲线形导轨的支承臂,所述活动臂一端与外壳相连,并且所述活动臂与支承臂的曲线形导轨相交并且相靠,所述支承臂可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根据机动车前轮的偏转角度朝固定方向相应平行移动一段距离,所述活动臂在支承臂的移动下延曲线形导轨作相应的移动,并可发射激光射映到行驶路面上代表机动车的行驶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榕
申请(专利权)人:吴旭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