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军锋专利>正文

机动车会车变光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579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夜间行车远近灯自动转换的控制装置。它包括光传感器,与光传感器相连的晶体三极管,以及受三极管集电极电流控制的并可控制远灯和近灯转换的继电器。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装配在机动车上后可减少司机夜间行车的操作程序,减轻疲劳,保证行车安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夜间行车近远灯自动转换的控制装置。众所周知,机动车辆夜间行驶时必须使用远灯照明,当会车时,经集约反射的远灯强光会使迎面会车的司机睁不开眼睛,这样势必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交通规则明确规定,在一定距离内,会车的双方车辆必须关闭远灯,直至会车完毕,方可远灯继续照明,所以现时夜间行车时会车的操作一方面给司机带来不便,容易给司机造成精神紧张、疲劳,另一方面亦因某些难以意料的因素以致产生事故。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会车变光自动控制装置,使机动车辆夜间会车时司机的远灯近灯自动转换,从而提高夜间会车时的行车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光传感器,与光传感器相连的晶体三极管,以及受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控制的并可控制远灯和近灯转换的继电器。采取以上措施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体积小,安装方便。能可靠地用于机动车会车时近远灯的自动控制,有效距离可达150米。在机动车上装置本技术,可减少司机夜间行车的操作程序,减轻疲劳,保证行车安全。下面再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参考附图1,机动车会车变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光传感器D1、三极管GB、继电器J、电容C及二极管D2。光传感器D1一般可以使用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阻,本实施例使用的是光敏二极管D1,光敏二极管D1的正向通过电阻R1、二极管D2与机动车蓄电池正极相连;反向通过开关K与三极管BG的基极相连;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线圈串联后与电容C并联,并接于二极管的反向。电容C为消除高压电容,容量为220μF左右;继电器J的常闭接点S1接在远灯W1上,常开触点S2接在近光灯上,机动车的蓄电池正极(附图中的+12V)接在继电器J的常闭、常开接点A上,这样就可使机动车不会车时,远灯W1可持续照明。光敏二极管D1装置在机动车外壳前部,应选择安装在能可靠地接受到对面会车车辆远灯光线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夜间行车使用本技术时,启合开关K,本技术进入工作状态。当正面有会车的远灯照射到D1时,只要光照度在50流明/米2以上,BG就有一个导通电压,经集电极放大输出,驱动继电器J工作,使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S1断开,常开触点S2闭合(接大灯近光)。双方会车过后,由于光敏二极管D1失去光照,其阻值近于无穷大,BG1失去导通电压而截止,继电器J停止工作,常闭触点S1复位,远灯恢复照明,从而达到本技术车辆交会时灯光自动转换之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会车变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光传感器D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与光传感器D1相连的晶体三极管BG,以及受三极管BG集电极电流控制的并可控制远灯W1和近灯W2转换的继电器J。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会车变光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与远近灯W1W2之间接有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正向与电源正极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夜间行车远近灯自动转换的控制装置。它包括光传感器,与光传感器相连的晶体三极管,以及受三极管集电极电流控制的并可控制远灯和近灯转换的继电器。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装配在机动车上后可减少司机夜间行车的操作程序,减轻疲劳,保证行车安全。文档编号B60Q1/14GK2391773SQ9921854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军锋 申请人:张军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会车变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光传感器D↓[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与光传感器D↓[1]相连的晶体三极管BG,以及受三极管BG集电极电流控制的并可控制远灯W↓[1]和近灯W↓[2]转换的继电器J。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张军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