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雄专利>正文

大型车辆用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460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大型车辆用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于一杆形外壳内至少分置有复数超音波检测器及一中央控制单元,该中央控制单元与一无线发射模块连接,当超音波检测器接收到反射的超音波信号并作转换处理后即由无线发射模块回传至车内的接收处理单元,由于复数超音波检测器置于杆体外壳内,并仅需以一条电源线与车体内部连接,故可非常方便地安装于大型车辆,并简化线路的布线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车雷达装置,尤指一种供大型车辆装设使用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倒车雷达装置并无依照车型不同,而制作不同型号的产品。而一般市售的倒车雷达产品的差异,可由使用的超音波检测器数量加以分别,如双检测器或四检测器的产品。一般小型车辆因为车宽较窄,故大概只要安装一组倒车雷达装置即可,而一般货车、公车等大型车辆因为车宽较小型车为宽,加上有效及安全检测考虑,都会加装数组倒车雷达。由于大多数的倒车雷达为有线式的传输,因而大型车在加装复数倒车雷达时,需有大把的电线或信号线连接至车内,而且车体亦需开上许多孔洞,装设也不方便。又,倒车雷达通常加装在车尾最尾端(保险杆),而大型车的保险杆通常离车体有一段距离,因此,若再采上述方式将复数倒车雷达装设于保险杆上,则会使得所有线路的局部外露,不但不美观且容易损坏。由上述说明可知,目前大型车辆对于加装倒车雷达仍有许多问题待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大型车辆用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可方便使用者自行安装,而且因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故可避免大量线路外露的问题。欲达到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包含有一杆形外壳,于一表面形成有一排复数孔洞;复数超音波检测器,固定设置于该杆外壳的对应的孔洞;一信号处理单元,设于杆形外壳内,与复数超音波检测器电连接,以取得各超音波检测器的信号及ID号码,并加以识别后转换成检测信号;一无线发射装置,与该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发射无线信号;上述倒车雷达是将复数超音波检测器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当信号处理单元接收超音波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时,会加以处理并由无线发射装置向车内的无线接收器发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倒车雷达仅有电源线需与车体连接,而大幅地减少线路布设的用量,此外,由于复数超音波检测器分置于杆形外壳上,在安装上,将杆形外壳直接装设固定于大型车辆的保险杆位置即可,相当方便。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撷取功能,即令上述的倒车雷达进一步包含有至少一影像撷取器,该影像撷取器连接至信号处理单元,并且同样设置于杆形外壳内,再对应其中一孔洞,借此,即可拍摄车后或车前方的影像,并且将影像信号输入至信号处理单元中,由信号处理单元透过无线发射装置发射至车内的无线接收器,当然无线接收器需进一步连接显示器,以播放无线传输影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配合无线接收器的一电路方块图。图2是无线接收器的一电路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份详细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超音波信号检测单元的详细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外观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份分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结合挂钩的一外观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装设于巴士的前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装设于大卡车的后视图。组件代表符号10倒车雷达装置11、11a、11b杆形外壳111长形开槽12穿孔13连接器14挂钩20中央控制单元21储存单元30超音波信号处理单元31处理器32超音波接收模块33信号放大器34数字模拟转换器 35超音波检测器40影像撷取器50RF发射模块60无线接收器61主控制器62储存单元63警报单元64显示单元65RF接收模块70保险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供大型车辆用装设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以方便使用者自行安装,并大幅减少线路与车体间布线问题。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倒车雷达装置10配合车内无线接收器60的方块图,其中该无线接收器60主要包含有(详细电路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一主控制器61,外接一储存单元62,用以储存各超音波检测器(图中未示)的ID号码;一RF接收模块65,连接于该主控制器61的输入端,以接收本专利技术所发射的无线检测信号;一警报单元63,连接于该主控制器61的输出端,受主控制器61控制发出警报,以提示驾驶者;及一显示单元64,设于主控制器61的输出端,受主控制器61驱动以显示影像。上述无线接收器60接收倒车雷达的检测信号,并透过主控制器61判断,若判断结果接近物体时,则会控制警报单元63发出警报。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部分详细电路图,其包含有一中央控制单元20,外接有一储存单元21,用以储存各超音波检测器的ID号码(详细电路图4所示);复数个超音波信号检测单元30,设于中央控制单元20的输入端,各个超音波信号检测单元30由一超音波检测器(图中未示)及一处理电路组成,该处理电路,如图4所示,包含有一处理器31、一超音波接收模块32、一放大器33及一模拟数字转换器34,该处理器31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20,将检测信号输入至中央控制单元20;及一RF发射模块50,与中央控制单元20的输出端连接,以将中央控制单元20输出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对无线接收器发出。又,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上述倒车雷达10还可连接一影像撷取器40,以设于中央控制单元20的输入端,以撷取影像后输入至该中央控制单元20,再由中央控制单元20处理后透过RF发射模块50至无线接收器60,显示于无线接收器60的显示器64上。又,该影像撷取器40可直接接线至无线接收器60,以透过无线接收器的显示器64播出。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说明,请参阅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部份,其主要由一个杆形外壳11组成,该杆形外壳11表面分别形成有复数穿孔12。其中复数超音波处理单元(图中未示)的复数超音波检测器35及影像撷取器40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穿孔12,以利于超音波检测器35的对外发射及影像撷取器40的影像摄取。请再参阅图6所示,上述杆形外壳11可由复数段长形壳体(未标号)组合而成,如图所示,共由三段长形壳体组成,各段长形壳体可分别容置上述部分倒车雷达电路,并将分开的部分电路通过连接器13予以电连接。又,该杆形外壳可为不同形状,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该杆形外壳11a、11b可为长矩形或圆柱形,且,各杆形外壳11a、11b开设有一轴向长形开槽111,其中,装设于杆形外壳的复数超音波检测器35及影像撷取器40的外壳,即可配合不同形状的杆形外壳,而能于杆形外壳中移动,因形成有轴向长形开槽111,故并不阻碍超音波检测器35信号发射,以及影像撷取器40撷取影像的范围,所以,该类杆形外壳11a、11b设计可供不同宽度尺寸的大型车辆自行调整使用。再如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装设于公车前保险杆70位置,只要将组合好的杆形外壳11以螺合或黏合方式固定于保险杆70上,再将电源线拉至车体内,即可使用,安装上相当方便。再请配合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于货车后尾端,由于部份货车尾端较高,若直接将本专利技术安装至其上,则难以检测到距离较近的车辆或障碍物。因此,本专利技术可配合一挂钩14(如图7所示),将杆形外壳11螺设或黏合于挂钩14的下端,再由挂钩挂14设于货车车尾上,使本专利技术装设位置下移,而可检测到较近的车辆或障碍物。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将倒车雷达的复数超音波检测器整合于一杆形外壳中,以方便固定于大型车辆的保险杆上,而且可提供较宽且安全的检测范围,又,该倒车雷达的信号传输方式采用无线传输,故可大幅简化线路,仅留一电源线路连接至车体内。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车辆用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杆形外壳,其前表面形成一排复数穿孔;一中央控制单元,设于该杆形外壳内;复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车辆用的无线传输式倒车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杆形外壳,其前表面形成一排复数穿孔;一中央控制单元,设于该杆形外壳内;复数超音波信号检测单元,设于杆形外壳内,而各超音波信号检测单元由一超音波检测器和一处理 电路组成,各超音波检测器对应于杆形外壳的穿孔;一RF发射模块,设于杆形外壳中,与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以将中央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转为无线信号发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