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加热粘油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221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运输原油用的内加热粘油罐车,它包括带有装油口和卸油口的罐体,其特征是:在罐体内设有加温管,与该加温管相连通的蒸汽入口、排气口、排水管置于罐体外部。利用置于罐体内的加温管替代原粘油罐车外设有的加温套,使加热在原油内部进行,蒸汽热量充分传递给原油,减少了热量损失,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可缩短加热时间。(*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原油运输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内加热粘油罐车。粘油罐车作为原油的主要运输工具被广泛使用,但到冬季因气温降低,原油凝固在罐体内部而无法卸出。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在罐车外部设有加温套,在冬季通过地面设施在加温套内通入蒸气加热,使原油受热变稀后卸出。但因加温套一半的面积暴露在大气中,使热量大量流失,故此既浪费能源,而且加热时间又长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节约能源,又可缩短加热时间的内加热粘油罐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带有装油口和卸油口的罐体,其特征是在罐体内设有加温管,与该加温管相连通的蒸汽入口、排气口、排水管置于罐体外部。本技术的优点是利用置于罐体内的加温管替代原粘油罐车外设有的加温套,使加热在原油内部进行,蒸汽热量充分传递给原油,减少了热量损失,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可缩短加热时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参考附图,本技术主要由罐体2和置于罐体内的加温管4构成。罐体2的上部和下部分设有装油口8和卸油口7,加热管4均匀分布在罐体2下半部内侧,与其相连通的蒸汽入口5、排气口1、排水管6置于罐体2外部,其工作原理为原油从装油口8装入罐体2内,运抵目的地后利用地面蒸汽设备将蒸汽通过蒸汽入口5通入加温管4,冷凝水经排水管6排出,部分蒸汽经排气口1排出,使加热装置处于常压下工作,加热达到规定温度后,到卸货地点将原油从卸油口7卸出。权利要求1.一种内加热粘油罐车,它包括带有装油口和卸油口的罐体,其特征是在罐体内设有加温管,与该加温管相连通的蒸汽入口、排气口、排水管置于罐体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热粘油罐车,其特征是加热管均均分布在罐体下半部内侧。专利摘要一种运输原油用的内加热粘油罐车,它包括带有装油口和卸油口的罐体,其特征是:在罐体内设有加温管,与该加温管相连通的蒸汽入口、排气口、排水管置于罐体外部。利用置于罐体内的加温管替代原粘油罐车外设有的加温套,使加热在原油内部进行,蒸汽热量充分传递给原油,减少了热量损失,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可缩短加热时间。文档编号B60P3/22GK2288873SQ9623929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恒基, 陈永明, 许平蒂 申请人:沈阳机车车辆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加热粘油罐车,它包括带有装油口和卸油口的罐体,其特征是:在罐体内设有加温管,与该加温管相连通的蒸汽入口、排气口、排水管置于罐体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基陈永明许平蒂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机车车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