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314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罐体底部的一对罐体鞍座,罐体鞍座的底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在车辆底架上的立板,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控制罐体鞍座垂向移动的垂向压板;罐体鞍座的底板通孔中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上、可控制罐体鞍座横向移动的横向挡板。并且,其中一个罐体鞍座底板两侧边与立板之间留有伸缩间隙,构成本连接装置的活动连接端。另一个罐体鞍座底板两侧边与立板紧密贴合,同时在该罐体鞍座底板两侧边还对称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上的纵向挡板,构成本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端。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有效避免罐体的附属固定部件或罐体本身被拉裂拉断,确保超低温液体运输罐车运行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罐车特别是运输超低温液体的铁路罐车,具体地指一 种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罐车分为无底架罐车和有底架罐车两种,主要用来运输轻油、粘 油、酸碱、液化气、粉末等货物。无底架罐车的罐体与支撑车辆的小底架 焊接在一起,靠罐体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货物的重量和车辆的纵向冲 击力。有底架罐车靠车辆底架来承受车辆的纵向冲击力,靠罐体本身的强 度和刚度来承受罐体内货物的重量,罐体与底架之间采用罐体鞍座和卡带 固定,罐体鞍座和底架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没有活动的空间。随 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运输液态氢气、液态氮气、液态氧气等超低 温液体,运输超低温液体的罐车通常采用特殊设计的夹层罐体,在装载超 低温货物后,罐体本身在冷却产生收縮和材料的冷脆性等因素作用下,是 不能频繁承受巨大车辆纵向冲击力的,必须采用底架结构来承受车辆的纵 向冲击力。目前,有底架结构的罐车其罐体鞍座和底架是固定连接的,没 有伸縮空间,罐体收缩后产生的应力有可能拉裂或拉断固定罐体的卡带、 鞍座、甚至罐体本身。因此,这种罐车的罐体与底架固定结构存在着很大 的安全隐患,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超低温液体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有效避免 罐体的附属固定部件或罐体本身被拉裂拉断、从而确保超低温液体运输罐 车运行安全可靠的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 包括固定在罐体底部的一对罐体鞍座,所述罐体连同一对罐体鞍座放置在 车辆底架上,所述罐体鞍座的底板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在车辆底架 上的立板,所述立板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一对垂向压板,所述垂向压板通 过连接螺栓与立板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垂向压板的压头与罐体鞍座的底板 侧边紧密压接配合,可以控制罐体鞍座的垂向移动。所述罐体鞍座的底板上对称开设有一对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上的横向挡板, 所述横向挡板正好嵌置在通孔内,可以控制罐体鞍座的横向移动。并且,设置在其中一个罐体鞍座底板两侧边的立板与罐体鞍座的底板 侧边留有伸縮间隙,当罐体装载低温液体时,罐体沿车辆纵向就会有微量 的收縮,该罐体鞍座可随罐体的收縮而相对于立板纵向移动,由此构成罐 体与底架连接装置的活动连接端。而设置在另一个罐体鞍座底板两侧边的 立板与罐体鞍座的底板侧边紧密贴合,同时在该罐体鞍座的底板两侧边对 称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上的纵向挡板,所述纵向挡板的端部与该罐体鞍 座的底板侧边紧密贴合,该罐体鞍座受限于立板和纵向挡板而不能纵向移 动,由此构成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端。本技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其一,罐体鞍座与车辆底架釆用 垂向压板、横向挡板、以及纵向挡板固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牢固可 靠;其二,垂向压板与固定在车辆底架上的立板釆用螺栓连接,车辆检修 时可方便罐体拆卸,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三,罐体鞍座与车辆底 架的连接采用固定端限位连接和活动端伸縮连接相结合的形式,在罐体装 载低温液体时,活动端的罐体鞍座可随罐体的伸縮而纵向移动,从而可有 效防止罐体收縮产生的应力拉裂罐体或罐体鞍座,确保超低温液体运输罐 车运行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种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的安装方位和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3为图2所示连接装置的活动连接端放大结构示意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为图2所示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端放大结构示意图6为图5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包括分别焊接固定在罐体 l底部前、后方位上的两个罐体鞍座2,罐体1连同前、后两个罐体鞍座2直接放置在车辆底架4上。在前、后两个罐体鞍座2的底板两侧边对称设 置有两对焊接在车辆底架4上的立板7,每个立板7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 一对垂向压板6,该对垂向压板6通过连接螺栓9与立板7紧密贴合固定,该对垂向压板6的压头与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压接配合,以确保罐 体鞍座2不能在垂直方向窜动。在前、后两个罐体鞍座2的底板上对称开 设有一对矩形通孔11,矩形通孔11中设置有焊接在车辆底架4上的横向 挡板8,横向挡板8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横向挡板8的端部正好稳定地嵌 置在矩形通孔11内,以确保罐体鞍座2不能相对于车辆底架4产生横向位 移。并且,布置在前方位的罐体鞍座2及其周边的立板7、垂向压板6和 横向挡板8构成本连接装置的活动连接端3,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 活动连接端3,罐体鞍座2底板两侧边与立板7之间设计有一定的伸縮间 隙S,根据罐体规格尺寸的不同,伸缩间隙S的较好设计值在5~15mm之 间,使罐体鞍座2可以沿车辆纵向位移5~15mm。这样,当罐体1装载超 低温液体时,活动连接端3处的罐体鞍座2可随罐体1的收縮而纵向移动, 从而防止罐体1收缩产生的应力拉裂罐体或罐体鞍座。而布置在后方位的罐体鞍座2及其周边的立板7、垂向压板6和横向 挡板8构成本连接装置的固定连接端5,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固定 连接端5,罐体鞍座2底板两侧边与立板7之间紧密贴合,没有伸缩间隙。 同时在该罐体鞍座2的底板两侧边对称设置有数对固定在车辆底架4上的 纵向挡板10,纵向挡板10的端部与该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贴合, 从而可以将罐体1的纵向位移控制在5 15mm的合理设计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罐体(1)底部的一对罐体鞍座(2),罐体(1)连同一对罐体鞍座(2)放置在车辆底架(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鞍座(2)的底板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在车辆底架(4)上的立板(7),所述立板(7)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一对垂向压板(6),所述垂向压板(6)通过连接螺栓(9)与立板(7)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垂向压板(6)的压头与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压接配合;所述罐体鞍座(2)的底板上对称开设有一对通孔(11),所述通孔(11)中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4)上的横向挡板(8),所述横向挡板(8)正好嵌置在通孔(11)内;并且,设置在其中一个罐体鞍座(2)底板两侧边的立板(7)与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留有伸缩间隙(δ),设置在另一个罐体鞍座(2)底板两侧边的立板(7)与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贴合,同时在另一个罐体鞍座(2)的底板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4)上的纵向挡板(10),所述纵向挡板(10)的端部与该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贴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通孔(11)中的横向挡板(8)的数量为两块。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其中一个罐体鞍座(2)的底板两侧边与立板(7)之间的伸縮 间隙(S )为5~15mm。专利摘要一种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罐体底部的一对罐体鞍座,罐体鞍座的底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在车辆底架上的立板,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控制罐体鞍座垂向移动的垂向压板;罐体鞍座的底板通孔中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上、可控制罐体鞍座横向移动的横向挡板。并且,其中一个罐体鞍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罐车罐体与底架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罐体(1)底部的一对罐体鞍座(2),罐体(1)连同一对罐体鞍座(2)放置在车辆底架(4)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鞍座(2)的底板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两对固定在车辆底架(4)上的立板(7),所述立板(7)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一对垂向压板(6),所述垂向压板(6)通过连接螺栓(9)与立板(7)紧密贴合固定,所述垂向压板(6)的压头与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压接配合;所述罐体鞍座(2)的底板上对称开设有一对通孔(11),所述通孔(11)中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4)上的横向挡板(8),所述横向挡板(8)正好嵌置在通孔(11)内;    并且,设置在其中一个罐体鞍座(2)底板两侧边的立板(7)与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留有伸缩间隙(δ),设置在另一个罐体鞍座(2)底板两侧边的立板(7)与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贴合,同时在另一个罐体鞍座(2)的底板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固定在车辆底架(4)上的纵向挡板(10),所述纵向挡板(10)的端部与该罐体鞍座(2)的底板侧边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平王高崔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