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尚刚专利>正文

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049 阅读:8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含有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安装在坐垫或座椅上或者内部,制冷制热装置与冷热传导优良材料制成的面料相贴合,面料设在坐垫或座椅表面,与人体直接接触,成为制冷制热载体。本技术是针对人体坐在现有空调座椅上无法全面制冷,而改善可以达到臀部和腰部所需制冷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家居、休闲、办公等座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坐垫或座椅,特别是一种接触型制冷制 热汽车坐垫或座椅。技术背景现有汽车制冷制热坐垫或座椅采用的是送风模式,送风口位于座 椅和靠背两侧。由于座椅的局限和人体的坐姿关系,易产生堵塞送风 口,而失去作用;另外,现有的技术根本不能改善人体坐在座椅中同 时需要制冷的部位即臀部和腰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人体坐在座椅上(特别是用发泡棉等填充的软性座 椅,其面料为布或皮制成,不透风、不透气,且保温),而完善现有 空调无法达到臀部和腰部所需制冷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家 居、休闲、办公等座椅。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 垫或座椅,含有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安装在坐垫或座椅上或 者内部;制冷制热装置与传导优良的材料的面料相贴合,面料设在坐垫或座椅表面,与人体直接接触,成为制冷制热载体。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4坐垫或座椅的面料为铝合金板或软质材料。面料还可以为袋状型,其 内加充液体传导介质。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面料设有一个支撑 盒,吸热器安装在支撑盒内。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的制冷 制热装置由硅胶座、吸热器、半导体制冷片、防潮海绵、支撑盒、铝 合金板、导热液管、压縮器与散热器组成。吸热器安装于硅胶座上、 半导体制冷片贴装于吸热器上面、防潮海绵,套于半导体制冷片四周 侧面、铝合金板组装于支撑盒上并与上述四组件组装于一起;半导体 制冷片还与外接电源连接;吸热器一端通过导热液管连接散热器,另 一端也通过导热液管连接压縮器;散热器与压縮器同样通过导热液管 连接于一起。本技术制冷制热装置中的压縮器由定位腔、止流阀、半齿 齿轮、齿条箱、压缩腔、轴和固定片构成。止流阀分别装于齿条箱和 一定位腔内;两定位腔中间装有一个齿条箱和两个压縮腔;轴穿过齿 条箱的轴孔用两定位腔固定;另-,由和半齿齿轮分别组装于齿条箱的 另两侧;注半齿齿轮一半有齿, 一半无齿;无齿端不接触齿条箱的 齿条,为无为端。驱动用的马达通过半齿齿轮与制冷制热装置连接。 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的压縮器上的压缩腔为软质材 料,其装于齿条箱两侧,为折叠形状,为-闭一张状态可伸缩。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完善现有空调无法达到人体坐姿时臀部和腰部所需的制冷。(2) :制冷速度快,无需调节空气,采用传导优良的材料为坐垫或座椅的面料,直接与人体接触。(3) :采用硅胶作为半导体制冷组合件座,支撑合平衡制冷片上 下组合件的吻合,降低因挤压造成制冷片破碎问题。(4) :安装简便,汽车用时无需改变车内任何结构。(5) 压縮器优点1:马达轴分离于压縮腔外,腔内无驱动体,彻 底解决压縮腔密封问题;2:两个压縮腔一闭一张无需排空;3:结构 简单,无振动;4:试用于任何压縮领域。附图说明图l为制冷制热装置示意图。图2为压縮器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制冷制热装置中吸热器2安装在硅胶座1上、半导 体制冷片3涂上导热脂辅料后,平贴于吸热器2上方,防潮海棉4, 套在半导体制冷片3四周侧面;用支撑盒5盖住硅胶座K吸热器2、 半导体制冷片3、防潮海棉4等以上组合件;铝合金板6扣装在支撑 盒上,铝合金板6下部并紧贴半导体制冷片3上面;吸热器2—端用 导热液管7连接散热器8,另一端用导热液管7连接压縮器9;最后 用导热液管7将散热器8和压縮器9连接。半导体制冷片3还与外部 电源连接。如图2所示压縮器9具有两个定位腔10、压縮腔16。止流阀 11分别装于齿条箱14和一定位腔10内;把一定位腔10与一压縮腔 16的一端用一固定片12固定,压縮腔16的另一端与齿条箱14也用一固定片12固定;齿条箱14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压縮腔16用一固定片12固定,压縮腔16的另一端与另一定位腔10用固定片12固定;将轴穿过齿条箱14的轴孔用两定位腔10固定;把另一轴和半齿齿轮13分别组装于齿条箱14的另两则中的平衡槽和平行齿条内。外部马 达通过带动半齿齿轮13驱动压縮器9。压縮器9中齿条箱14的两端各连接一压縮腔16, 一闭一张;此 组合悬挂于轴上;齿条箱14另一侧自有两条平行齿条,齿条内安装 一半齿齿轮13。半齿齿轮13首先与其中一条齿条工作,传动齿条箱 随轴向运动;当半齿齿轮齿数行完时,其己接触到另一条平行的齿条, 传动齿条箱14随轴向返回,压縮完成。继续工作,达到循环压縮。通电后,半导体制冷片3会产生发热端和制冷端,制冷端与铝合 金板或热传导优良的软质材料制成的面料相贴合;发热端与吸热器2 连接,吸热器2通过压縮器9与散热器8将发热端热量导出,产生温 差,达到制冷;制热时,只需要将与半导体制冷片3连接的电源正负本技术的铝合金板6还可以用硅胶材料或PVC等软质材料 或者水袋等制品取代。这里需要指出尽管对本技术的特征及其优势已经描述了很 多,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而所有这些 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含有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安装在坐垫或座椅上或者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与冷热传导优良材料制成的面料相贴合,面料设在坐垫或座椅表面,与人体直接接触,成为制冷制热载体。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其特征在 于所述与制冷制热装置贴合的面料为铝合金板。3、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其特征在 于所述与制冷制热装置贴合的面料为软质材料。4、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其特征在 于所述与制冷制热装置贴合的面料为袋状型,其内加充液体传导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 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由吸热器、导热液管、散 热器与压缩器组成;所述的面料还含有一个支撑盒;吸热器设在 支撑盒内,吸热器一端通过导热液管连接散热器,另--端也通过 导热液管连接压縮器,散热器与压縮器也通过导热液管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吸热器下部还设有硅胶座、上部为半导体制冷片、防 潮海棉,与面料紧密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吸热器上且与外 部电源连接,且四周套有防潮海绵,吸热器安装在硅胶座上。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压縮器由定位腔、止流阀、半齿齿轮、齿条箱、压縮 腔、轴构成;止流阀分别装于齿条箱和一个定位腔内;两定位腔 中间装有两个压縮腔和一个齿条箱,轴穿过齿条箱的轴孔用两个 定位腔固定;另一轴和半齿齿轮分别组装于齿条箱另两侧的平衡 槽和平行齿条内。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半齿齿轮一半有齿, 一半无齿;马达通过半齿齿轮与 制冷制热装置连接。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压縮器上的压縮腔为软质材料,装于齿条箱两侧,为 折叠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含有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安装在坐垫或座椅上或者内部,制冷制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含有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安装在坐垫或座椅上或者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与冷热传导优良材料制成的面料相贴合,面料设在坐垫或座椅表面,与人体直接接触,成为制冷制热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尚刚
申请(专利权)人:邓尚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