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95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6:45
为了不需要监视漏油和液压下降等,并以低廉的制造成本来制造质量稳定的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造粒机具有:模板部,用于挤压树脂材料;水室部,将从该模板部挤压出的树脂材料在水中冷却并且进行切削,其中,水室部和模板部中的任一方能够相对于另一方接近和分离,上述造粒机设置有:锁定机构,将模板部和水室部在连结位置锁定;和夹持机构,产生将通过锁定机构锁定在连结位置的模板部和水室部相互拉近的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粒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混合造粒装置的造粒机,特别涉及造粒机中的模板部与水室(水室部)的紧固技术。
技术介绍
在连续混合机等树脂混合设备中设置有将混合而得的树脂材料加工成颗粒的造粒机。例如,日本特开2010-162829号所示的造粒机为如下结构:沿着熔融的树脂材料流动方向位于树脂混合设备的下游侧,将从上游侧的树脂混合设备流出来的熔融的树脂材料引导至模板部。在模板部形成有多个能够挤压树脂材料的贯通孔(树脂孔),树脂材料被从这些多个贯通孔挤压成细棒状。另外,造粒机在该模板部的侧方以与模板部连结的状态具有水室部。该水室部的与模板部面对的一侧呈凹状地凹陷,该凹状的部分为对从模板部挤压出的树脂材料进行冷却的水室。在该水室部的水室内设置有用于切割从模板部挤压出的树脂材料的切削刃(刀),对树脂材料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是循环的。该切削刃使用马达等绕朝向水平方向的轴旋转自如,通过使用绕轴旋转的切削刃来切割从模板部挤压出的树脂材料,来成形与所希望的长度一致的树脂材料的颗粒。另外,在上述的现有的造粒机中,考虑到维护水室内的情况,使水室部与模板部能够彼此离开。因此,在该造粒机中设置有将模板部和水室部在连结位置锁定的机械式锁定机构,以使模板部与水室部不会从彼此连结的位置分离。另外,在该造粒机中设置有以将水室部和模板部彼此拉近在一起的方式按压水室部和模板部的液压式的夹持机构,以使设置于水室部的切削刃以预定的力按压在模板部。另外,在维护水室内时,使由夹持机构施加的按压力为零,然后使锁定机构为解锁状态。这样,能够将水室部与切削轴、接头、马达等一起装载到由轨道引导的台车等上而从模板部离开,在水室部与模板部之间确保作业空间,还能够充分地维护水室内。但是,上述的设置于现有的造粒机的液压式的夹持机构除了维护时之外,需要始终将模板部和水室部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侧持续按压,以使不会因水室内的水压和树脂压力等外力而离开。也就是说,由于在用于夹持机构的液压加压源中使用了液压泵等,因此需要液压泵的连续运转,容易使造粒机的运行成本高涨。另外,当在夹持机构中使用液压缸等时,由于液压缸中伴随有某种程度的漏油和液压下降等,因此需要频繁地监视漏油和液压下降等,造粒机的装置构成容易变得复杂。另外,当在夹持机构中使用液压时,在施加到沿周向具有多个的液压缸的液压因某种原因而变动的情况下,切削刃对模板部的按压力变得不均匀,切削刃相对于模板部的接触方式发生变化,也可能对颗粒的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粒机,通过具有不需要监视漏油和液压下降等且以稳定的力来紧固模板部与水室部的技术,能够以低廉的制造成本来制造质量稳定的颗粒。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手段。即,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具有:模板部,用于挤压树脂材料;和水室部,将从上述模板部挤压出的树脂材料在水中冷却并且进行切削,其中,上述水室部和上述模板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相对移动,以使上述水室部和上述模板部处于位于连结位置的状态和从上述连结位置分离的状态,上述造粒机设置有:锁定机构,将上述模板部和上述水室部在上述连结位置锁定;以及夹持机构,产生将通过上述锁定机构锁定在上述连结位置的上述模板部和上述水室部相互拉近的磁力。优选的是,上述夹持机构可以具有设置于上述模板部和上述水室部中的任一方并在与另一方之间产生磁力的电磁铁。优选的是,上述夹持机构可以沿着上述水室部的外周具有多个电磁铁。优选的是,上述电磁铁可以构成为能够调节所产生的磁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不需要监视漏油和液压下降等,且能够以稳定的力来紧固模板部与水室部。因此,能够以低廉的制造成本制造质量稳定的颗粒。附图说明图1是从正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造粒机的图。图2中,(a)表示锁定机构和夹持机构正在动作的造粒机,(b)表示锁定机构和夹持机构非动作(解锁状态)的造粒机,(c)表示水室部与模板部为分离状态的造粒机。图3是从模板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室部的侧视图。图4中,(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造粒机的主视图,(b)是从模板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造粒机的侧视图。图5中,(a)是从正面观察现有的造粒机的图,(b)是现有的造粒机的夹持机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1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造粒机1具有模板部2,模板部2由挤压树脂材料的模板2a、与该模板2a连接且保持模板2a的模座2b一体地构成。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造粒机1具有由水室壳体3a和驱动部3b一体地构成的水室部3,水室壳体3a在其内部形成有用于将从所述模板2a挤压出的树脂材料在水中冷却并且进行切削的水室3c,驱动部3b与该水室壳体3a连接并保持水室壳体3a。另外,水室部3和模板部2的任一方或者双方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彼此接近分离自如。另外,在该造粒机1中设置有:锁定机构4,将模板部2和水室部3在连结位置锁定;以及夹持机构5,产生使通过锁定机构4而锁定在连结位置的模板部2和水室部3相互拉近的磁力。首先,对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造粒机1的模板部2、水室部3、锁定部4以及夹持机构5进行说明。模板部2是将熔融的树脂材料挤压成细棒状的部分,配备于连续混合机等混合设备的下游侧。由混合设备混合后的树脂材料被直接供给到该模板部2。本实施方式的模板部2使用支承架6而与基座连接。另外,模板部2并非固定于支承架6而不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构成,考虑到热膨胀,模板部2构成为相对于固定的支承架6能够沿水方向移动预定的距离(例如10毫米左右)。在模板部2的侧面中的朝向水室部3侧的侧面的中央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陡立的垂直的挤压面8。在该挤压面8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后述的挤压孔7。另外,在该挤压面8的外周侧以遍及整周包围挤压面8的方式形成有圆环状的模侧侧壁部9。通过使该模侧侧壁部9与水室部3的水室侧侧壁部10(在后面详细叙述)以面状态进行对接,模板部2能够将水室部3的水室3c内水密地封闭,能够将水室部3的水室3c内用作冷却水能够循环的密闭空间。另外,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被从挤压孔7挤压到水室部3的水室3c内。这样挤压到水室3c内的树脂材料被水室3c的冷却水冷却,并且被设置于刀架11的末端的切削刃(刀)12切削为所希望的长度而作为颗粒回收,上述刀架11收纳于水室3c内。水室部3是如下部分:将从上述的模板部2的挤压孔7挤压出的树脂材料切削为数毫米左右的长方形片并且进行冷却,将切割冷却后的树脂材料的长方形片作为颗粒回收。该水室部3在底面具有车轮13,通过使车轮13滚动而能够相对于基座沿水平方向移动(能够相对于模板部2接近和分离)。另外,水室部3的朝向模板部2侧的侧面为呈凹状凹陷的水室3c,在该呈凹状凹陷的水室3c中设置有被压靠于挤压面8且切削树脂材料的切削刃12。另外,在水室3c的外周侧呈圆环状形成有与上述的模板部2的模侧侧壁部9以面状态对接,从而能够将水室3c内保持为水密的水室侧侧壁部10,能够与上述的模侧侧壁部9以面状态接触。具体来说,水室3c通过使上述的模侧侧壁部9与水室侧侧壁部10无间隙地紧贴,能够锁闭开口。另外,冷却水在水室3c的内部循环。该水室3c与未图示的冷却水供给管和冷却水排出管连接,能够通过冷却水供给管将冷却水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造粒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粒机,具有:模板部,用于挤压树脂材料;和水室部,将从上述模板部挤压出的树脂材料在水中冷却并且进行切削,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室部和上述模板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相对移动,以使上述水室部和上述模板部处于位于连结位置的状态和从上述连结位置分离的状态,上述造粒机设置有:锁定机构,将上述模板部和上述水室部在上述连结位置锁定;以及夹持机构,产生将通过上述锁定机构锁定在上述连结位置的上述模板部和上述水室部相互拉近的磁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08 JP 2013-2110511.一种造粒机,具有:模板部,用于挤压树脂材料;和水室部,将从上述模板部挤压出的树脂材料在水中冷却并且进行切削,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室部和上述模板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另一方相对移动,以使上述水室部和上述模板部处于位于连结位置的状态和从上述连结位置分离的状态,上述造粒机设置有:锁定机构,将上述模板部和上述水室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田好明入谷一夫岩崎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