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华明专利>正文

防渗预埋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212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2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预埋管件,包括直管体,所述直管体具有用于插设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开口端和用于插设外部下立管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直管体的内管壁中间段向内凸起形成有环形凸台,沿环形凸台的顶面和内环周侧面的连接边缘处开设有一用于卡设外部上立管的卡槽,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泄水槽,所述泄水槽的进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所述泄水槽的出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环周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在连接上下立管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沉箱内积水进行有效排除,而无需增加地漏或其他排水管道等部件,也不会影响上、下立管的排水管径,渗水通过设置的泄水槽导入直管体的内部,继而进入外部下立管中进行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预埋管件,包括直管体,所述直管体具有用于插设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开口端和用于插设外部下立管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直管体的内管壁中间段向内凸起形成有环形凸台,沿环形凸台的顶面和内环周侧面的连接边缘处开设有一用于卡设外部上立管的卡槽,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泄水槽,所述泄水槽的进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所述泄水槽的出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环周侧面上。本技术实现在连接上下立管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沉箱内积水进行有效排除,而无需增加地漏或其他排水管道等部件,也不会影响上、下立管的排水管径,渗水通过设置的泄水槽导入直管体的内部,继而进入外部下立管中进行排出。【专利说明】防渗预埋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件结构设计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渗预埋管件。
技术介绍
同层排水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未来建筑排水的趋势。目前降板式同层排水在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装饰施工等施工环节由于操作不当仍会出现沉箱回填层积水问题,从而使沉箱漏水。为解决沉箱积水问题,目前业内大多采用沉箱二次排水,除了防水措施,再进行沉箱积水疏通,以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业内进行沉箱二次排水有侧排地漏、沉箱底部安装地漏,效果均不甚理想,且均需额外加设地漏部件,增加了使用成本。 因此,本 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防渗预埋管件,实现在连接上下立管的同时,对沉箱内积水进行有效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渗预埋管件,实现在连接上下立管的同时,对沉箱内积水进行有效排除。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渗预埋管件,包括直管体,所述直管体具有用于插设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开口端和用于插设外部下立管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直管体的内管壁中间段向内凸起形成有环形凸台,沿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和内环周侧面的连接边缘处开设有一用于卡设外部上立管的卡槽,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泄水槽,所述泄水槽的进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所述泄水槽的出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环周侧面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包括一内径大于所述外部上立管的延长管体,所述延长管体可拆卸插设在所述直管体的第一开口端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长管体的内周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若干条凹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包括一用于嵌设在所述第一开口端上的环形泄水盖环,所述环形泄水盖环的中部预设有供所述外部上立管穿过的中空部,围绕所述中空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泄水槽导通的泄水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包括一用于嵌设在所述第一开口端上的环形泄水盖环,所述环形泄水盖环的中部预设有供所述延长管体和所述外部上立管穿过的中空部,围绕所述中空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泄水槽导通的泄水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对第一开口端和/或第二开口端进行密封的密封盖子。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管体内管壁在靠近所述环形凸台底面的位置上嵌设有一圈密封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管体的外周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圈止水环翼。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管体的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外周管壁上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在所述凸缘上设置有预装孔,在所述预装孔内可拆卸设置有连接件。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预装孔和所述直管体外周管壁之间的凸缘位置上预设有拔钉预断口。 本技术的防渗预埋管件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术的防渗预埋管件实现在连接上下立管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沉箱内积水进行有效排除,而无需增加地漏或其他排水管道等部件,也不会影响上、下立管的排水管径。在本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渗水可由外部上立管外管壁和直管体内管壁之间的间隙流入,并通过设置的泄水槽导入直管体的内部,继而进入外部下立管中进行排出。 2、本技术的防渗预埋管件还进一步巧妙的加设延长管体,进一步扩大防渗预埋管件的使用范围,使防渗预埋管件能够适合更高厚度的楼板预埋。而进一步的在所述延长管体的内周侧壁沿轴向开设有若干条凹槽,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排水性能,便于积水流入管道内。 3、本技术的防渗预埋管件进一步加设环形泄水盖环和密封盖子,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或其他杂物进入管道内,影响排水效果和避免混凝土从管件中漏失问题。 4、本技术的防渗预埋管件进一步加设密封圈和止水环翼,能够进一步提高管件的密封性能。 5、本技术的防渗预埋管件进一步加设凸缘、预装孔、连接件和拔钉预断口,方便管件的安装使用。 6、本技术的防渗预埋管件的使用寿命较长,排水能力较好,可通用于任意厚度楼板预埋的场地上,尤其适合应用在沉箱式卫生间中。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防渗预埋管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一直管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一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一的环形泄水盖环结构俯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一的环形泄水盖环结构主视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二防渗预埋管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7为具体实施例二延长管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二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例二环形泄水盖环结构俯视图。 图10为具体实施例二环形泄水盖环结构主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直管体100,第一开口端110,第二开口端120,环形凸台130,卡槽131,泄水槽132,密封圈140,止水环翼150,凸缘160,预装孔161,钢钉162,拔钉预断口 163,外部上立管200,外部下立管300,第一密封盖子400,第二密封盖子500,第一环形泄水盖环600,中空部610,泄水孔620,现浇混凝土底板700,延长管体800,凹槽810,第二环形泄水盖环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渗预埋管件,包括直管体100,直管体100具有用于插设外部上立管200的第一开口端110和用于插设外部下立管300的第二开口端120。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直管体100的内管壁中间段向内凸起形成有环形凸台130,沿环形凸台130的顶面和内环周侧面的连接边缘处开设有一用于卡设外部上立管的卡槽131,在环形凸台130的顶面上开设有六个泄水槽132,泄水槽132径向均匀的布置在环形凸台130上,每一泄水槽132的进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每一所述泄水槽的出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环周侧面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直管体100内管壁在靠近环形凸台130底面的位置上嵌设有一圈密封圈140,在直管体100的外周管壁上设置有2圈止水环翼150,并且在直管体100的第二开口端120的外周管壁上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凸缘160,在凸缘160上绕中轴线每间隔120°设置有一预装孔16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渗预埋管件,包括直管体,所述直管体具有用于插设外部上立管的第一开口端和用于插设外部下立管的第二开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体的内管壁中间段向内凸起形成有环形凸台,沿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和内环周侧面的连接边缘处开设有一用于卡设外部上立管的卡槽,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泄水槽,所述泄水槽的进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上,所述泄水槽的出水端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环周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管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