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润辉专利>正文

防倒流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103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倒流水管,包括分别位于防倒流水管两端的出水口和入水口;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外壁形成开口组件,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侧设有密封挡板,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壁形成抵挡部;密封挡板可转动的与开口组件连接,密封挡板比抵挡部更靠近出水口,密封挡板与抵挡部抵接后密封,并且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抵挡部抵接时所述密封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方向的夹角为45°~90°。这种防倒流水管应用于污水排放时,清水可以正常的排入污水区,当污水区水位升高时,污水会被抵接的密封挡板与抵挡部阻挡,无法流入清水区,从而可以避免污水污染清水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倒流水管,包括分别位于防倒流水管两端的出水口和入水口;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外壁形成开口组件,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侧设有密封挡板,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壁形成抵挡部;密封挡板可转动的与开口组件连接,密封挡板比抵挡部更靠近出水口,密封挡板与抵挡部抵接后密封,并且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抵挡部抵接时所述密封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方向的夹角为45°~90°。这种防倒流水管应用于污水排放时,清水可以正常的排入污水区,当污水区水位升高时,污水会被抵接的密封挡板与抵挡部阻挡,无法流入清水区,从而可以避免污水污染清水区。【专利说明】防倒流水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倒流水管。
技术介绍
排水管道可以应用于污水排放,应用于排水管道的P形水管或U型水管,两端分别接触污水区和清水区,会在管道中间弯曲的地方形成水封,从而阻断污水区的气味并且避免污水区中可能滋生的各种虫类沿管道爬回。 然而,当污水区水位升高时(例如,发生堵塞时),污水会直接通过P形水管或U型水管流入清水区,从而污染清水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污水污染清水区的防倒流水管。 一种防倒流水管,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防倒流水管两端的出水口和入水口 ; 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外壁形成开口组件,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侧设有密封挡板,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壁形成抵挡部; 所述密封挡板可转动的与所述开口组件连接,所述密封挡板比所述抵挡部更靠近所述出水口,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抵挡部抵接后密封,并且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抵挡部抵接时所述密封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方向的夹角为45°?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挡板包括转轴、连接板、密封体和胶环,所述转轴和所述密封体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密封体为与所述抵挡部匹配的凸起,所述胶环套设在所述密封体的外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体的外周设有呈环状凸起的胶环固定部,所述胶环的内周设有与所述胶环固定部匹配的环状沟槽,所述胶环套设在所述胶环固定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体的外周设有呈环状沟槽的胶环固定部,所述胶环为中空胶环,所述胶环套设在所述胶环固定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挡板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密封体一端的配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组件包括凸设的筒状开口壁和盖在所述开口壁上的开口盖; 所述开口壁的内壁固定有连接部,所述密封挡板可转动的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防虹吸装置,所述防虹吸装置设置在所述密封挡板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虹吸装置包括防虹吸开口壁、防虹吸开口盖和防虹吸塞,所述防虹吸开口盖盖在所述防虹吸开口壁上,所述防虹吸开口壁远离所述防倒流水管的一端延伸形成延伸体,所述延伸体上设有防虹吸孔,所述防虹吸塞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防虹吸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倒流水管为U形水管、P形水管或S形水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入水口处的外壁形成副开口组件,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入水口处的内侧设有副密封挡板,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入水口处的内壁形成副抵挡部; 所述副密封挡板可转动的与所述副开口组件连接,所述副抵挡部比所述副密封挡板更靠近所述入水口,所述副密封挡板与所述副抵挡部抵接后密封,并且所述副密封挡板与所述副抵挡部抵接时所述副密封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入水方向的夹角为 45。?90。。 这种防倒流水管应用于污水排放时,清水可以正常的排入污水区,当污水区水位升高时,污水会被抵接的密封挡板与抵挡部阻挡,无法流入清水区,从而可以避免污水污染清水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防倒流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防倒吸水管的密封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防倒流水管及其应用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防倒流水管10,包括分别位于防倒流水管10两端的出水口 12和入水口 14,用于连通污水区和清水区,可以避免污水污染清水区。 防倒流水管10 —般为U形水管、P形水管或S形水管,也可以为普通水管。本实施方式中,防倒流水管10为U形水管。 防倒流水管10的出水口 12处的外壁形成开口组件,防倒流水管10的出水口 12处的内侧设有密封挡板30,防倒流水管10的出水口 12处的内壁形成抵挡部16。 密封挡板30可转动的与开口组件连接,密封挡板30比抵挡部16更靠近出水口12,密封挡板30与抵挡部16抵接后密封,并且密封挡板30与抵挡部16抵接时密封挡板30所在的平面与防倒流水管10的出水方向的夹角为45°?90°。 优选的,密封挡板30与抵挡部16抵接时密封挡板30所在的平面与防倒流水管10的出水方向的夹角为45°?90°。密封挡板30所在的平面与防倒流水管10的出水方向的夹角为45°?90°,从而保证防倒流水管10正常或者略微倾斜使用时,密封挡板30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抵挡部16抵接。 结合图2,密封挡板30包括转轴32、连接板34、密封体36和胶环38,转轴32和密封体36分别固定在连接板34的两端,密封体36为与抵挡部16匹配的凸起,胶环38套设在密封体36的外周。 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体36的外周设有呈环状凸起的胶环固定部37,胶环38的内周设有与胶环固定部37匹配的环状沟槽,胶环38套设在胶环固定部37上。 结合图3,另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挡板130包括转轴132、连接板134、密封体136和胶环138,转轴132和密封体136分别固定在连接板134的两端,密封体136为圆形凸起,胶环138套设在密封体136的外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体136的外周设有呈环状沟槽的胶环固定部137,胶环138为中空胶环,胶环138套设在胶环固定部137上。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密封挡板30还可以包括固定在转轴32远离密封体36 —端的配重。配重包括容器和容置在容器内的滚珠。 开口组件包括凸设的筒状开口壁22和盖在开口壁22上的开口盖24。 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壁22的内壁固定设有连接部26,密封挡板30可转动的与连接部26相连。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开口组件还可以包括胶圈,胶圈设置在开口壁22和开口盖24之间,用于增加密封性。 回到图1,本实施方式的防倒流水管还包括设置在防倒流水管10的出水口 12处的防虹吸装置,防虹吸装置设置在密封挡板30远离出水口 12的一边。 防虹吸装置包括防虹吸开口壁41、防虹吸开口盖43和防虹吸塞45,防虹吸开口盖43盖在防虹吸开口壁41上,防虹吸开口壁41远离防倒流水管10的一端延伸形成延伸体47,延伸体47上设有防虹吸孔,防虹吸塞45可滑动的套设在防虹吸孔内。 这种防倒流水管起到防倒流功能的几个组件还可以同时设置在防倒流水管10的入水口处。 具体的,结合图1,防倒流水管10的入水口处的外壁形成副开口组件50,防倒流水管10的入水口处的内侧设有副密封挡板60,防倒流水管10的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倒流水管,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防倒流水管两端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外壁形成开口组件,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侧设有密封挡板,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口处的内壁形成抵挡部;所述密封挡板可转动的与所述开口组件连接,所述密封挡板比所述抵挡部更靠近所述出水口,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抵挡部抵接后密封,并且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抵挡部抵接时所述密封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倒流水管的出水方向的夹角为45°~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润辉
申请(专利权)人:袁润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