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镦冲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783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05:28
一种冷镦冲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2),在下模(2)中设置凹腔,上模能相对于下模(2)上下移动,所述下模凹腔(24)中竖向设置定位杆(21),定位杆(21)的底部延伸出下模(2)的底部,在位于下模(2)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插孔(22),在横向插孔(22)中设置螺纹杆,上模包括动模壳(4)、模芯、冲孔杆(1),模芯设置于动模壳(4)内,动模壳(4)带动模芯上下移动,动模壳(4)与驱动器相联动,模芯包括冲压头(5)、冲压部,冲孔杆(1)竖向能上下移动地穿置于冲压头(5)中部的中心孔(53)中,且所述冲孔杆(1)能伸出冲压头(5)的底面和缩入冲压头(5)的底面,冲压部带动冲孔杆(1)上下移动,在位于冲压部内设置缓冲机构。其优点在于:冲压稳定性高,模具寿命长,冲孔杆折断率低,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镦冲压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指一种用于零件压造成型的冷镦冲压模。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120204327.2名称为《汽车制动盘拨叉的冷镦模具》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盘拨叉的冷镦模具,由底模和动模组成,所述底模包括外模套、模垫和模芯,外模套由螺纹连接的上套和下套组成,上套的端口设置模芯,两者固定套接,所述模垫由下套压紧固定在上套内,模垫与模芯的底面紧靠,所述模芯具有与拨叉工件头部形状相同的模腔和顶出工件的后通顶杆导孔,所述动模由固定套接的模套和模头组成,模头具有与拨叉工件柄部形状相同的模腔和顶出工件的前通顶杆导孔,该前通顶杆导孔贯穿所述模套。通过该技术,冷镦成型机能实现汽车制动盘拨叉的冷镦成型,成型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然而,该装置仅适用于拔叉压造成型,动模如果装配冲棒进行冲孔操作时会造成冲模不平稳,零件发生歪斜从而导致质量事故,同时,由于零件压造时巨大的压造力没有得到有效缓冲,模具的寿命较低,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冷镦平稳且模具不易损坏的用于零件压造成型的冷镦冲压模。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冷镦冲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下模中设置有能放置冲压产品且与冲压产品形状相适配的下模凹腔,所述上模能相对于下模上下移动,所述下模凹腔中竖向设置有能顶部支撑冲压产品且能上下移动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延伸出下模的底部,在位于下模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插孔,在所述横向插孔中设置有通过摩擦力能顶住定位杆定位的螺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动模壳、模芯、冲孔杆,所述模芯设置于动模壳内,所述动模壳带动模芯上下移动,所述动模壳与驱动器相联动,所述模芯包括能在动模壳内腔中上下滑动的冲压头、位于冲压头上方的冲压部,所述冲孔杆竖向能上下移动地穿置于冲压头中部的中心孔中,且所述冲孔杆能伸出冲压头的底面和缩入冲压头的底面,所述冲压部带动冲孔杆上下移动,在位于冲压部内设置有当动模壳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能使冲孔杆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作为改进,所述动模壳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上台级和下台级,所述冲压头能上下移动地位于动模壳底部的内腔中,且冲压头能伸出和缩入动模壳的底面,所述冲压头的尾部设置有防止冲压头从动模壳内腔中掉出的倒台级,所述倒台级与动模壳内腔的下台级卡合相适配,所述冲压部的底面位于上台级面上,所述冲孔杆的顶部与冲压部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冲压头的顶面与冲压部中的顶杆底端支撑在一起,所述顶杆的顶端与缓冲机构相支撑,所述顶杆能上下活动设置冲压部中。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压部包括底面置于上台级面上的限位压块,所述限位压块的顶面周边与套罩底面支撑,所述套罩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缓冲弹簧、能在套罩的内腔中能上下滑动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部与缓冲弹簧相支撑,而所述推动块底面与顶杆的顶端相顶触,所述顶杆下部能上下活动地偏心穿过限位压块而与冲压头的顶面相顶触,所述冲孔杆的顶端穿入限位压块的中心盲孔中,而与限位压块的盲孔底面支撑在一起,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套罩内腔顶面相支撑,而所述套罩的顶面与动模壳的内腔顶面相支撑而固定在一起。再改进,所述限位压块有上下紧贴在一起的上限位压块和下限位压块组成,所述下限位压块的底面搁置于上台级面上,所述冲孔杆顶部穿过下限位压块的竖向中心孔与上限位压块的底面支撑在一起,所述套罩的底面与上限位压块顶面的周边支撑在一起。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孔杆的顶端设置倒台级形的凸部,所述凸部卡扣到下限位压块的顶面与凸部形状相适配的台级孔中。再改进,所述顶杆为三根,该三根顶杆的顶端分别与推动块对应底面相支撑,而该三根顶杆的下端分别等间距位于水平方向的同一圆周地穿过上限位压块和下限位压块与冲压头的对应顶面相支撑。作为改进,所述推动块的上部为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台级柱,所述缓冲弹簧为套穿于台级柱中,缓冲弹簧的底端与台级柱台级面相支撑,所述缓冲弹簧顶部与套罩顶面相支撑。作为改进,所述冲压头与动模壳内壁之间的间隙0.02~0.03mm,所述冲孔杆穿过冲压头的中心孔的活动间隙为0.02~0.03mm。作为改进,所述下模的横向插孔中的螺纹杆里端插置有耐摩擦的橡胶杆,所述橡胶杆的里端与定位杆侧面相顶触,而所述橡胶杆的外端与螺纹杆的里端相支撑,在螺纹杆的外端设置能拧动螺纹杆转动的拧动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拧动结构为内六角孔,内矩形孔或延伸出下模侧面外的扳手头。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上模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动模壳、模芯、冲孔杆,所述模芯设置于动模壳内,所述动模壳带动模芯上下移动,所述动模壳与驱动器相联动,所述模芯包括能在动模壳内腔中上下滑动的冲压头、位于冲压头上方的冲压部,所述冲孔杆竖向能上下移动地穿置于冲压头中部的中心孔中,且所述冲孔杆能伸出冲压头的底面和缩入冲压头的底面,所述冲压部带动冲孔杆上下移动,在位于冲压部内设置有当动模壳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能使冲孔杆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冲压头与定位杆固定冲压产品来代替冲孔杆与定位杆固定冲压产品,支撑稳定性提高,将冲压产品打入下模也更为顺利,缓冲机构能对零件的压造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了模具的寿命,冲孔杆的长度加长,冲孔杆的韧性提高、降低折断率,冲压产品压造完成后缓冲机构的弹力和设备的反顶出力使冲孔杆平稳的退出冲压产品,冲压产品缓慢脱离上模,避免因冲孔杆或者冲压头将冲压产品拉出引起的工作故障,安全可靠,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处于冷镦准备状态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模芯沿A-A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1中II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图1处于冷镦状态的剖面图;图7是图6中II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1处于冷镦完成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图3中IV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冷镦冲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2,在下模2中设置有能放置冲压产品3且与冲压产品3形状相适配的凹腔,所述上模能相对于下模2上下移动,所述下模凹腔24中竖向设置有能顶部支撑冲压产品3且能上下移动的定位杆21,所述定位杆21的底部延伸出下模2的底部,在位于下模2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插孔22,在所述横向插孔22中设置有通过摩擦力能顶住定位杆21定位的螺纹杆,所述上模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动模壳4、模芯、冲孔杆1,所述模芯设置于动模壳4内,所述动模壳4带动模芯上下移动,所述动模壳4与驱动器相联动,所述模芯包括能在动模壳4内腔中上下滑动的冲压头5、位于冲压头5上方的冲压部,所述冲孔杆1竖向能上下移动地穿置于冲压头5中部的中心孔53中,且所述冲孔杆1能伸出冲压头5的底面和缩入冲压头5的底面,所述冲压部带动冲孔杆1上下移动,在位于冲压部内设置有当动模壳4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能使冲孔杆1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动模壳4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上台级41和下台级42,所述冲压头5能上下移动地位于动模壳4底部的内腔中,且冲压头5能伸出和缩入动模壳4的底面,所述冲压头5的尾部设置有防止冲压头5从动模壳4内腔中掉出的倒台级52,所述倒台级与动模壳4内腔的下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镦冲压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镦冲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2),在下模(2)中设置有能放置冲压产品(3)且与冲压产品(3)形状相适配的下模凹腔(24),所述上模能相对于下模(2)上下移动,所述下模凹腔(24)中竖向设置有能顶部支撑冲压产品(3)且能上下移动的定位杆(21),所述定位杆(21)的底部延伸出下模(2)的底部,在位于下模(2)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插孔(22),在所述横向插孔(22)中设置有通过摩擦力能顶住定位杆(21)定位的螺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动模壳(4)、模芯、冲孔杆(1),所述模芯设置于动模壳(4)内,所述动模壳(4)带动模芯上下移动,所述动模壳(4)与驱动器相联动,所述模芯包括能在动模壳(4)内腔中上下滑动的冲压头(5)、位于冲压头(5)上方的冲压部,所述冲孔杆(1)竖向能上下移动地穿置于冲压头(5)中部的中心孔(53)中,且所述冲孔杆(1)能伸出冲压头(5)的底面和缩入冲压头(5)的底面,所述冲压部带动冲孔杆(1)上下移动,在位于冲压部内设置有当动模壳(4)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能使冲孔杆(1)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镦冲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2),在下模(2)中设置有能放置冲压产品(3)且与冲压产品(3)形状相适配的下模凹腔(24),所述上模能相对于下模(2)上下移动,所述下模凹腔(24)中竖向设置有能顶部支撑冲压产品(3)且能上下移动的定位杆(21),所述定位杆(21)的底部延伸出下模(2)的底部,在位于下模(2)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插孔(22),在所述横向插孔(22)中设置有通过摩擦力能顶住定位杆(21)定位的螺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动模壳(4)、模芯、冲孔杆(1),所述模芯设置于动模壳(4)内,所述动模壳(4)带动模芯上下移动,所述动模壳(4)与驱动器相联动,所述模芯包括能在动模壳(4)内腔中上下滑动的冲压头(5)、位于冲压头(5)上方的冲压部,所述冲孔杆(1)竖向能上下移动地穿置于冲压头(5)中部的中心孔(53)中,且所述冲孔杆(1)能伸出冲压头(5)的底面和缩入冲压头(5)的底面,所述冲压部带动冲孔杆(1)上下移动,在位于冲压部内设置有当动模壳(4)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能使冲孔杆(1)起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所述动模壳(4)内腔的下部设置有上台级(41)和下台级(42),所述冲压头(5)能上下移动地位于动模壳(4)底部的内腔中,且冲压头(5)能伸出和缩入动模壳(4)的底面,所述冲压头(5)的尾部设置有防止冲压头(5)从动模壳(4)内腔中掉出的倒台级(52),所述倒台级与动模壳(4)内腔的下台级(42)卡合相适配,所述冲压部的底面位于上台级(41)面上,所述冲孔杆(1)的顶部与冲压部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冲压头(5)的顶面与冲压部中的顶杆(54)底端支撑在一起,所述顶杆(54)的顶端与缓冲机构相支撑,所述顶杆(54)能上下活动设置冲压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镦冲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包括底面置于上台级(41)面上的限位压块,所述限位压块的顶面周边与套罩(58)底面支撑,所述套罩(58)内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缓冲弹簧(57)、能在套罩(58)的内腔中能上下滑动的推动块(55),所述推动块(55)上部与缓冲弹簧(57)相支撑,而所述推动块(55)底面与顶杆(54)的顶端相顶触,所述顶杆(54)下部能上下活动地偏心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理锋王循明夏盛斌赵萍丽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七四一二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