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751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该模具在四工位冷镦机上实现成型,模具共分为四模四冲,包括四组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即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第三上模和第三下模、第四上模和第四下模,其中各上模和下模均有用于成型的空腔,通过这种冷镦挤压成型的模具,取代了传动轴的齿轮部分原有的加工方式,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
技术介绍
针对螺丝的加工成型,现有技术大部分是将螺丝的内外轮廓用车床车,最后再攻丝,但是使用这种工艺生产螺丝,不仅材料费料多,而且加工速度慢。况且这种加工方式无法生产出高强度的螺丝,现在选用冷镦模具加工,零件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的精确尺寸和教好的表面粗糙度,还可以通过双面碰焊点连接处理,加强机械性能。原有的加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废料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由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冲压生产螺丝的冷镦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即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第三上模和第三下模、第四上模和第四下模; 所述第一上模包括第一上模腔,所述第一上模腔为第一上弧形空腔,第一下模包括第一下模腔,所述第一下模腔为三段式空腔,所述三段式空腔由第一下锥形空腔、第一下圆柱形空腔和第一下圆台形空腔组成; 所述第二上模包括第二上模腔,所述第二上模腔为第二上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二下模包括第二下模腔和第二下顶出机构,所述第二下模腔为两段式空腔,所述两段式空腔由第二下上圆柱形空腔和第二下下圆柱形空腔组成,所述第二下顶出机构包括第二下模套和第二下中顶针,所述第二下模套与第二下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中顶针与第二下模套作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上模包括第三上模腔,所述第三上模腔为第三上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三下模包括第三下模腔和第三下顶出机构,所述第三下模腔为第三下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三下顶出机构包括第三下模套和第三下中顶针,所述第三下模套与第三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下中顶针与第三下模套作滑动连接; 所述第四下模包括第四下模腔和第四下顶出机构,所述第四下模腔为第四下圆柱形空腔,所述第四下顶出机构包括第四下模套和第四下中顶针,所述第四下模套与第四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下中顶针与第四下模套作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模还包括第一中顶针,所述第一中顶针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一顶端冲头、第一过渡圆柱和第一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一顶端冲头为第一圆台冲头,所述第一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一过渡圆柱直径,所述第一中顶针插入第一下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模还包括第二上中顶针,所述第二上中顶针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二上顶端冲头、第二上过渡圆柱和第二上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二上顶端冲头为两段式结构,所述两段式结构由第二上圆柱冲头和第二上圆台冲头组成,所述第二上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二上过渡圆柱直径,所述第二上中顶针插入第二上圆柱形空腔;第二下模还包括第二下上模块、第二下下模块、第二下侧顶针、第二下中顶针和第二下垫块,所述第二下模内部由上及下设置有第二下上模块、第二下下模块、第二下侧顶针、第二下中顶针和第二下垫块,所述第二下上模块顶端与第二下模套底部接触;所述第二下下模块顶端与第二下上模块底部接触;所述第二下下模块上有第二下侧顶针空腔和第二下中顶针空腔,所述第二下侧顶针空腔轴线与第二下下模块轴线平行且不重合,第二下中顶针空腔轴线与第二下下模块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下侧顶针插入第二下侧顶针空腔中;所述第二下中顶针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二下顶端冲头、第二下过渡圆柱和第二下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二下顶端冲头包括第二下圆锥冲头和第二下圆台冲头,所述第二下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二下过渡圆柱直径,第二下中顶针插入第二下中顶针空腔中;所述第二下垫块顶端与第二下侧顶针和第二下中顶针底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上模还包括第三上中顶针,所述第三上中顶针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三上顶端冲头、第三上过渡圆柱和第三上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三上顶端冲头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三上圆锥冲头、第三上圆柱冲头和第三上不规则柱体冲头组成,所述第三上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三上过渡圆柱直径,所述第三上中顶针插入第三上圆柱形空腔;第三下模还包括第三下上模块、第三下下模块、第三下侧顶针、第三下中顶针和第三下垫块,所述第三下模内部由上及下设置有第三下上模块、第三下下模块、第三下侧顶针、第三下中顶针和第三下垫块,所述第三下上模块顶端与第三下模套底部接触;所述第三下下模块顶端与第三下上模块底部接触;所述第三下下模块上有第三下侧顶针空腔和第三下中顶针空腔,所述第三下侧顶针空腔轴线与第三下下模块轴线平行且不重合,第三下中顶针空腔轴线与第三下下模块轴线重合;所述第三下侧顶针插入第三下侧顶针空腔中;所述第三下中顶针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三下顶端冲头、第三下过渡圆柱和第三下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三下顶端冲头包括第三下圆锥冲头、第三下圆柱冲头和第三下圆台冲头,所述第三下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三下过渡圆柱直径,第三下中顶针插入第三下中顶针空腔中;所述第三下垫块顶端与第三下侧顶针和第三下中顶针底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上模包括废料导出腔;第四下模还包括第四下上模块、第四下下模块、第四下侧顶针、第四下中顶针和第四下垫块,所述第四下模内部由上及下设置有第四下上模块、第四下下模块、第四下侧顶针、第四下中顶针和第四下垫块,所述第四下上模块顶端与第四下模套底部接触;所述第四下下模块顶端与第四下上模块底部接触;所述第四下下模块上有第四下侧顶针空腔和第四下中顶针空腔,所述第四下侧顶针空腔轴线与第四下下模块轴线平行且不重合,第四下中顶针空腔轴线与第四下下模块轴线重合;所述第四下侧顶针插入第四下侧顶针空腔中;所述第四下中顶针为四段式结构,所述四段式结构由第四下顶端冲头、第四下过渡圆柱和第四下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四下顶端冲头包括第四下圆锥冲头、第四下圆柱冲头和第四下圆台冲头,所述第四下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四下过渡圆柱直径,第四下中顶针插入第四下中顶针空腔中;所述第四下垫块顶端与第四下侧顶针和第四下中顶针底部接触。 将切料由夹料钳送入第一下模的第一下模腔内,然后在第一上模的挤压下将切料冷镦形成一模坯钉。 将一模坯钉由夹料钳送入第二下模的第二下模腔内,然后在第二上模的第二上中顶针和第二下模的第二下中顶针的挤压下将一模坯钉冷镦形成二模坯钉。第二上模腔作为圆柱形出废料腔的预成型,第二下模腔作为中间孔形状的预成型。 将二模坯钉由夹料钳送入第三下模的第三下模腔内,然后在第三上模的第三上中顶针和第三下模的第三下中顶针的挤压下将二模坯钉冷镦形成三模坯钉。第三上模腔中间加深圆柱形出废料腔的深度,第三下模腔中间加深中间孔的深度。 将三模坯钉由夹料钳送入第四下模的第四下模腔内,然后在第四下模的第四下中顶针的挤压下将三模坯钉的中间孔打穿,顶出废料进入第四上模的废料导出腔。 采用上述内容的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具有如下效益: 冷镦成型技术具有零件尺寸精密准确、表面光洁、节约原材料、生产率高、可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强度高刚性好而且重量轻等诸多优点,选择冷镦模具生产,加工速度快、节约材料、生产效率高,保证加工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大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即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第三上模和第三下模、第四上模和第四下模;所述第一上模包括第一上模腔,所述第一上模腔为第一上弧形空腔,第一下模包括第一下模腔,所述第一下模腔为三段式空腔,所述三段式空腔由第一下锥形空腔、第一下圆柱形空腔和第一下圆台形空腔组成;所述第二上模包括第二上模腔,所述第二上模腔为第二上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二下模包括第二下模腔和第二下顶出机构,所述第二下模腔为两段式空腔,所述两段式空腔由第二下上圆柱形空腔和第二下下圆柱形空腔组成,所述第二下顶出机构包括第二下模套和第二下中顶针,所述第二下模套与第二下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中顶针与第二下模套作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上模包括第三上模腔,所述第三上模腔为第三上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三下模包括第三下模腔和第三下顶出机构,所述第三下模腔为第三下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三下顶出机构包括第三下模套和第三下中顶针,所述第三下模套与第三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下中顶针与第三下模套作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下模包括第四下模腔和第四下顶出机构,所述第四下模腔为第四下圆柱形空腔,所述第四下顶出机构包括第四下模套和第四下中顶针,所述第四下模套与第四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下中顶针与第四下模套作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即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第三上模和第三下模、第四上模和第四下模; 所述第一上模包括第一上模腔,所述第一上模腔为第一上弧形空腔,第一下模包括第一下模腔,所述第一下模腔为三段式空腔,所述三段式空腔由第一下锥形空腔、第一下圆柱形空腔和第一下圆台形空腔组成; 所述第二上模包括第二上模腔,所述第二上模腔为第二上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二下模包括第二下模腔和第二下顶出机构,所述第二下模腔为两段式空腔,所述两段式空腔由第二下上圆柱形空腔和第二下下圆柱形空腔组成,所述第二下顶出机构包括第二下模套和第二下中顶针,所述第二下模套与第二下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中顶针与第二下模套作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上模包括第三上模腔,所述第三上模腔为第三上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三下模包括第三下模腔和第三下顶出机构,所述第三下模腔为第三下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三下顶出机构包括第三下模套和第三下中顶针,所述第三下模套与第三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下中顶针与第三下模套作滑动连接; 所述第四下模包括第四下模腔和第四下顶出机构,所述第四下模腔为第四下圆柱形空腔,所述第四下顶出机构包括第四下模套和第四下中顶针,所述第四下模套与第四下圆柱形空腔作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下中顶针与第四下模套作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模还包括第一中顶针,所述第一中顶针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一顶端冲头、第一过渡圆柱和第一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一顶端冲头为第一圆台冲头,所述第一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一过渡圆柱直径,所述第一中顶针插入第一下模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碰焊点连接套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模还包括第二上中顶针,所述第二上中顶针为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由第二上顶端冲头、第二上过渡圆柱和第二上限位圆柱组成,所述第二上顶端冲头为两段式结构,所述两段式结构由第二上圆柱冲头和第二上圆台冲头组成,所述第二上限位圆柱直径大于第二上过渡圆柱直径,所述第二上中顶针插入第二上圆柱形空腔;第二下模还包括第二下上模块、第二下下模块、第二下侧顶针、第二下中顶针和第二下垫块,所述第二下模内部由上及下设置有第二下上模块、第二下下模块、第二下侧顶针、第二下中顶针和第二下垫块,所述第二下上模块顶端与第二下模套底部接触;所述第二下下模块顶端与第二下上模块底部接触;所述第二下下模块上有第二下侧顶针空腔和第二下中顶针空腔,所述第二下侧顶针空腔轴线与第二下下模块轴线平行且不重合,第二下中顶针空腔轴线与第二下下模块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下侧顶针插入第二下侧顶针空腔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祯楷李文雒旻陈捷坚蒋晓帆刘屏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经济特区超艺螺丝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