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882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该复配组合物由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组成。其中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00:1~1:30,优选为30:1~1:10。所述的抗生素类杀菌剂选自春雷霉素、硫酸链霉素、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梧宁霉素、灭瘟素、抗菌霉素、宁南霉素、嘧肽霉素、水合霉素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剂相对于单剂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有效的防治细菌性病害和/或真菌性病害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烟草青枯病,水稻稻瘟病等,从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防治成本,杀菌更为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含甲磺酰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介绍
抗生素类杀菌剂因使用时间长,农作物病害对其已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防治病害的效果降低,即使加大用药量,防效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农业病害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病害化学防治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病菌的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病菌种类不断增多。农民为了节约工时工序,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同时也加入防治真菌性病的药剂,但这种随意混配,不仅达不到增效作用,还有可能产生拮抗、浪费药剂、残留超标或药害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贵州大学自主研发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菌剂“一类防治作物细菌病害的噁二唑砜类化合物(专利号为ZL201110314246.2)”,其结构式为:该化合物的制备工艺步骤和条件:(1)不同取代酸甲酯中间体的制备:以不同的有机酸和无水甲醇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回流反应6-10小时,减压脱甲醇,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ph=7后分液得到不同的甲酸甲酯;(2)不同取代的甲酰肼中间体的制备:以不同的甲酸甲酯溶于甲醇,然后缓慢加40%-80%水合肼,回流反应完全为止,冷却后析出不同取代的甲酰肼;(3)2-巯基-5-取代-1,3,4-噁二唑中间体的制备:以上述制备的甲酰肼和KOH、二硫化碳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回流反应完全,脱乙醇,调PH=5得到2-巯基-5-取代-1,3,4-噁二唑;(4)2-硫醚-5-取代-1,3,4-噁二唑中间体的制备:以上述2-巯基-5-取代-1,3,4-噁二唑为原料,加氢氧化钠水溶解后,与1-2被摩尔量的硫酸二甲(乙)酯或卤代烃等反应得到相应的硫醚化合物;(5)2-甲基(乙基)磺酰基-5-取代-1,3,4-噁二唑的制备。以相应的硫醚为原料,溶解于冰醋酸中,2%-7%高锰酸钾水溶液或者30%双氧水氧化得到相应的砜类化合物。抗生素类杀菌剂就是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能抑制许多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大多数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浓度较低,有内吸作用和内渗作用,易被植物吸收,具有治疗作用。当前已开发的抗生素类杀菌剂主要有:春雷霉素、硫酸链霉素、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梧宁霉素、灭瘟素、抗菌霉素、宁南霉素、嘧肽霉素、水合霉素。春雷霉素(kasugamycin):CAS号6980-18-3,化学名称为[5-氨基-2-甲基-6-(2,3,4,5,6-羰基环己基氧代)吡喃-3-基氨基-a-亚氨醋酸],是农用抗菌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该药主要干扰氨基酸的代谢酯酶系统,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硫酸链霉素(streptomycinsulfate):CAS号3810-74-0,化学式为C42H84N14O36S3,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及信息核糖核酸与3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延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井冈霉素(jingangmycin):CAS号37248-47-8,化学名称为N-[(1S)-(1,4,6/5)-3-羟甲基-4,5,6-三羟基-2-环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基-(1→3)]-1S-(1,2,4/3,5)-2,3,4-三羟基-5-羟甲基-环己基胺,是内吸作用很强的农用抗菌素,当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接触到井冈霉素后,能很快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菌体内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多抗霉素(polyoxin):CAS号19396-06-6,化学名称为肽嘧啶核苷,广谱性抗生素类,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干扰菌细胞壁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芽管和菌丝体接触药剂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细胞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死亡,还有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作用。梧宁霉素(tetramycin):CAS号107534-96-3,化学式为C35H53NO13(A1),本品杀菌谱广,对鞭毛菌、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真菌等三大门类二十六种已知病原真菌均有极强的杀灭作用。适用各种农作物多种真菌病害的防治。灭瘟素(blasticidin-S):CAS号2079-00-7,化学名称为对苯甲胺基磺酸杀稻瘟素S,主要是抑制氨基酸的活化反应,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稻瘟病有内吸治疗作用,尤其对穗颈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发育,以及孢子的形成,但预防效果较差。对病毒病也有抑制作用。抗菌霉素:CAS号1397-94-0,化学式为C13H14O5。对番茄叶霉病有特效。宁南霉素(ningnanmycin):化学结构式为-(4-肌氨酰胺-L-丝氨酰胺-4-脱氧-β-D-吡喃葡萄糖醛酰胺)胞嘧啶,该药是一种胞嘧啶核苷肽型广谱抗生素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作用。嘧肽霉素(cytosinpeptidemycin):化学结构为6-(4-氨基-2-氧代嘧啶-1(2H)-基)-4,5-二羟基-3-(3-羟基-2-(2-(甲)乙酰氨基)丙酰胺)-四氢-2H-吡喃-2-酰胺,具有抑制蔬菜、瓜果、作物等植物病毒增殖的作用和调节、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水合霉素(oxytetracyclinihydrochloridum):化学名称为6-甲基-4-(二甲氨基)-3,5,6,10,12,12a-六羟基-1,11-二氧代-1,4,4a,5,5a,6,11,12a-八氢-2-并四苯甲酰胺盐酸盐,广谱性抗生素类,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及信息核糖核酸与3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延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噁二唑砜类化合物,申请人进一步研发,当Rn选自卤原子中的氟,R2选C1-C5烷基的甲基即得噁二唑砜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其化学名称为2-(对氟苯基)-5-甲磺酰基-1,3,4-噁二唑,简称甲磺酰菌唑。化合物甲磺酰菌唑的具体制备路线如下:(1)对氟苯甲酰肼的合成(2)2-巯基-5-对氟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3)2-甲基硫醚-5-对氟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4)制备2-(对氟苯基)-5-甲磺酰基-1,3,4-噁二唑目标化合物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甲磺酰菌唑为结构新颖的防治细菌性病害药剂,可通过抑制病原体能量合成,抑制细菌的增长和繁殖。甲磺酰菌唑具有内吸、传导的特点,渗入叶片表皮后能输导到同一叶片的其他部位。大量的离体试验表明,甲磺酰菌唑对引起植物细菌病害的各种病原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即直接抑制细菌增殖。经过多次盆栽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得出甲磺酰菌唑对作物细菌性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烟草青枯病、番茄青枯病、柑橘溃疡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并且能一定程度上刺激作物生长健壮,提高作物的抵抗力。该化合物具有高效、广谱、使用安全的特点,是一个颇具开发潜质的杀菌剂。经试验发现,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混配防治农作物病害效果非常突出。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剂。该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剂相比单剂,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谱,延缓或抵御抗药性,减少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配组合物由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组成,其中甲磺酰菌唑的化学名称为2‑(对氟苯基)‑5‑甲磺酰基‑1,3,4‑噁二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配组合物由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组成,其中甲磺酰菌唑的化学名称为2-(对氟苯基)-5-甲磺酰基-1,3,4-噁二唑,所述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100:1~1:30;所述抗生素类杀菌剂选自春雷霉素、硫酸链霉素、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梧宁霉素、灭瘟素、抗菌霉素、宁南霉素、嘧肽霉素、水合霉素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重量比为30:1~1:10。3.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抗生素类杀菌剂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妤玲李现玲杨家源张青蒙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