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醛类化合物防治果蔬致腐真菌和食源性致病细菌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醛类化合物防治果蔬致腐真菌和食源性致病细菌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食品贮藏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腐败变质的现象,尤其是果蔬、谷物、肉制品、奶制品,它们极易受周围环境中的真菌、细菌的侵染,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甚至危及人类健康。果蔬、谷物上发生的这些病变主要由致腐真菌引起,往往在采收之后出现,又称为采后病害,比如青霉病、蓝霉病、褐腐病和软腐病等。而肉制品、奶制品加工储存过程中易受到食源性细菌侵染,食用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这些食品在受病原微生物侵染后,质量降低、保质期减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0003]为了有效防治食品行业中广泛存在的真菌和细菌,市面上生产出各式各样具有不同杀菌谱的化学杀菌剂。但随着消费者对高质量且安全的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杀菌剂存在毒性过大、耐药性上升和残留过高的问题。因此研究与开发能有效控制果蔬致腐真菌和食源性细菌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替代品,以保证安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醛类化合物作为杀菌活性成分在防治果蔬采后致腐真菌和食源性致病细菌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醛类化合物为正丁醛、正戊醛、己醛、庚醛、辛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十三醛、十五醛、十六醛、十八醛、反式
‑2‑
戊烯醛、反式
‑2‑
已烯醛、(E)
‑2‑
庚烯醛、反
‑2‑
辛烯醛、反式
‑2‑
壬醛、反式
‑2‑
癸烯醛、反
‑2‑
十二烯醛、香茅醛、柠檬醛、(E,E)
‑
2,4
‑
己二烯醛、(E,E)
‑
2,4
‑
庚二烯醛、(E,E)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前,李卫国,王艺荣,零春华,安俊霞,胡勇梅,丁艳艳,马越,张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